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像其他学科课程知识点鲜明,目标明确。语文课程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并没有完整的体系,是散落在课文中的,需要教师精心研读、挖掘、整合才能体现。尝试“读写互动”的课堂教学几年来,一直在高年级转悠。时隔多年重新回来教三年级,就有一个想法,能否在“读写互动”的思路下,结合学生年段特点,整合教材,抽取教材中“读写互动”的点,串成线,循序渐进,对学生某个方面的言语智能进行有效的提升呢?所谓言语智能,我认同薛法根老师所说,即“言说的方法、能力与智慧”。
那么,对话教学的选文如何确定?哪些课文最具对话教学价值?我首先对苏教版三年级两册教材进行了统计,发现三年级上册教材中11篇课文带有对话,三年级下册教材中14篇课文带有对话,且这些课文涵盖了对话的各种形式。接着我又仔细研读了三年级两册课文中对话描写,确定了占有一定比重,具有一定特的对话形式的课文,并将这些内容整合,设计了“学用相融”的对话教学流程,发展学生指向“人物对话”的言语智能。
一、关注对话形式,了解对话方法
1.丰满的对话提示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谓对话单元,该单元三篇课文《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中都有丰富的人物对话,也涉及了对话的多种形式。其中对话最精彩的,要数《小稻秧脱险记》了。读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文章对话的形式非常丰富,人物的对话也极富个性,无论是小稻秧遇险还是脱险,都是凭借对话展开叙述的,人物形象也依托对话栩栩如生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对话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呢?提示语起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带领学生认识提示语。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描写就叫提示语, 如“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其中“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向我们讲清了是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样的内容就是提示语。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几种简单易行的写提示语的方法:将提示语与动作相结合,如“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将提示语与人物神态相结合,如“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将提示语与人物心理相结合,如“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当然,有的时候提示语也可以同时涵盖动作、神态、心理等内容。
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发现对话带提示语有助于准确地表达内容,突出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容易联想到对话所描述的场景,对话更具魅力,读起来也更加生动。
2.变化的对话形式
我们知道,提示语的位置决定了对话的形式,一般来说对话有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以及不用提示语这四种形式。三年级上册11篇带有人物对话的课文中,前6篇出现了提示语在对话前和在对话后的两种形式。《石头书》首次出现了对话中无提示语的形式,《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则首次出现了提示语在对话中间的形式。至此,提示语在对话的不同位置的形式都已经全了。而提示语也不再是“你说”“我说”“他说”,内容也愈渐丰满,有动作、神态,不少提示语部分还带有逗号。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如将一篇课文中的提示语全部放在对话之前,再和原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灵活地运用提示语,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使文章语句更加连贯,更加流畅。
至于在怎样的情况下提示语放在对话的哪个位置,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无须感悟过多。
石头书 3.正确的对话标点
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标点也不一样。在对话描写的起步阶段,标点的使用也是一个很重要,很基础的语文知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中年级要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标点使用的规律,提示语在对话前面时,提示语后跟冒号和双引号;提示语在对话中间时,除了人物说话部分要用双引号,提示语后面则跟逗号;提示语在对话后面时,提示语结束,对话就结束了,所以提示语后面要直接跟句号。学习标点的使用规律,让孩子们一开始写对话的时候就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课文中对人物对话的描写注意了在提示语部分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还能让提示语或前或中或后的位置变换,有效地配合人物的语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才使得人物的语言如此生动,人物的形象如此鲜明,文章也增添了感人的魅力。
二、触摸对话内核,提升言语智能
形式只是对话浅表的外显,在学生初步掌握对话的形式之后,还需引导学生触摸对话内核,不光知道人物说了什么,还要知道人物为什么要这么说,方能真正体会对话的精妙。
1.让人物说体现自己个性的话
三年级下册中有对话的课文有14篇,其中对话比较有特的是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和19课《放飞蜻蜓》。这两篇课文中的角分别是父与子,陶行知和小朋友,人物年龄差距大,因此人物语言的区分除了人物说话时的情态之外,由于身份年龄的不同,说话的感觉差异也很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角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父亲遵守社会规则的威严和儿子的无奈,陶行知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长者形象和孩子们的纯朴天真。也可以让学生用替换比较的形式发现如果父亲用孩子的语气说话,根本体现不出他的威严,文中的汤姆,但凡父亲有一点松动,就不会放掉那条大鲈鱼。引导孩子明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说话是不一样的,对话不能千人一面,要让人物说自己的话,方能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2.掌握观点加理由的说理策略
三年级下册《鹬蚌相争》中鹬和蚌两个相争,一个威胁,一个毫不示弱,相持不下;《争论的故事》中,兄弟两人一个要煮大雁,一个要烤大雁,争论不休。两者相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沉浸文本思想内容转移到关注文本语言形式,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争论的。通过思考,学生自然能发现角在争论的时候不仅有观点,而且有理由。鹬威胁蚌的理由是蚌
不松开壳儿,几天没有水,最终就会干死;蚌威胁鹬的理由是鹬被蚌夹住了嘴,拔不出来,最终会饿死。他们对话均有理由有观点。《争论的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也是如此,弟弟认为大雁就该烤了吃,理由是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很美。说理就要既有观点,又有足够支撑观点的理由才能让别人信服。 3.体会不同句式表达的语气
语气是一种语言学术语,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因此它一定带有具体的思想感情,此外,它还具有具体的声音形式。语气在不同的语种中一般有陈述、疑问、祈使、反问、感叹等。语气存在于一个个有具体语境的语句当中,语言就是语气的载体,因此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但由于句式不同,语意轻重上也有差别,表达效果迥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句式的变化,体会不同句式所表达的语气的差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