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唐诗解读——李白之《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
玉关:玉门关。玉关情,指对玉门关征人的思念之情。
良人:丈夫
解读:
《子夜吴歌·秋歌》所写的内容,便是征夫之妻在寒冷的秋夜,思念远在边塞戍边的丈夫。全诗通过长安女子们秋夜捣衣的生活场景传达出对在边关征战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因此这可以说是一首闺怨诗或者说边塞诗以闺怨诗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也是诗人该组诗中最为有名的一首。清人沈德潜曾在《说诗晬语》中认为此诗:“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
开头两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被王夫之誉之为“天壤间生成好句”。月光如水,笼罩着整个的长安城。捣衣声声,响彻在寂静的夜空。看似简约而随意的十个字渲染出了长安寥廓清冷的唯美画境。
子夜吴歌 秋歌李白有着很细腻的同理心,可以体察到陌生人的喜怒哀乐,他着眼于此起彼伏的捣衣声构,并想到了征夫之妻想要早点裁制好衣物寄给远在边关的丈夫,这样他们就可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一个“万户”开拓出清远的境界,也将全诗的思念之情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捣衣”即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这是古代妇女日常劳作的生活场景,此处指准备寒衣。根据唐代府兵制规定,应征战士需自备衣物,由家中做好寄往驻地地,而以练制衣,必先在
石砧上捣过之后才便于缝纫。北周诗人庾信曾有《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李白该诗疑似借鉴这首诗,自此之后,阵阵捣衣之声逐渐被抽象为一种思念、关切乃至期待的人文符号,和着同照两地寒月,连起了家乡与边关,也连着思妇与征夫两颗彼此牵挂的心。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应该也是对这首诗的借鉴,此处不议。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这一联是诗人即景而发的感慨,也是对情感和生活的体悟。秋风吹,凉气生,草木凋零,万物肃杀。可是一样东西是秋风吹不尽的,那就是思妇的玉关情节。其实玉门关在何处,离长安究竟有多远,也许思妇根本就不晓得,只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在那里,故而成了她们割不掉放不下的心结。不是秋风无情,只是自己用情太深。不怨秋风多情,只是自己相思太浓。黄叶枯败,雁南飞,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愈加浓厚,这一道雄关和一片此起彼伏捣衣声,化成了思妇们对边关丈夫全部的情感。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一联道出了无数空闺之人共同也是最关心的话题——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我的夫君不再远征啊。诗是以发问的形式便结束了,每个人都在问,却没有人能够给了明确的答案,因为战争是残酷的,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和较量,这些女子唯有祈愿自己的亲人能够早日平定胡虏,早日回家。
全诗没有写到爱情,却字字存着真情厚意,诚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寄栖忆远之情……”。曾有人认为这首诗前四句写得极好,明人蒋仲舒认为其是“最妙绝句”,以至清代田同之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这委实不太理解李
白,其实末两句实为全诗点晴之笔,代表了李白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描述了长安思妇们对征战现实的关注,也使得全诗超越了一家一户的局限,契合了普天下普通民众企盼着国泰民安的心声,也寄托了诗人天下苍生的情怀。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