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的灵动之源
摘要:“生活”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以及“丰富教学预设和生成性资源”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灵动的化学课堂,生活为化学课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无限的资源。关键词:生活;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学习效率;预设和生成性资源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5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生活处处是课堂25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活教育理论同样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理论、概念,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的。同时,化学也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生活处处是化学。这就给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素材,也为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不可代替的资源。一堂课,好比一池水,虽然表面波澜不惊,内部却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投一粒石子,就会激起层层涟漪;洒一缕阳光,就会折射出一个美丽的世界。如果教师能机智灵活地驾驭课堂,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教学素材[1],将化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使平淡的教学过
程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和活力,使课堂的学习主体真正体会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用之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我自身的体会,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勉。一、“生活”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源头活水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注意留心身边的一些生活现象,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去解释、去理解这些想象,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久而久之,我相信不仅教师的教学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也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案例一:在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类比“鸳鸯戏水”的典故,将本来“恩爱”的原子拆开是需要能量的,使不稳定的原子结合成稳定的分子是会放出能量的,这样不仅轻易的传授了知识,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提高了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又如:在解释一些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类型时,有些同学往往会出现记反的情况,例如:我们讲,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偏偏有些同学就记不清,鉴于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往往会举一些例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用斧头劈木材,要把木材劈开是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能分开的;石灰厂淋石灰的现象,相信大多数同学都见过,并且都身有体会,淋石灰的过程中,只要水淋上去,我们会看到在固体上方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走近的话我们会感到热气逼人,甚至很烫的感觉,是什么原因导致淋石灰的过程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很自然学生就会想到这个反应是一个剧烈的放热反应,教师可以将这个反应写在黑板上,进一步强调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我们生活中,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灵活自如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去,长此以往,我相信不仅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深了,而且也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处处留心,可以作为我们化学教学的素材是数不胜数的。二、“生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源头活水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有些时候,他们不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是什么,教师就可以抓住这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案例二:在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一章第三节“蛋白质的性质”的教学过程中,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是两个不同的性质,影响因素也不同,我在解释“蛋白质的变性”的影响因素时,经常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相关的
例子,如核电站和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要穿防护服?农药波尔多液的杀虫原理是什么?经常晒被子的原因是什么?生物标本怎么保存?深秋时节,林业工人会在树木下面刷一层白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刷这种物质?……将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现象与我们所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不仅普及了生活常识,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因为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现象,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讨论的气氛很浓,并且每个人都在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他们所知道的生活现象,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生活是一个大讲台,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千变万化;生活是一个大熔炉,大浪淘沙,是金子最终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三、“生活”是丰富教学预设与生成性资源的源头活水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而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往往是我们无法预见的,这就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无穷的魅力和神秘的面纱。我们可以预设课堂的进行过程,但其中的不确定性是无法预见的,这就给课堂的生成性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课堂应该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的资源从何处来呢?我认为,生活是使化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头,也是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资源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化学就失去了它所存在
的意义;化学就是一门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的学科,生活可以给我们的化学课堂提供无穷的预设和生成性的资源。案例三:在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教学过程中,“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经常会类比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用“乒乓球”、“硬币”等来类比微观的粒子,用“打”来类比“摩尔”的含义,尽量使学生轻松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前的这种预设进行教学时,往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发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教学技巧,如可以请理解了的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解释给还没理解的同学听,毕竟学生之间的思维是相似的,就跟小宝宝之间交流一样,大人有时不一定听懂宝宝在讲什么,但宝宝之间可以很顺利地交流,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自然的这种神奇之处。由此及彼,教师也同样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相互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又如:在选修1第三章第四节《三大合成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尽管课前我们教师可能做了大量的准备,但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临时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讲到“合成纤维”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穿的五彩缤纷的衣服的成分标签,有什么纤维构成;讲到“塑料”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喝的饮料瓶的成分,跟课本上所给的塑料的成分相比,来了解各塑料制品的组成等等。生活
是美好的,生活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活就会焕发无穷的魅力;反过来,生活也会成为我们化学课堂教学不断丰富的源头活水,成为学生文思泉涌的灵动之源,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参考文献[1 辛梅.探寻化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