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麦卡恩小说《黑暗》中的父子关系解析
摘要:爱尔兰小说家麦卡恩《黑暗》一书围绕一对父子间的复杂的、不断演化的关系展开,双方的恩怨、对抗、妥协与和解也成为了爱尔兰父权社会的一个缩影。本文援引萨义德、巴巴等后殖民主义大师的理论对小说中的父子关系,继而对爱尔兰的父权制进行了解析,探求解决父子对抗关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约翰·麦卡恩;《黑暗》;父权制
父亲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黑暗》是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约翰·麦卡恩的第二本小说,描写了一位爱尔兰乡村少年的人生历程:从他年少无知对粗暴的父爱进行种种抗争,到中学毕业后何去何从犹疑彷徨,以及从他对人生迷茫逐渐走向对父爱的理解,最终向父爱妥协与父亲达成和解的全过程。
《黑暗》一书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中的“父亲”残酷无情、专制暴虐,而此类父亲形象在
麦卡恩的小说中屡屡出现。这和作者自身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他十岁丧母,做警察的父亲经常虐待他和他的兄弟姊妹。尽管内心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父子从未达成真正的和解,麦卡恩却在其作品中不断探究父子之间相互宽恕、妥协、和解的可能。《黑暗》一书便体现了作者这一尝试,父子双方最终结束了对抗,达成了和解。
麦卡恩及其作品从问世以来就受到欧、美国家文学界以及读者的极大的关注,对其作品的研究成果包括评论以及专著等形式不断涌现,这些成果主要涉及故事情节、主题、语言、组织结构、读者反响等方面内容。近年来,国内的外国文学期刊如《外国文学动态》刊登了麦卡恩晚年时的两部长篇小说的介绍,《译林》也刊载了麦卡恩部分短篇小说的译文和评论。而探讨小说《黑暗》的评论在我国尚属空白。本文试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爱尔兰父权社会特点,探求父子之间的恩怨与和解的主题。
  后殖民时代的爱尔兰父权社会
小说《黑暗》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爱尔兰乡村。爱尔兰三十余年前刚刚赢得民族独立,但近八百年的被殖民史却在爱尔兰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爱尔兰人的国民性,也给其父权社会注入了新的特点。
萨义德曾在其《东方学》一书中将原殖民地地区比作被殖民者征服的女人。原殖民地地区被认为是不说话的温柔女性。英国殖民者从领土与文化上对爱尔兰进行了征服。在宗主国的文化强势下,爱尔兰人的形象被歪曲化、他者化、女性化。殖民者的话语霸权严重挫伤了爱尔兰男性的男性气概。爱尔兰男性在社会阶层秩序构建中被边缘化,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他们无法在社会上施展其权威及影响,只能寄希望于他人的帮助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地位的提升。在《黑暗》一书中,农夫父亲便将提升自身地位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将来能成为牧师上,面对对儿子前途有莫大影响的杰拉德神父的时候,他也表现出了阿谀奉承、讨好逢迎的殖民地人民之奴性嘴脸。
爱尔兰独立战争极大地激发了爱尔兰男性的雄心,很多人幻想着在英国人撤离之后,值此社会剧烈变革之际,能争得有数的权力席位。但社会秩序很快恢复,跟革命前并没有太大区别。对绝大多数爱尔兰男人来说,希望获得个人提升的雄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后殖民主义时期,爱尔兰政治上的闭关自守带来经济上的低迷萧条,殖民地人民无论从文化精神上,还是从物质生活上,都无法得到满足。他们越发感到自身的无能和底气不足。他们越是压抑自己男性自尊,便越是想尝试到抒发男性气概场所。因此,《黑暗》中的马奥尼虽身为男性,但身份卑微、没有男人的自尊,没人可以倾诉内心的苦闷,而他的这种苦闷只能转嫁在孩子
们身上。
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读者可以做出以下诠释:在殖民者统治下,这些被边缘化的、丧失了话语权的爱尔兰男性,被殖民者的暴力行为潜移默化,潜意识中模仿着统治者的强权暴力行为。他们没有民族的自我尊严,本想在爱尔兰独立后回被压迫的自我,但事与愿违,他们在独立后未能提升自己社会地位,在社会上也未回男性强权尊严,只能在家庭里施展他们从统治者那里学来的暴力行为。在家庭内部他们成了殖民统治者,恃强凌弱,控制欺压自己的妻子儿女,将家庭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殖民社会。《黑暗》一书中,父亲就屡屡通过模拟殖民统治者的言行来巩固和增强其在家庭中的权威,这也是爱尔兰父权制中的特点。
  父子之间的对抗
由于马奥尼在家中实施强权,对孩子们实施暴力管制,因此造成家庭中的父子关系的紧张与恶化。作为一农夫,老马奥尼处在爱尔兰社会阶层秩序的最底层,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在家中他却变本加厉地大施淫威,成为家庭内部不折不扣的暴君。他会无缘无故毒打孩子,为一点点琐事毫无征兆地大发雷霆,从孩子们在其淫威下表现出的惊惧颤栗中获得莫大的快意与满足。除了殴打孩子外,老马奥尼甚至对儿子进行性骚扰,这种行为对一个幼小的
孩子来说不啻一场噩梦,在男孩儿的心中也播下了一颗对父亲憎恶的种子。随着马尼奥身体日渐衰老,孩子随之长大,显然马奥尼对孩子们的身体摧残管制已无济于事,于是他采取了精神暴力控制。他不仅私拆孩子的信件,而且还公开嘲讽儿子对学业的进取心;进而横加干扰儿子的备考复习。他的这种行为,对孩子们造成的精神伤害不亚于给他们身体上造成的伤痛。
老马奥尼对子女们的暴虐控制自然激起了孩子们的极大愤慨,双方的对抗越演越烈。孩子们采取各种方法试图颠覆父亲的父权权威,最初,孩子们只是联合起来孤立父亲,不再和他进行交流。但是孩子们的反抗与颠覆只能招致父亲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对他们进行管制。而孩子们就只能采取逃离家庭的行为来到他们的自由和自我。小马奥尼想成为牧师,除了曾对已过世的母亲做出过承诺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就能“以上帝的名义”获得自由。他甚至想过结婚来摆脱父亲的控制。小马奥尼曾数次考虑过要移民英国,还曾建议自己的妹妹琼和自己一起去英国来逃离他们的父亲。最后,面临去供电局上班还是完成其大学学业的选择,小马奥尼选择了前者,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有了供电局的薪水,他就能摆脱对父亲经济上的依赖,进而逃离父亲的控制。
父子关系的恶化、对立,最激烈的形式莫过于“弑父”之举。西方文学中有“弑父情结”,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冲突也多“篡弑”主题。在极端的愤怒与仇恨之下,小马奥尼有时会和父亲发生暴力冲突,甚至想过要杀死父亲。在父亲对妹妹琼残暴殴打时,小马奥尼挺身而出制止父亲,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小马奥尼的双手便伸向了父亲的喉咙。弑父情结在现实生活中的诉求实际上就是对话语权的占有、支配和主导。对父亲权威的挑战和反叛也是男子汉身份确立的必经之路。小马奥尼的这些反抗行为不断挑战、颠覆父亲权威,与父亲开始争夺家庭中的话语权;父亲也逐渐认识到他不可能再在家中实施绝对权威统治,与儿子的“平等对话”与和解将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