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744年的春天清平调 李白
744年早春,是唐王朝一个平凡的春天。宫墙内外,阳光明媚。唐明皇心情很爽,举办一场月光音乐会。听过音乐会的按排汇报后,便对大太监高力士说:对此良辰美景,怎么弹老调,应请一个高明的人作词,请李龟年谱曲,以便流传百世。
高力士一下子想到翰林院那个名叫李白的见习生。于是派人在长安满大街小巷那位翰林待诏。李白不知到哪儿喝酒去了。
一
公元744年,唐玄宗执政。这一年五月年号改为天宝三载。这一年李白四十四岁。三年前,李白由玉真公主推荐,被玄宗皇帝召见金銮殿,参议国家时势。正巧上天有个安排,一个蕃属国送来用蕃文书写的国书,傲慢且充满敌意。在朝野上下无人通识蕃文一筹莫展之际,李白辩若悬河,倚马而就,草拟一封回书,把蕃国使臣震慑住了。草答蕃书让刚步入皇权中心的李白有了立足之席。李白趁热打铁,紧接着上呈《宣唐鸿猷》,拉近了君臣的距离。唐明皇大加赞赏,“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并动情地对李白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
义,何以得此!一书一文,让李白在天宝元年获得了翰林供奉一职,不过是一个翰林院的实习生,如同今天新任官员要试用一样,专事起草公文。按照常理可以这样推定,李白在皇权中心按部就班干下去,荣任三、四品官职是顺理成章之事。
唐明皇之所以如此了解李白,除却皇妹玉真公主的推荐,原来还有街巷的传闻,太师金龟换酒,宴请李白。贺知章是唐玄宗时代权倾一时的人物,为太子的老师,对李白干谒韩荆州、酒隐安陆等早有所闻,在长安见到“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的李白,顿生好感。李白把握时机,赶紧出示得意之作《蜀道难》。贺太师未读完,连声赞叹,“真是谪仙,真是谪仙”,便拉着李白的手,就往门外走,喝酒去。老太师身上银两不够,就解下腰间佩戴的官员身份标志,类似今天的军衔饰物——金龟,换了酒。酒肆间,贺知章与李白兄弟般不分身份贵贱,“谈笑满席,风云动天”,长安城里家喻户晓,引来与长安月光一样明亮的称羡的目光。
二
李白赶至音乐会上时,已在宁王府喝酒喝高了,飘飘然地来到皇上面前。李白又醉了,多么让人担忧。唐明皇看了看李白,知道他不会谱曲,说,就写《宫中行乐词》。
在翰林院代草王言,这是多少家族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到2010年仍出现4661人争国家能源局一职位的景象。对李白而言,只是个“围城”,外表轻松,内心十分不快、不满。李白心雄万夫,是要致力实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平生抱负的,不甘于做些一般刀笔吏的松活。在一般人眼中,这叫眼高手低。李白便只有让自己沉湎于酒樽之底,常在醉意中接到起草公文的召令。差使等不及李白慢慢醒来,常用冷水扑在他脸上。李白清醒清醒,便挥笔而就。
醉中李白,对皇上说: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方可尽臣薄技。皇上说:可以,来,快上榻。立在一旁的高力士命两个小太监从太白腋下扶持着他,往榻边走。李白悠然回首对高力士说:高将军,替我脱靴。高力士当时未反应过来,李白斜睨着高将军,立着不动,象一尊威严的雕塑。愣在一旁的高力士心想:我身居高位,握有重权,满朝文武百官巴结我都巴结不上,你这个实习生敢在众人面前侮辱我,是疯了吧。但高力士很快满脸堆着笑意,把李白朝靴脱掉,轻轻地放在一旁。这便成了历代文人举子们百嚼不厌的经典图像。唐明皇事后对高力士评价李白说:非廊庙器。到了744年天宝三载这一刻,不知是命运开始与李白游戏,还是李白与命运游戏了。
三
744年暮春,唐皇宫,兴庆池畔,沉香亭前,红的、紫的、浅红的、粉白的牡丹花赶趟儿地盛开。有一个夜晚,皇宫里灯火如昼。皇上已下令召集一流乐手,准备16部戏曲,开赏花会。宫庭乐事总管李龟年手持檀板,催促众乐手走到台前去演奏。皇上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于是,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白立马写上《清平调》三章。李白欣然从命。写罢,众乐手赶忙调弄丝竹,李龟年歌之唱之,乐得杨贵妃一边持玻璃七宝盏,浅品西凉葡萄酒,一边面带微笑,低声和唱。皇上看到贵妃如此快乐,亲自吹起玉笛,也和唱起来。暖意融融。可立在一旁的高力士不快乐,恶毒之意如一条毒蛇游进他冰冷的心头,当众受李白脱靴之辱如毒疮复发。看着、听着、想着,终于到报复借口,悄悄凑近乐意未尽的贵妃说:我原以为贵妃娘娘痛恨李白深入骨髓,何故反而对李白这几首词欢喜如此?杨贵妃始料不及,惊讶地说:李翰林何故辱没我呢?高力士就是高力士,一句反问把杨玉环套牢了。意思是说,人人都知道李白刚才写的三首词对贵妃寓恨极深,把您比作赵飞燕。这一点看不出来,你贵妃太傻冒了。杨贵妃生怕遭到别人指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似是而非的,一惊叹:何故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高力士惴度着贵妃上钩了,进一步挑逗说:以赵飞燕指贵妃,在作贱你呢。贵妃深然之。高力士借刀杀人的计谋,在贵妃的“深然之”中得逞了。皇上三次想提拔李白,“卒为宫中所捍而已”。 744年的春天之后,李白被赐金放还,东走洛阳、开封、山东,踏上漫漫的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
这是唐朝人韦睿所著的《松窗录》里记载的事,此书已失佚。到了北宋,《太平广记》又录出。
四
李白命高力士脱靴,受到了在皇权体制压抑下的古代诗人们的顶礼膜拜,构建成了中国古代文人们一种向往自由的象征。
岁月的流逝中,人们一度对李白诗歌文本价值的追捧显得冷淡,而对李白脱靴图,这一蔑视体制和权力的精神与行为象征意义,一直不断地在士人的心中放大。清朝乾隆二十三年,早年鳏居而穷一生给李白诗注解的王琦,在书稿的跋中,书写道: “辱高力士于上前,而称其气盖天下”, “深快其意,而多为溢美之言而称之”。
【另附李白趣事一则】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当你读完这一段文字时,有没有欣喜地发现文章中提及的一些事情是与我们所曾背默过的诗词相为印证的。】
1.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清平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