关于清明的古诗赏析整理
                                                                                                                                                                                                                             
        关于清明的古诗赏析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明的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保藏。
   
关于清明的古诗赏析1
    【作品原文】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作品赏析】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暖和,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其次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
    诗中常见的是以乐景衬哀景,即反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漂亮景,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气。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格外清爽,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别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奇开心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欢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尴尬的辛酸!奇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哀思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好像是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预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每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非常费心呢。这
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伤。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奇,构思奇妙,特殊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犯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行多得的佳作。
关于清明的古诗赏析2
    清明节的古诗文解释及赏析
    清明
    :杜牧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似乎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清明【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非常难过悲伤。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诗文赏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月长期。在杏花村考古工发掘出很多汉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想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大规模地酿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经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著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饮酒作诗,但杜牧的《清明》诗家喻户晓。据说,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经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诗大意是清明季节,本该家人团聚,可是对于冒雨赶路的行人来讲,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安静,好在到了解脱的形式。全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余味无穷。
关于清明的古诗赏析3
    关于清明的古诗以及赏析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叫春游节,有清洁光明之意,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意谓在这段时间里,雨水较多,空气清洁,气温回升,阳光充足。这是一个我们汉民族祭祀先人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适合外出旅游的一段时间古人所说的“春游”也大致就是指的这段时间。
    清明前后,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柳枝碧青,和家人一起备上一壶清酒,祭拜故人,这一刻除了对先人的思念,萦绕在你身边的更是暖和的情怀。自古至今也涌现了大量的清明诗句,不如趁着春光正好一起观赏一下关于清明的古诗词吧!
    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并最能体现清明情怀和景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清明季节本该与亲友结伴春游、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独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加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教导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宽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爽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其次首是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赏析】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非常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凄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