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鸿彬老师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从事语文教学四十余年,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进行语文教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一直以来,宁鸿彬老师的经典教学课例是众多语文教师学习的模板,他的课例《皇帝的新装》也成为童话教学的典范。课例《皇帝的新装》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巧妙的教学设计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并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卡片学习法的运用。但是,该课例也存在朗读教学不充分、童话的特点未突出等缺憾。总之,宁鸿彬的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借鉴、反思。
关键词:宁鸿彬;《皇帝的新装》;阅读教学;优点;不足
一、 宁鸿彬老师介绍
宁鸿彬,1936年生于北京,是北京第八十中学的一名特级教师,也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育学家。他从事语文教学40余年,坚持不懈地进行语文教育探索,宁老师先后主持过六次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分别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会学生学
习语文”、“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讲读教学艺术研究”[1],宁老师在教育改革之路上永不止步,并且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了许多学习的经验和学习、教学的理论知识。另外,宁鸿彬老师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创了“卡片辅助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宁老师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了以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结构。宁老师的课堂教学往往令人赞不绝口,他的语文教学实录也一直是语文教师们学习的典范。
二、宁鸿彬《皇帝的新装》课例的优点
宁鸿彬老师作为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他的经典课例也一直为人推崇和效仿,尤其在童话教学上,宁老师颇有新意,在《皇帝的新装》这一课例中,宁老师的教学设计令人称赞,教学效果也令人满意,值得老师们学习和反思。笔者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宁老师的《皇帝的新装》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课例《皇帝的新装》具体有以下几大优点:
(一)巧妙地教学设计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宁鸿彬老师的《皇帝的新装》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他的教学设计。宁老师把《皇帝的新装》分为两个课时,而两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十分明确,第一课时主要是粗读课文,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第二课时则是精读课文,从局部细节上去分析课文。
然而,在粗读和精读两个阶段,宁鸿彬老师摆脱了一般教师讲解的做法,而是设计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中分别达到整体感知和细节把握的效果,笔者看来,这也是这节课最闪光的地方。第一课时中,宁鸿彬老师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请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请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这三个问题不仅帮助学生进行文章的整体感知,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人物关系。而第二课时宁鸿彬老师则是以一个问题展开——“这些人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讨论则是帮助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以及对文章关键字词句的分析。由此可见,这种新颖、独特、巧妙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能够在理趣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流于俗套。
(二)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第一节“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2]可见,思维训练在语文课堂上备受重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对分数的追求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思维训练遭到冷落和忽视,学生的思维也由此变得越来越狭隘。
宁鸿彬老师在《皇帝的新装》的全部的教学过程中都努力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设计上,宁老师看似只是设置几个问题,但每一问题的讨论分析都是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开始宁老师让学生给文章加标题其实是在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思维能力;其次,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则是在训练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各种人物如何围绕“骗”展开的,实质是在对学生进行分析思维能力;最后让学生探讨人物受骗的原因则是将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向主题把握上。另外,宁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给学生创建了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而且,宁老师还善于有效的指导学生去讨论学习,这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大有助益。不难看出,宁鸿彬老师一直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前辈教师如宁鸿彬等老师在思维训练上的经验,我们的语文思
维能力培养只能停滞在抽象的理念层面上,难以真正转化成教学活动。”[3]
(三)卡片辅助教学法的运用
语文课堂上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文本特点和课程标准创建的,宁鸿彬老师在《皇帝的新装》就利用卡片辅助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卡片辅助教学法”为宁老师首创,它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创建的直观教学法,以文字图片形式代替传统的口头教学,卡片辅助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利用卡片复习、练习,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卡片复习和练习,调动了‘再认’和‘复做’两种记忆形式;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在意义识记基础上的知识巩固;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一种分散复习的方法。”[4]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感官刺激的接受效果大于听觉的刺激,因此,利用卡片能有利于学生对字词义的深度理解和长久记忆。
(四)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王荣生教授一再强调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教什么”和“用什么去教”,这也是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和老师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根据多年来的学习经验,似乎很多语文教师都把学习内容
和学习目标仅仅局限在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阅读教学也仅仅是教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重点句子或段落等问题,却疏于传授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授人一鱼,仅可享用一时;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尽。”[5]在第一课时作者介绍中,宁鸿彬老师指导学生在作者介绍时抓住五点:名、时、地、评、作,学生抓住了这五点就能简要、迅速地掌握作者介绍。接着,针对“用一个字概括文章”时,宁老师又向学生传授快速筛选正确答案的方法——“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第二课时又教给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析因阅读法”,即抓住课文叙写的事件去追查原因。宁老师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语文教材上的文章只是我们学习的典型范例,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以便有效地解读其他类似的本文,这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又极易被语文教师忽略的部分。因此,宁鸿彬老师的《皇帝的新装》中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就显得尤为可贵。
(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第一节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6]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被大家推崇和宣扬,但是,在语文课堂上真正能够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少之又少。再观之宁鸿彬老师的课例《皇帝的新装》,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由地谈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宁老师十分重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在学生积极讨论的基础上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阅读,最终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7]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三、宁鸿彬《皇帝的新装》课例的不足
宁鸿彬老师《皇帝的新装》的课例理所应当成为童话教学的典范,但是“宁氏三原则”也启示我们不能一味地迷信名师,面对名师的课例,我们依旧要持以辩证的态度。除了以上分析的突出亮点之外,笔者认为宁鸿彬老师《皇帝的新装》的课例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之处:
(一)朗读教学并不充分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8]宁鸿彬老师在课堂上虽然也提出“按座次朗读课文”的要求,但整个教学设计中也仅在这一处让学生进行朗读,且并未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地指导,可见,在课例《皇帝的新装》中朗读教学并不充分。
在语文教材中凡是关于阅读教学的文章,课文后面都会附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所谓“有感情地朗读”,即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9]尤其是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朗读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朗读是促进生本对话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童话中的故事情节、语言特点、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便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朗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及写作都有极大极大的帮助。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十分有必要。
(二)童话的特点并未凸显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童话的代表作,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题材,具有自己独特的
特点。童话一般是根据儿童的特点并且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编写的故事,情节一般曲折紧凑、生动浅显,故事性强,而且富有趣味性,目的大多是为了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宁鸿彬老师的《皇帝的新装》虽然通过让学生给文章加标题的方法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也借助“用一个字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但是,宁老师并未向同学们揭示童话的故事情节的特点。此外,换做其他的文学体裁,宁老师的方法似乎也可行,因此,宁老师的这一教学实例也不能理想地体现出童话的阅读特点。宁老师若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并在反复朗读过程中体会出童话情节的紧凑性、趣味性、虚构性等特点及童话语言的简洁活泼、生动形象等特点教学效果应该会更佳。
四、结语
余映潮老师曾经说过:“研究名师的重要意义在于感受本学科教学理念、教学观点、教学研究、教学艺术的前沿。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世界,从业务进步的角度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从名师、语文大家的仓库里淘金。”[10]宁鸿彬老师作为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值得绝大多数语文老师的学习,但宁老师提出“宁氏三原
则”,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因此,对于宁老师的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笔者也是斗胆抱着辩证的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是,从总体上上来说,宁老师《皇帝的新装》的课例依旧是一篇优秀而有效的教学实例,堪称童话教学的典范,可采之处较多,也值得每位教师的借鉴、反思。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仍需要每一位专家、学者、老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何浏漪.宁鸿彬经典课例研究——以<皇帝的新装>为例[J],现代语文,2015.9
[2] [6] [7] [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