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笔记
一、生字、词学习
课文中出现的会认、会写的这些词语,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另外,同学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定按照正确笔画,认真书写每一个字,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
1.课文中的10个会写生字和2个会认生字,要求学生认真抄写。文中有三个多音字,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盛”“鲜”“挑”这三组多音字,学生可自行查字典,便于加深印象。尤其是“挑”这一组,“挑”表示“挑选”“挑剔”等意思时,读一声,如挑选、挑刺;“用细长的东西拨”等意思时,读三声,如挑战、挑衅。
年级的的母亲32.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解释。
姿态:姿势、样儿。
迷人: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本文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完整: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
3.近、反义词。
近义词:姿态~姿势,欣赏~观赏,寻~寻觅,尤其~特别,盛开~开放
反义词:提前~推迟,盛开~凋谢,仔细~马虎
同学们针对“欣赏、观赏”这一组近义词,做一下详细的辨析。“欣赏、观赏”都有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趣味的意思。“欣赏”还可以指听觉的、味觉的、嗅觉的或精神方面的享受,对象不限于看得见的东西,“观赏”只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例如:他们正在(欣赏)民歌;我打算周末去公园(观赏)菊花。
4.AABB式词语拓展
指指点点,形形,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熙熙攘攘,洋洋洒洒,浩浩荡荡,断断续续
二、课前预习问题点
学生在学习生字词语部分之后,接下来就进行课前预习,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点,带着问题点再进行课文的学习。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2.难点: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学生能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3.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用彩笔标出描写桂花的用处的句子,并能联系生活,理解“香飘十里”这一词语的意思。
4.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桂花”和“雨”联系在一起的。
三、课文详解
同学们,学习本文时,我们先要了解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然后重点阅读描写“桂花香”“摇花乐”“桂花雨”的句段,在思考“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深刻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首先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桂花盛开的时节是中秋节前后。而第2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花平凡中的不平凡------香气迷人,这正是作者独爱桂花的原因。
2.第4自然段,这两句话中的“浸”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
这两句话中的“浸”字,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
3.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
母亲的这句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吃着用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使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规划,而是在用情感体味它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4.同学们,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这一段中的“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的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这一段传递
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入了作者的生命,成为作者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也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5.本文主题。
这篇课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