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书信读后感
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这段话出自1922年6月3日写给父亲聂仕光、母亲唐雨衫的家书,这封信汇报了其在比利时勤工俭学的情况,表达了海外学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信的结尾还提到了求学过程中的困难,如实向父母交代自己的想法,坦诚而执著。
,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元帅也是我党早期留学欧洲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19年12月9日,同志和百余名勤工俭学学生,乘“凤凰”号轮船,离开上海,远涉重洋。经过四十余天航行,于1920年1月14日抵达法国马赛港,然后又到首都巴黎。经华法教育会的介绍,到克鲁佐钢铁厂做工,依靠做工获得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学习和生活。1921年10月初,同志考上了费用低廉的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化工专业。这封信就是同志在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时写给双亲的。
同志虽然身在异国,心中仍然思念着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20世纪初,中国大小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国际帝国主义加紧推行侵华政策,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信中他对《二十一条》的签订与政府的不作为予以痛斥,认为“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可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留学的目的也是希望“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最终能够改造社会,造福人民。这封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矢志革命的高尚情怀。致父亲
信的结尾提到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困难,如实向父母交代自己的想法,坦诚而执著。还有自己对亲人的牵挂,在照片的邮寄往返中表露无遗,这些细节无不反映出革命党人的真性情,让人深受感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