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桃花源记》一直被选入到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当中。根据对现有教学成果分析,再基于文本教学点确实定,把《桃花源记》教学内容确定为以下五个方面:文言知识的积累、文章巧妙的构思、作品的语言特点、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本注释与词典,扫清字词障碍;通过诵读,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课文中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字词含义;
2.抓住渔人的行踪,明确桃花源这个美好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差异;
3.作者通过虚实结合,详略的安排表达出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及难以实现的失落之情;
4.品味本文简练的语言风格;
5.理解“世外〞文化价值
【预习准备】
1.读准字音。要求:查字典标注出以下加点字拼音。
〔1〕生僻字:豁〔 〕然开朗 阡〔 〕陌 俨〔 〕然 垂髫〔 〕
〔2〕多音字:〔请每个读音再举一例〕
屋舍〔 〕 便舍船 ( )捕鱼为业( ) 缺乏为外人道也( )
(3)通假字:便要〔 〕还家
桃花源记小说2.自学翻译
自行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解决疑难问题。难以解决的可以圈画下来。
提醒: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利用象形字典〕
特别关注:
〔1〕古今异义词〔产生原因:古代词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以双音节为主〕
鲜美 仿佛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2〕一词多义
复前行___ 复行数十步___ 不复出焉___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 不复得路___
鸡犬相闻___ 村中闻有此人__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 闻之欣然规往___
【教学流程】
教师导入:朗诵陶渊明《饮酒》并思考陶渊明为何喜欢田园生活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虚虚实实两个世界——解码文字
〔一〕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陶渊明讲述桃花源的故事以_____________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_____桃花源,_______桃花源,再到_________桃花源,最后__________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清楚,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回环曲折悬念迭起。
知识引入:叙事线索有哪几类:人物、事物、情感、中心事件
过程指导:细读课文,划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地点;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享。
〔二〕整个故事都围绕“桃花源〞展开,“桃花源〞在陶渊明的笔下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文字去解读这个“世外〞。
任务: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你理解的“桃花源〞,并在文中到依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体会句子长短变化表达出作者何种心情?描述这些景物展现了桃花源何种特点?〕
同学们看下面的句子省略了什么,请补充上,然后读一读,体会一下省略的妙处,并说说这里表达桃花源的何种特点?
〔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仔细比拟下面一组词语,意思是否相同,为何这些词语集中出现,它们在文中有何特殊含义? 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具答之 咸来问讯 皆出酒食
〔三〕陶渊明在文中设置了大量的悬疑,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使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彩,很像小说的笔法,因此大多人认为桃花源并不存在,同学们怎么看?从文中出证据,标注出来,并进行分析。
1、虚构的理由:
证据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发现桃花源很突然,桃花源美丽的景也非常奇异,这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证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实的理由:
证据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证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作者描写桃花源是虚构的,情节也非常离奇;但开始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等,结尾刘子骥〔实有其人〕也“寻病终〞,桃花源以外的人事又是真实的。文章虚虚实实增加了作品的诱人力量。
二、源里源外一种理想——解码思想
〔一〕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讲故事,在文章中为我们创造了虚实两个世界,文中人是如何看待两个世界?
1、文中人如果看待桃花源内的世界?
渔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式、心情〕
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刘子骥: 闻之,欣然规往。
资料:“刘子骥,是当时的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名驎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与陶渊明一样,是一位品格高尚的隐士。〞
村中人:缺乏为外人道也。
2、桃花源外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各种人是如何看待的?
下面句子中的“所闻〞内容是什么?为何村中人“叹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补充背景资料:“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太元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屡次发生流血。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
苦。〞
〔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讲述桃花源的故事真正用意何在?
补充背景资料:他〔陶渊明〕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这一年诗人已经六十岁,他的思想更为成熟了,而且他面对自己的年纪与身体,也觉得难以与社会抗争了,只好寄希望于构设自己的理想。〞
〔三〕既然桃花源那么令人神往,为什么作者在结尾还把它写得那么神秘而不可追?这表达了陶渊明何种情感?
“后/遂无问津者〞
〔四〕“桃花源〞只是“桃花源〞吗?它还象征着什么?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梁惠王上》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
*回到刚上课时的思考题:陶渊明《饮酒》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之情。陶渊明为何喜欢田园生活呢?
资料补充:“中的生活与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何其相似,如‘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同样充满生机,同样平淡虚静。然而,不仅仅是田园生活经过高度纯化的艺术写照,中淳朴的民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是陶渊明在归隐后所领略到的深契自然的真洒脱。这种洒脱主要包括人际之情和耕稼之乐。〞
三、作业布置
〔一〕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文言故事,从内容、叙事技巧、主旨及语言等方面谈谈它与课文有何异同。
“《荆州记》曰:宋元嘉初,武溪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傍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斫树为记,其后茫茫,无复髣
髴〔fǎng fú,同仿佛,意思是隐约,依稀,约略的形迹〕。〞
〔二〕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情结形成的原因及如何看待“情结〞。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言,自陶渊明后,中国士人有了新的精神寄托,而且不断地苦苦寻觅这个精神天堂。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时代的巨变使唐人的情结日益加重,几乎每个咏陶诗人都必言桃花源。在唐诗诸多的涉陶文化意象中,“桃花源〞这一文化意象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数难以统计。士人还以“桃花源〞〔桃花坞、桃花溪、桃花谷〕为题,用诗歌描绘出一幅幅风情各异、奇幻多姿的世外图,构成了唐代缤纷绚丽的长卷。用“情结〞一词来形容中国人对桃花源的情感,并不过分,它已经成为一种深藏于中国文人心底的文化潜意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