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观察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被尊为“美国文学之父”,其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短篇小说集《见闻札记》是其最优秀的作品,自出版以来深受美国及欧洲读者的喜爱,其中《瑞普·凡·温克》(Rip Van Winkle)被公认为欧文最具永恒魅力的佳作之一,也成为了美国文学选读课的必选作品。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中国田园诗之鼻祖。陶诗因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而传诵千古。其《桃花源记并诗》是文与诗合璧的旷世奇文,文美诗佳,成为我国中小学教材中的必背篇目。
两位大作家虽然生活年代相隔甚远,但在《桃花源记并诗》(下文简称《桃》)和《瑞普·凡·温克》(下文简称《瑞》)中,均透露出作家遁世或隐逸的思想,均被视为开逃遁文学先河之作。透过文字,可以发现,两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和理想追求有许多共同和不同之处。
一、逃遁文学与隐逸文学
逃遁文学,或称遁世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自1620年一批英国清教徒为逃避宗教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来到美洲以来,“逃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逃遁情结”也作为深层的民族心理意
识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形象化的反映,并成为文学中遁世的原型和母题。逃遁文学的显著情节是主人公由于某种无法忍受的原因而选择逃遁,其出逃是为了寻求“伊甸园”的理想境界。梭罗的《瓦尔登湖》,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等,均是美国文学中反映这一母题的经典作品。田俊武先生(1999)将美国遁世文学分为四类:遁入自然,遁入梦幻,遁入他乡和遁入死亡。其中遁入自然和他乡是本体意义上的逃遁,而遁入梦幻和死亡是抽象的哲学意义上的更深层次的逃遁。
与美国的逃遁文学相类似的是中国的隐逸文学。中国的隐逸文化和隐逸文学历史悠久,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隐士是一种德行的体现,做隐士满足了士大夫们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需要。中国的隐逸文化同时受到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因而中国的隐逸文化在融合中寻着平衡点。何鸣(2006)将隐逸的形态归纳为七种:义隐,时隐,朝隐,酒隐,学隐,道士隐和佛徒隐,可见中国隐逸文化的交融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虽然美国的逃遁文学和中国的隐逸文学产生时间不同,思想根源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最大的相同之处,即出于某种原因遁世,追求心中的理想境界。然而,和美国的逃遁文学不同,中国的隐逸文学透着一种“风骨”,且中国的隐士多为能人奇人,他们多心怀宏图大志,空有一番抱负而无处施展,因而只能寄情于田园、山水、学问或美酒之中。而美国的逃遁主题更加世俗化,即便是如哈克之流的无知小童也有遁世的倾向,应该说这就是由美国人祖先遗传在每个普通美国人血液中的“逃遁情结”。
二、《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逃遁和隐逸主题之比较
1、逃遁或隐逸的原因及目的
《桃》序中写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而诗的开篇则更详细地提到了隐逸的原因:“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显然,桃源人是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战乱而逃逸到桃花源的山谷中,从此与外界隔绝。而瑞普逃遁的理由在小说中也有清晰的描述:“可怜的瑞普最后几近绝望,为逃脱农田劳作和妻子的吵闹,他只能提在树林里溜达。”由此可见,桃源人和瑞普都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压力而选择了隐逸或逃遁的。
但是,他们隐逸或者逃遁的原因和目的却有显著的不同。桃源人是为了逃避秦朝的战乱和苛税而选择了逃避到桃源山谷之中,他们为了追求一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美好农耕生活。而瑞普的逃避似乎显得更为简单,为了逃避悍妻的约束,为了逃避劳作,他所向往的仅仅是个人的宁静和自由。
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这种不同是由于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人生遭遇所造成的。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国家动荡朝政黑暗的年代,作为“高官子弟”(其曾祖父为东晋开国元勋陶侃)从小饱读诗书,青年时代充满了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但是仕途的不顺和朝政的黑暗令他十分失望,在中年时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清贫农耕生活。但他始终磨灭不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于是他把他的这种渴望和向往写进了他对桃源人生活的描述之中。而欧文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刚取得独立,新老势力
仍在激烈斗争的阶段。一方面,清教思想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内心和头脑,另一方面,美利坚的开国者们在不断地向人们传达着自由民主的思想,欧文深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将瑞普塑造为一个向往自由的早期美国人民的典型代表。
2、逃遁或隐逸的过程
《桃》序中的描述比较详尽:“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之
逃遁与隐逸主题之比较
张晶功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1331
摘 要:《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是中西方两部关于逃遁与隐逸主题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逃遁隐逸的原因和目的,方式,结果来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反应两部作品中作者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之间的相似和不同。
关键词:《桃花源记并诗》;《瑞普·凡·温克》;乌托邦;逃遁;隐逸
66
文学观察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可见,通向桃源的路途极为隐蔽曲折,且路途中充满了奇幻彩,极具戏剧性。陶渊明这样设计至桃花源的路程,烘托了桃花源的神秘,暗示着桃花源只是一个幻想的乌托邦世界。
在《瑞》中,一个晴朗的秋日,瑞普和他的狗沃夫晃荡到卡茨基尔山的最高处。当他正准备下山时,听到有人在呼喊他的名字,循声望去,看到一位奇怪的老人,好奇心驱使他跟随着这位老人爬过了一条窄沟,走过一条崎岖的小道,穿过了峡谷,来到了如果一片小剧场般的空地,令人惊异的事情就出现在了眼前。无独有偶,瑞普也是经过了曲折而奇异的旅程而来到了这块世外桃源,但是与《桃》中的渔人不同的是,瑞普是通过奇怪老人的召唤和指点而来到了这里。旅途的这种差异反衬出两位作者不同的人生观。相对于陶渊明那种孤独的心境和对理想的憧憬而又不得的悲观心境相比,欧文的人生观明显更为积极:只要有指路人和精神信仰,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曲折,人都能达到心中所追求的自由的境界。
