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范文少数民族的墓葬习俗(共五篇)
第一篇:少数民族的墓葬习俗
古奇异趣羌葬俗
丧葬是整个社会文化基因之一,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葬法虽多种多样,葬俗亦百态纷呈。但它实际上始终作为一个象征系统而存在,它不仅象征人们头脑中的彼岸———鬼神世界,也象征着人生彼岸的现实世界。反映了芸芸众生对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观念和看法。它是人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认识所形成的,有其时代的烙印。
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表明,丧葬习俗不是人类在诞生时就具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早期人类,人死以后并不埋葬,而是在死后就地抛弃尸体,置之不理。如《孟子·滕文公》篇:“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人类最初的丧葬活动是为了保护尸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智力逐步增长,产生了灵魂观念,认为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个部分,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就没有知觉。将来,“灵魂”还会回到“肉体”里来。因此,活着的人要把死者的“肉体”保护好。这种对“肉体”的保护行动,就是早期的丧葬活动。
我国的丧葬礼俗在旧石器晚期已经出现。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现下室有墓葬的遗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成员之间贵贱的进一步分化,丧葬仪式也逐渐增加了宗教的仪式行为。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已基本具备。
在我国古代,人死之后,由于地域的不同,丧葬习俗也不一,有“三葬”、“四葬”之说。《大唐西域记》卷二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飘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中国历代葬礼》云:“远古时期,葬法葬式的形成或选择往往与人们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实行树葬的,多为生活于森林中的民族,如我国古契丹人,将尸体悬挂于树上,三年后才焚烧尸骨;水居民族,如独龙族对非正常死亡者,扔尸体于江河中,任其飘流;中国西北的氐羌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区,火于生活的重要性特别突出,丧葬便盛行火葬。以火为媒介,让死者的灵魂随着冉冉上升的烟雾飘入天堂。”(万建忠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由于历史、地理和民族的原因,古代宕昌、参狼、白马和邓至羌氐民族聚居的今甘肃陇南地区,普遍存在着火葬、石棺葬、石棚葬和悬棺葬的葬式、葬法习俗,并且沿袭到近现代。现分述于后:
问道手游怎么交易
一、石棺葬。以石头为原料制作葬具,历史悠久且流行广泛,我国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地区都有发现。《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周失纲纪,蜀先
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今日,在白龙江、白水江中上游的宕昌、舟曲、武都、文县与岷江上游的四川松潘、茂汶、平武等地同属古代羌民族“石文化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今舟曲和宕昌等地马家窑文化和寺洼文化遗址中,大都存在土坑石棺葬墓。即四周和上下皆用大身岩板或麻岩片覆裹的葬式。它与岷江上游早期氐羌人石棺椁的石棺葬文化属同一时期、同一类型。从墓葬中采集到的陪葬品,有板岩石刀、磨谷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其质地坚硬,形制规整,磨制精细。可见,古代羌人石制技艺之高精。
ppt怎么换模板二、石棚葬,又称石桌坟。是在地面上竖立四块石板,上面再覆盖一块石板而制成的墓室。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欧洲西部分布较多,考古发现在我国东北辽东半岛等地也有这种墓葬。据考古研究认为石棚距今已有9000 年的历史。
在今宕昌县南阳地区至上世纪七年代尚存此葬法。初步考证,拟为隋唐时期从辽东迁徙西来的,曾统治过的时为宕州的吐谷浑部族从老家带来的一种葬式,后被羌人后裔接受并传
承于后世。
三、火葬。即用火焚化死人遗体,将骨灰放入容器,然后埋葬或保存的一种葬式。中国真正的火葬可上溯到原始社会,近年考古工作者已提供了大量的中国火葬习俗源于原始社会的证据。甘肃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甘肃临洮县寺洼山史前文化遗址时,发现了一个盛着人类骨灰的陶罐。寺洼文化层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一种青铜文化。这就充分证明了我国火葬之俗可远溯到原始社会晚期。
