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使用标点符号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考试刚结束,我在批改试卷中发现学生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出现很多问题:有的同学标点运用不正确,有的则干脆不用;要么一个逗号到底,要么中间根本没有标点,读来让人头晕眼花。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平时在训练学生给单个句子加标点时好像显得很容易,可是在练习中一出现几句话,甚至一段话,学生往往乱了分寸。学生错误使用标点符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了解分析,我发现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教师认识有误,认为标点符号无关紧要,不必花费太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认为学生以后可以在阅读中慢慢体会,无师自通,于是常常忽视这些知识的教学。而且教师辅导有误,只是浮浅地停留在概念定义的理解层面,只是单一示例,缺乏整合性。
  再加上不少教师对学生在练习和习作中出现的标点错误,批改督查力度不够,即使发现了也不像字词句那样严格要求修改。
  另一方面,学生平时习作态度不够认真,于是就忘了点标点。有的学生不会用标点符号,还
没有真正学会使用标点符号。还有的是学生写后不反复朗读斟酌,不知道在哪里该注意停顿,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对句子概念的模糊。
  那么,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对策如下:
  一、 激发兴趣,认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小学生对于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而标点符号过于抽象枯燥,往往记住某个标点符号的几个基本用法就不愿意深究了,因此,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标点符号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标点符号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标点符号故事让学生明确标点符号在习作中的重要作用,领会使用标点符号不当会闹出笑话来,甚至会使句子的意义完全相反。激发学生提高对标点符号学习的兴趣,从而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 加强指导,落实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能把它看得无足轻重。常用的标点符号共有16种,可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到底怎样用?一要舍得用,一句话陈述结束,就要有所了结。根据具体语气用上句号、问号、感叹号断开,而不是一逗到底;二要会用,课文中感情强烈的句子才用感
叹号,突出人物强烈的感情。课文、习作中分号与逗号用法要区别开来,逗号是一句话没说完之间的停顿,而分号则表示一句话中几个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几个分句之间相对完整,但句式相似。使用时难度较大,引导学生使用时要慎重。
  三、 创设语境,灵活辨用标点符号
  在教学中运用对比训练,加强细致的指导,使学生明白运用标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例如,在《石头书》这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对比练习: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再有感情地读读,说说有什么发现。1. 这书上有字□2. 这书上有字□ 3. 这书上有字□ 看哪组填的标点符号多,发现得多。学生们热烈地讨论交流了很多答案,有的说填句号,表示这本书上有字;有的说填问号,表示这本书上没字;有的说填感叹号,表示这本书上一定有字,加强语气;有的说填省略号,表示下面还有话。学生们打开了思路,说起来兴致勃勃,明白了标点不一样,句子的意思也不一样。
  任何技能都必须在实践中培养。训练要循序渐进,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整合性。正确运用标点,一要书写规范,二要恰切。在学生养成了文必加标点习惯并能初步正确运用标点后,再有针对性地辅以整合性训练,如对话习作,各种标点的综合运用等。
  标点符号的学习也离不开朗读。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也要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和情感、逗号停顿时间短,句号停顿长些。学生在朗读中明了标点符号表意的“活跃性“,领略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学生写完一篇习作或日记后,教师要建议他们反复地朗读,体会标点处是否停顿了,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读中体会,读中修改。边读边改,不单要改文字,也要改标点。这样反复练习,自我修改,学生就会掌握运用标点的技巧。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石头书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