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四部医典》中的养生保健思想
养生保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早在公元前祖国就对养生保健有明确的阐述.藏医传世巨着《四部医典》是公元 8 世纪由多位藏学家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着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也吸收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的内容,又经世代藏医药学家的共同努力而完成的.防暑降温
藏医药学对养生保健有其独特的见解及理论研究.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基础: 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 大、小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三者保持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藏医认为人体的疾病都是由体内三因素紊乱造成的,而贪欲、嗔怒、愚痴则是三因素紊乱的根本.所以养生最主要的就包括: 消除贪欲,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 戒除嗔怒,保持心态平衡,修心养性,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并且有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等.
藏医保健养生理论信奉生物界万物生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认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矛盾的,辨证的,有正必有反,有阴必有阳.对人体的保健养生认识也源于此.
综上所述藏医保健养生理论认为人体的各种疾病形成于生理失调,失调必失衡,失衡必有恙,欲衡则调之,欲调则养之,生生不息,以致久远.
藏医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本性,与六时相和,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域环境,要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在饮食方面也非常重视,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都有着特殊要求.
粮食、肉类、蔬菜、饮料等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判断你应该吃什么,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方式.
在睡眠方面,藏医更是有独到之处,因为青藏高原比较缺氧,所以更加注重通过睡眠恢复体力、恢复身体机能,比如可以通过适当饮食的方式来保证睡眠质量,也可以通过禁食闭斋以及独特的午睡方式来补充前一晚所亏欠的睡眠,这些都对提高睡眠质量大有益处.
藏医在养生方面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身体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脏腑器官如何保养,以及一些身体机能如何调理,都有着独特的方法.比如,用金针放血的方法,对脑血管疾病的急救,用水疗、蒸汽药浴的办法进行日常的养生保健,用火灸、按摩的方法进行经络的疏通等.
本人就自己理解的《四部医典》中的养生保健浅谈几点:
1 养生保健应顺应自然环境,与六时相和《四部医典》中,将人的体形分为 7 种: 单一的隆型、单一的赤巴型、单一的培根型、隆和赤巴混合型、培根和隆混合型、培根和赤巴混合型、隆和培根以及赤巴三者汇集型.老年人隆的成分大,青壮年赤巴成分大,儿童培根成分大.而人体内的三因素会随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应的调整.藏医养生保健提倡顺应环境变化,调整饮食起居,与六时相和.环境主要指季节,季节分孟冬、季冬、孟春、季春、暑季、秋季.
孟冬时要加强营养,加强蛋白质摄入,足量的吃具有甘、酸、咸三味的饮食,喝肉汤,防寒保暖; 季冬更加注重饮食的调理,适当服用苦、辛、涩三下味,如陈青稞炒面、牛羊肉、多喝水; 暑季,体力消耗过大,要服用甜味食物,多吃轻、油、凉性效能强的食物,禁食咸、辛、酸的食物,减少活动,防暑降温;夏季气候潮湿要服用甘、酸、咸三上味的轻、温、油性的食物,气候干燥时,服用干、苦、涩三味的食物.总之在冬夏季节里,起居要温暖; 春季要吃粗性食物; 暑季和秋季住处要凉爽.冬夏要进食甘、酸、咸三上味的食物; 春季里则须吃苦、辛、涩三下味的食物,秋季要吃甘、苦、涩味的食物.
2 生活规律,劳逸适度按自己的规律生活,远离危险场合,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防止免疫力下降,生活要有规律,在身、语、意三方面不要过度疲劳困苦.
3 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本性,人都具备一些生理本性,顺应人的生理本性,因势利导,可以延年益寿,反之违背或抑制这些本性,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如口渴要喝水,饥饿要进食等,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生理问题,就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但应注意饮食方面切忌暴饮暴食.凡事不可过.
4 修心养性藏医的健康长寿秘诀---修心养性.藏医特别强调,养神、养德、养性、养心,十分注重调整人的精神心理,认为修心养身是健康的保证,人应该保持心态平和,情绪平稳,要调节情绪,修养德性,是保护身体防病和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养生先养德,是藏医也是佛家的养生根本,在藏族的《佛说养生经》中的精神卫生中,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语意、行为、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要修炼好自己的道德,诚挚友好的与人相处,做事心地要坦荡,要多为他人考虑,要勤于思考,保持思维的敏捷,要尊老,尊重他人,要乐善好施,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还要教导他人在身、语、意方面放弃十不善.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从某种意义上讲,养心比养生更加重要,精神调养术是藏医古代养生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受古代藏医学家和人们的重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可以使生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从而使人体健康收到影响,诱发疾病的产生.所以,从更深一层理解,心理养生要比心理养生更为重要.
藏医保健养生理论是藏民族千百年来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顽强的搏斗,在藏传佛教与藏医药学的传播和形成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深邃的渊源和实践意义,藏医保健养生理论崇拜健康与文明,追求传播藏医药学即是传播健康,无疾则健康,传播藏传佛教就是传播善良的理念,无恶则善良,它的实践是人类征服自然,提高身体素质,抵抗疾病侵袭,创造美好生活的宝贵资源.
[1]宇妥·元丹贡布. 四部医典 [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