查考我国古代文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火葬习俗。如我国西部的甘肃、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在《列子·汤问》、《吕氏春秋·义赏》、《荀子·大略》等篇均有记载。《墨子·节葬下》记载道:“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新戚死,聚柴薪而焚之”,仪渠在今甘肃庆阳一带,这说明最晚在先秦时代,西北地区已有
火葬,并且很流行。
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寺洼山遗址属氐羌族原始文化层带,而今陇南地区的土著文化皆属寺洼文化范畴。故在上世纪出土的许多古墓葬中,发现了成堆的人骨焚烧遗存,证明了《太
平御览·四夷部》引《庄子》曰:“羌人死,燔而扬其灰”的火葬习俗之记载。此一习俗在武都、宕昌和舟曲的藏族(本属羌族后裔)中仍沿用至今,不过其方法较过去进步文明多了。
四、悬棺葬,又名“风葬”。此一葬俗,笔者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宕昌县境内的岷江(古羌水)沿岸发现过多处。因初来乍到,颇感奇特,问及当地人,都叫它“架干葬”,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在偶读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普通话三分钟万能开头札记》:“石棺与虹桥”条时方解开了多年来的心头之谜。
原来,这“架干葬”就是“悬棺葬”,又名“风葬”,实质上是一种洗骨葬,换言之就是实行二次葬的每一次葬法。其方法与步骤是:将新死未腐之尸体放在用整块木头刳成的“独木舟式”“船棺”中,悬挂于高山绝壁之上,任凭风吹雨打,让尸体的皮肤、肌肉、毛发等很快腐化分解而只剩下骨骼,然后取出,再放入特制木匣或陶罐中,藏到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内,并在洞旁凿一石龛,放入死者的木雕偶像,穿以生前所着衣服,称之曰“鬼堂”或叫“享堂”,并有栏杆或窗檑门槛之类为围护之用。这种葬式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与“栏杆式”住宅建筑风格一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因素,而且二者通常多半“共生”。这种葬式,
曾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其北沿甚至伸展到陕西渭水、甘肃羌水、河南洛水流域。
据《北史·宕昌传》说:“宕昌羌者,其先盖三苗之胤。”《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三苗在尧舜时的原始部落,屡屡作乱,在战争中常吃败仗,尧遂命舜“窜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包括陇南白龙江流域的羌戎)至今分布在武都县坪垭乡、宕昌县官鹅乡和舟曲县拱坝、博峪乡聚居的藏民族有三苗血统。故其祖先的葬式承袭着苗民和巴人的“悬棺葬”式。“悬棺葬”的地方与放棺方法,参合中外所记,可分为“岩桩葬”(即将棺木搁置于插入峭壁的木桩上)、“岩洞葬”(系插棺于峭壁的天然洞内或置棺于岩腔内)、“崇墩葬”(则置棺于 岩的突出处)等。其地点一般多在靠近河流的悬崖上。棺木多是从山顶用绳索垂吊下放在提前予置好的岩桩或岩洞里,其位置离地面越高越显其子孙之孝心。而现在所谓的“移风易俗”实乃是对古代火葬传统的继承。
此外,在宕昌羌的后裔中,至今尚传承着“娱尸”的习俗。亲人故去,号啕痛哭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有的民族在办丧事时却长歌当哭,蹁跹起舞,甚至还要唱戏,其热闹气氛与婚礼一样,这就是学者们称之“娱尸”。历史文献对“娱尸”多有记载,如“《峒豀纤志》谓:“苗人
亲死,则聚亲族笑呼歌舞,谓之„闹尸‟”。云南《马关县志》谓苗人之丧礼,“自人死时,即敲鼓吹芦笙以乐鬼,昼夜不停,直至埋而后已”。民国33年所修《汶川县志·风土志》卷五谓羌人丧俗是“丧葬有闹丧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有的文人墨客更是以“耕织辛勤淳俗在,婚丧歌唱古风存”的动人诗句来赞誉羌族的习俗,至今在茂汶羌区一些村寨羌族的丧葬仪程中,特别是“大夜”(入葬前一天晚上)的时候,释比(巫师)要围绕死者的遗体边跳“莎朗”(丧葬舞)、边唱哀歌,情景十分动人,让人们在对死者的悲痛中,也获得一些精神的安慰。现为藏族的宕昌少数民族中,每逢丧葬都要请“苯苯”(宗教职业者)念《苯苯经》和跳“强巴舞”(又称“苯苯舞”)俗称“牛头马面舞”(因舞蹈队伍中有头戴牛头和马头面具者———既为牦牛羌和白马羌部族图腾崇拜之族徽)。“娱尸”三天后,在送丧的路上,整个舞队按着铃声、鼓点,忽进乍退,左旋右转,踏着“干巴路”的舞步,在岷迭山地上以古老、粗犷、肃穆的原始舞蹈,为远去的故人送行,并寄托亲人的哀思与期盼。
台湾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部分阿美人还保留母系氏族制残余,财产由长女继承,男子婚后入赘女家。排湾人由长子或长女继承。一些地方行屋内葬,即人死后埋尸于死者生前的床下。一些地方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将死者埋葬在屋前后空地。雅美人中至今尚存悬葬。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草原骑马felica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