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课程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的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①挖掘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充实教材内容;②针对实际,对教材内容作弹性处理;③化静为动,让教材内容更有活力。
【关键词】新课标、生活化、弹性处理、化静为动。
教学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所用的教材有的内容与我们当地的实际不符,让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上,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教材内容虽安排一课时,我们却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尝试?对有的教材内容稍作适当的处理,学生会学得更有滋味。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的意识十分淡薄。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以往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是狭义的,
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理解是广义的,它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的处理,灵活地驾驭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去使用教材呢?
1、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
《数学课程》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也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⑴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新课。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小学生总是对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更感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北师范大版数学第一册《比较轻重》这一课时,我变教材中小熊与小猴玩跷跷板的场景为我班同学间玩跷跷板的纪实录像,同学们表现得特别兴奋。当看到瘦小的学生周文怎么也压不起高大的杨帆时,大家的兴趣更浓,甚至大笑起来。这时,我引出课题,大家兴趣盎然,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生活处处是课堂
⑵运用生活实践,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严谨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从而形成“数学难教、难学”的观念。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知识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在实际运用中把数学变成生活中的数学,那么,一些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就会不攻自破。
如在教学《左右》这一课时,对于“左右的相对性”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上下楼梯的实践:让学生都举起右手,一组上楼梯,一组下楼梯。这样他们通过实践不难发现,当两个人面对面时,左右是相反的。
⑶设计生活化活动,巩固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有的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得很好,
却不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生的应用意识很淡薄。教学中如能抓住教材特点,设计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化的活动,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意识。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性,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2、针对实际,对教材内容作弹性处理。
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把握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教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一定要教师按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教学。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推敲,挖掘教材知识内在的联系,对教材的组织,呈现方式进行灵活的调整,并构建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即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实际,灵活地驾驭教材。
⑴调整教材内容。
由于教材具有对于广大学生、教师的普遍适用性,所以其内容不一定非常适合每个地方的生活现实。如果教材的内容与我们当地的实际不符时,教师就可根据实际进行弹性处理,把它
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如北师范版的数学第一册中“位置与顺序”这一节教材,在练一练中出现的是大城市中的公车行驶的路径情况,对我们当地的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是非常陌生的。于是我换成让学生观察自己从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公车站,再到课堂上说一说。这样的调整,学生学起来感到熟悉而亲切,同样,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⑵调整教学进度。
学生的认识水平也是我们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的依据之一。当学生的认识水平高于或低于教材内容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的变通。如果教材提供的内容学生很容易接受,教材可适当简化。而教材内容学生较难理解掌握,教师也可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但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充分地了解学生。
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入学前家长喜欢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计算,而“比较”却很少问津。在教学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较慢,于是我增加了一个课时,放慢了教学进度,让学生细嚼慢咽,逐步地掌握新知。
⑶调整教材顺序。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尽管现行的教材编写者遵循教材的编写原则,但仍难免有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不相吻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实际适当地调整,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3、化静为动,让教材内容更有活力。
⑴、静态知识过程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将不能发展,思维发展了能力也随着提高。虽然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向教师传递的只是一种信息,但这些信息只有通过教师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才能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
如:在《分类》的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地去讲解,只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出分类的标准,让他们感受到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且在学生实践后,让他们上讲台去演示,解说自己的分类情况。在这样的解说与争论后,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又如,在《认识物体》的教学中,我不想一一去讲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而准备了各种生活中的类似物品等,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摸一摸、玩一玩、看一看等一系列的活动大胆动手实践,经历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和比较等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并会识别他们。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