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聋校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教学
摘要: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聋生应用语文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生活处处是课堂关键词:聋校 语文课堂
生活化教学
体验
生活化的情景
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聋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真正的陶冶情操。在这样的课堂教学里,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充分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有意安排,合理引导。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知识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聋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同学、老师、家长、朋友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例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中,我首先让同学们走上街头,走进图书馆、书店,……然后让大家把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筛选并归类整理。同学们有的开办了错别字门诊,还有的搜集了公益广告。启发学生用慧眼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广阔。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聋校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二、将生活引入教学,让聋生在生活中学习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他们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秋天的怀念》是一篇课外阅读材料,我们拓展课程资源,把她看作生活在课堂上的演绎。文章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不惜一切照顾自己残疾的孩子,母亲用自己的坚强和爱给予孩子生活的勇气,让孩子走出了心灵的阴影。母亲去世后,孩子勇敢的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这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的力量,要认识这位母亲的形象,当然要想一想生活中的母亲们,文章中的母亲的形象和我们生活中的母亲是一样的,同样的爱,同样的深情。同学们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学习、讨论、品位赏析,明白了生活中面对不幸和挫折时应有的态度和勇气。明白了母亲所给予孩子的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每个孩子从内心里更感激和爱自己的母亲。学生的阅读感受虽然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很真切,这是课堂上的收获,更是生活中的启迪。
三、营造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作为教育工作者,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聋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考虑到聋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引导聋生积极发言。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昧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修养。
四、抓住契机。及时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
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基础学科,语文在塑造聋生健全人格和培养良好品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做一件事:学做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做个人”,从聋生的人格发展来说,“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课内外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聋生由于自身缺陷,有些学生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接纳自己,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懂得自己只不过语言表达方式与正常人不同而已,思想、能力等方面并不比别人差。要多关心、帮助别人,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真心的帮助我们,所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在这方面,聋生最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和耐心的引导。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聋校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生活的情境,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培养学生聋生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