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预习作业
一、查阅资料,知人论世,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1、了解徐志摩生平、诗歌风格及代表作品。
2、了解康桥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3、 徐志摩曾三次到康桥,他在康桥有过哪些难忘的人生经历,分别留下哪些作品?
二、积累字词,给划线字注音,解释词语。
青荇( ) 长篙( ) 漫溯( ) 笙箫( )
浮藻( ) 似的( ) 满载( ) 揉碎( )
三、反复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出文本依据)
1. 题目是《再别康桥》,而诗文首尾中“我”离别的对象确是云彩,思考为什么这样写。
2. 出每节描写的主要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体会它们传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
3. 云彩和作者所描写的两组康河景物有什么联系?云彩富有哪些丰富内涵?
4.“我轻轻悄悄的离别云彩”具有怎样的别具匠心的构思和蕴含的深情。
《再别康桥》补充材料
一、《我所知道的康桥》
那年的秋季我一个人回到康桥整整有一学年,那时我才有机会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同时我也慢慢的“发见”了康桥。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像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Granta),也有叫康河(River Cam)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上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二、新诗及新月社
1、新诗:
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草创
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2、新月社:
1926年4月6日徐志摩在北京《晨报》编了十一期《诗镌》。主要作者有闻一多,朱湘,刘梦苇,于赓虞,饶孟侃等。1928《新月》创刊,以后又出版《诗刊》,在这几个刊物上发表的,还有孙大雨,陈梦家,邵洵美,林徽音等。这些都被称为新月派诗人,大多倾向浪漫主义,其共同艺术主张就是要试验建立无固定格律的现代格律诗。闻一多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还有建筑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匀齐)。徐志摩实践的体制最多,并以柔美流丽的抒情风格为人称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