桃花源记小说
3、逃遁或隐逸的结果
在《桃》序中,陶渊明描叙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在这个诗人创作的理想世界里,人们自给自足,怡然自得,老有所养,少有所依。为了维护这种乌托邦的幻想,故事就不能不以一种神秘的方式结尾:“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种复寻而未果的结果,再次印证了桃源仅仅只是一个“乌托邦”,同时也反应了陶渊明的悲观情绪。
而瑞普的经历似乎更是戏剧性。他在山中看到一好酒之人开怀痛饮,于是也跟着喝起酒来,直到意识模糊进入梦乡。当他一觉醒来,发现这些人已经不见了,身边的狗也不见了,只剩下一把已经生锈的猎。寻狗未果,他只得独自下山。进了村子,他遇到了许多不认识的人,看到许多他从未见过的房子,而他常见的人常去的地方则不见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家,发现妻子孩子都不见了。得知他叫瑞普时,大家十分惊讶,告诉他,他已经失踪了20年,而他的妻子早已过世。在他失踪这段时间,美国已经取得了独立,这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瑞普来说,他无法融入这个新的社会中,他的社会价值在于“作为村里的年高德勋者和旧的‘战前’时代的编年史人物受到尊崇”。但是他很满足,因为他摆脱了妻子,获得了自由,同时成为了别人尊重的对象,这就是他所向往的生活,瑞普实现了自己小世界里的“乌托邦”理想;至于他所经历的那一段奇遇,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体会到了。通过这种双重“乌托邦”的设计,欧文何尝不是想说明,个人的自由是能够实现的,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却像是镜花水月,但是只要人民有希望有信仰,那整个民族仍然能够蓬勃发展。
三、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理想追求之比较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作品都是有感时事而发,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文化根源;均表达了作者对混乱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对当前的政治制度强烈的讽刺,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内涵;在表现手法上,均是以“逃避”这个方式来寻求解脱。
《桃》是陶渊明表达自身情志的代表作,体现了其鲜明的政治态度和理想境界,在幻象世界中寻求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作为封建动荡时代的文人,陶渊明理想的超前性和自身软弱性之间的矛盾使他对置身其中的腐败社会既不能公开抗争,又无法消极认命,因此只能在心灵中构建一个精神家园作为归宿。在《桃》中,对于政治斗争的恐惧,不求功名而唯求避祸全身的思想,小国寡民、散淡逍遥的理想,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桃源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种无视王权的更替的行为,是对封建统治的最大讽刺。同时,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感觉对乌托邦世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乌托邦是不变的完美社会,这种完善的社会状态不允许衰退或者改进,但是由于否定了变化的重要性,也体现出陶渊明政治思想的保守和局限性。除此以外,《桃》中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陶渊明在诗中提到其“秋熟靡王税”的政治理想,这在陶渊明生活的封建统治初期,是极大的超前思想,也看出了陶渊明独到的政治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瑞》则是通过生动幽默讽刺的语言,展示了欧文及早期美国人对自由的渴望,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瑞
普象征着处于成长时期的幼稚、粗心、富于幻想和快乐的美国人,而他的妻子象征着清教思想的清规戒律和富兰克林式的劳动哲学。瑞普不满悍妻对他的约束,厌恶劳动,因而他为了追求自由而选择了逃避。欧文于是让他沉醉了二十年。醒来后,过去那种悠游自在的乡村生活消失了,新的社会风气表现出来的尖刻和暴躁,与淳朴善良的瑞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瑞普无法适应新的社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逃出苦海及留恋美好的过去、拒绝改变的普遍性心理倾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恰恰反映出欧文保守的思想,以及其对变革了的美国社会的不愿接受的态度。
四、结语
作为文学史上的不朽篇章,《桃花源记并诗》和《瑞普·凡·温克》都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两部作品均围绕了逃遁和隐逸这一母题,叙说了两位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是由于生存时代、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上的不同,二人在理想境界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对逃遁和隐逸母题的探求方式也是有显著的差别。我们通过对这些相似和差异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Bluefarb,Sam. The Escape Motif in the American Novel[M]. Chicago: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2
[2]何鸣.遁世与逍遥[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
[3]李华.陶渊明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4]田俊武.略论美国遁世文学的构建[J].国外文学,1999(3).
[5]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6]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7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之逃遁与隐逸主题之比较
作者:张晶功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1331
刊名:
剑南文学
英文刊名:jian nan wenxue
年,卷(期):2013(2)
参考文献(6条)
1.Bluefarb;Sam The Escape Motif in the American Novel 1972
2.何鸣遁世与逍遥 2006
3.李华陶渊明新论 1992
4.田俊武略论美国遁世文学的构建 1999(03)
5.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1997
6.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思考 1994
引用本文格式:张晶功《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之逃遁与隐逸主题之比较[期刊论文]-剑南文学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