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琉璃简史(6):两宋琉璃——走下神坛
中国琉璃,有着比古陶瓷更加璀璨夺目的历史。从诞生到宋朝的几千年时间里,琉璃一直受到皇权和王侯将相等贵族的青睐,和美玉一样,被奉为神灵之物,代表纯洁和洁净,具有君子风范,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和象征。
大致从宋朝起,琉璃渐渐走入民间。后来也和陶瓷一样,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如今已经变得极其平凡而普通。
而玻璃制造,源于西域和欧洲,比中国早得多。海上和陆地丝绸之路的开启,玻璃制品和玻璃制作技术,随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进入中国,对中国古法琉璃,产生巨大冲击。
琉璃,其实就是玻璃的一种,只是工艺不同。在古代,由于认知有限,人们把琉璃和玻璃混为一谈······一部琉璃文化史,印衬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也展现对外开放的必要。
(六)
两宋琉璃——走下神坛
宋朝结束了战乱、统一了全国,并采取减赋税、促实业政策,使得人民得以养息,社会比较,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商品贸易十分繁荣,海外贸易活跃。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的文化空前繁荣,美学、宋词、书画、书法、娱乐、陶瓷、玉器、社会伦理、社会风尚都得到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诗词歌赋名人、艺术家辈出。之前我在《中国陶瓷文化略谈(九)》中也谈到过,陶瓷技术及陶瓷之美在宋代步入了一个巅峰时期。
宋代琉璃制品
随着宋朝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琉璃的地位已渐渐变得不那么显赫和高贵。琉璃制造技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工艺依然是古法压铸和吹塑并存,新法琉璃器和西域玻璃器的差距在缩小,琉璃制造业开始由皇室贵族垄断向社会转变,民间的琉璃作坊也已经发展起来,质量一般的器皿,已在社会中层、主流人中成为常见之物。不过做工更复杂、透明度更高、造型更精美的进口玻璃器,仍为权贵所青睐。
cuican北宋 琉璃鸟形物 1966年秋在河南省密县北宋塔基出土 河南新密文化馆藏
宋代琉璃的情况可以从同时期墓葬、寺庙地宫发掘出土器物中窥见。1966年在河南省密县(今新密市)老城法海寺旧址北宋塔基地宫中,出土了约50件珍贵的琉璃器,有葫芦瓶、细颈瓶、蛋型器、宝莲形器、壶型三足鼎、鸟形物等,这些琉璃器工艺相对复杂,制作均相当精致,从器型判断应为国产品,这直接反映出宋代琉璃制造的真实水平。其中一件琉璃鸟形物相当惹人注目,它用深绿透明琉璃制成,高6厘米,身体为圆球状,球下平切,体内中空,球体应是用无模吹制法制成,体外腹中部饰有一道凸起弦纹,在腹部两侧由凸弦上生出双翅,翅为棒状,向上弯曲至鸟首与腹部交接处,两翅上各套有一个大圆环,似能响动,尾部短小。除球形鸟体用无模吹制法外,其余部分均以拉条捏塑然后与球体热熔而成,鸟冠、鸟喙结合部留有明显的沟痕。该北宋塔建成于咸平二年(999年),这件稍有锈蚀的琉璃鸟形物反映当时宋朝的琉璃制造工艺已经相当复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