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01期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美术概念如构图、调适当变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学生会觉得美术知识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同时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呢?
问题情境创设应该是真实的,其中蕴涵美术学科知识,对学生思维体现一种价值导向,还要具备相当的“吸引力”,以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的动力效用。结合四个方面要求,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1. 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美术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有美术。从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利用学生的
生活经验,将美术学科与学生生活两相融通,寻最佳结合点,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幅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一次亲身经历的事件、一个生动有趣的社会现象,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审美情感,感受美术知识学习的意义,增强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 运用校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去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项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模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由于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光是在校园中度过的,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展示栏、各班的黑板报等场所,开设各种校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3. 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由于活动区域的局限性,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相对贫乏,教师有时需要在教学时搭建教材文本与学生生活沟通的桥梁,让二者取得一种联系,才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于一体,能够对真实情景进行再现和模拟,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得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丰富的资源展示和多角度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深入理解,吸引学生去认识、去探索,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美术的能力。 生活处处是课堂
案例:在上《中国古代青铜器》欣赏课时,我运用网络查相关资料并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走进“青铜博物馆”》课件,它集图、文、音、像于一体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器官,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弥补了教材内容上的严重不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巨大魅力。可以说整个课业下来,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们在强烈的求知欲中经受了古代传统艺术的洗礼,从中体会到青铜艺术的魅力。这些效果是光靠老师口授和图片展示而望尘莫及的。
4. 开展多维互动的交流
多维互动是生活中美术教学的基本活动手段。目前,美术教育外部环境条件的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美术教师如果因此而放弃对美术课程的开发,放弃对教学手段的改进,只能
让学生感到对美术课的厌倦。作为一名教师要重新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让其外环境有大的改善,但我们可以从我们自身做起,积极利用我们周围的一切资源为教学服务,以弥补外在条件的不足。
长久以来,在美术教学中,仿佛很注意学生的实践,对学生知识的运用,教师讲的并不多,往往一节课前面10到20分钟教师讲,剩下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来画。这种近乎机械的模式,造成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听自己的,课堂是师生之间单向、单动的教学关系,造成教与学的分离。为克服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教学中应积极通过多维互动创设问题情境,建构和谐发展的课堂生活。
多维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手段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发展是由师生双方和谐互动的教学活动决定的。学生的发展不仅受师生单个主体的影响,还受到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学生构成的“集体性体”的影响;不仅受到教学主体的影响,也受教育客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手段的影响。教学中活动的主体是不断变化的,课堂应是师生多维互动和谐发展的课堂。美术课如果寓教于相互交流互动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开展体验性学习,进行开放式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向生活问题的美术教育将美术知识蕴含在生活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场所,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价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都得到提高。正如学生所说:“以前我认为只有当画家才用学美术,没想到美术的用途这么大,今后我会好好学习它,来美化我的生活。”“我喜欢这种生活美术学习,他让我感到有趣、有效、有用。”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必须学会解决问题,必须从切身的体验中获得。本研究所探讨的策略以及所形成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遍实用性,值得推广。不过教育活动,是一种人类复杂的、高层次的创造活动,任何教学策略、模式都不可能无条件地适应一切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进行变通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与知识。作为跨世纪的教师,转变观念,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较高的自学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造就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