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年代里的爱情与欲望
李安拍《?戒》最让人折服的是把张爱玲花了30年时间写成的,只有28页的短篇小说,拍成了一部国人皆知的大片。
要将成功的小说改编拍成电影,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把张爱玲的小说转化成为影像,更是难上加难。从许鞍华的《倾城之恋》到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我们一次次看到大导演的影像在张爱玲的文字前缴械投降。张爱玲的文字之所以难转化成影像,是因为她在勾勒人物、场景描写的白描过程中,冷不丁加入些冷嘲热讽的点评,而这些点评又是用镜头语言难以表达的意会境界。然而李安擅长镜头的细致与流畅、表现手法的节制与含蓄,与张爱玲黑白不明的暧昧价值观高度统一,使影片充满了影像叙事的爆发力。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题材尽有不同,气氛总是相似。它的主要人物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处处都为情欲所主宰,所以他或她的行动没有不是出于疯狂的变态心理,似乎他们的生存只是为着情欲的。她的成名作《倾城之恋》和《金锁记》是这样,她的《?戒》更是如此。没读过张爱玲小说的人,对《?戒》的结尾颇为不解,因为在倡导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以及英雄主义泛滥的主流题材里,《?戒》的结局让人匪夷所思。但是,熟知张氏作品的人知道“我手写我心”,她是个珍惜人性过于世情的人,所以她始终是世情的叛逆者,然而在另一方面又是情欲的奴
隶。
看过原著的人都觉得《?戒》是部“不大好看”的小说,主要是因为与张爱玲本身的距离太近,在那个乱世的年代里,她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让她自己都不清楚怎样表达内心的疾苦和对于爱情的哀愁。“胡兰成是一个最为国人不齿的政治流氓,早有定评。若说他是一个品行不端的情感流氓亦毫不过分。胡兰成在日本撰就的《今生今世》,表面上文辞平实清美,颇见才气与文字功底。可惜文不如其人,于事实多有造作,多有粉饰自己汉奸的嘴脸。”他与爱玲的今生今世,无疑对爱玲来说是深藏在心中永远的痛。“庆幸的是爱玲虽然曾有过一个汉奸的丈夫,但她自己却独守着清白。她的政治态度虽不是积极明朗的,但她实际上严守着一条中国人的底线,而且也很快从感情的旋涡中理智清醒过来。”
在小说《?戒》中,张爱玲所表达的政治倾向是模糊的,从始至终费人揣摩,而李安不愧是国际知名的大导演,他大胆地运用镜头语言与人物本身的张力来呈现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他不仅拍出了张爱玲写出的部分,更拍出了张没有写出、刻意隐藏的部分。他在影片中意味深刻的那三场床戏的运用,让这部影片充满了影像叙事的魅力。原本张爱玲在小说只写了“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还有通篇小说中最“下作”的一句话也只不过是“征服一个男人通过他的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就这样的含而
不露的两句话,结果被李安以极致的手法演绎出来了,让“”与“戒”在三场性爱里做了最尖锐深刻的碰撞,同时也把戏剧的张力拉扯到断裂边缘。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两类,生的本能就是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与生的本能对应的就是死的本能。生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注重来自肌体内部的刺激,死的本能遵循超快乐原则,注重来自肌体外部的刺激。②死亡与性两种趋力不断互相拉扯,而性爱是唯一可以对抗死亡这一巨大恐惧的东西,这在《?戒》中展现无遗。两个人都是没有明天的亡命之徒,一个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在背叛国家和民族,也清楚地看到战事和预知自己大祸将至的汉奸;一个是被动成为女特工,把命提在手上的,已经一无所有的女大学生。性爱成了他们在绝望中惟一的救赎。至此,让人联想到女作家苏青在作品《蛾》中写到道:“男女间根本没有爱,欲望像火,人便是扑火的蛾,为了追求热烈,假如葬身在火焰中,是死得悲壮痛快的……”
有报道说,影片第一场床戏惊心动魄的场面是由梁朝伟创造的。李安本来设计有床戏的场景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呈现方式,他就问梁朝伟:“你准备怎么弄她?”梁朝伟竟突然抓住汤唯的头发往墙上撞,并表示他联想到三年前在浅水湾吃饭时的清纯模样就火大。李安就延续着梁朝伟的内心戏,逐渐设计出捆绑、抽打、强暴等床戏,用来凸显汉奸丑恶的嘴脸和男人内心性欲的宣泄。在其后的两场床戏里,两人身体极尽缠绕之能事,在情欲高涨的
同时,也带来了灵魂的交换,既暴力又脆弱,在身体接合的同时也钻进了彼此的心,末了像婴儿般卷曲相依,显示了他们内心的脆弱与无助。床外的世界是狼犬、是鹰爪、是上海阴雨绵绵的天气,而床上两人交欢之后的表情竟是绝望……情势至此,对于一个业余玩票的女特工王佳芝来说,她不知道明天和未
来在哪里,更分不清什么是“大我”、什么是“小我”了,因为“小我”的牺牲从来就是不“小”的,而“大我”更是在时代的洪流中显得非常虚幻。
李安为了电影能够更好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力求剧情更加精彩以及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增添了原著里没有的在日本茶馆那一段,拍得虽然直白,但很精彩。它流露出导演对两个主角的同情与悲悯――王佳芝说:“你约我到这里,是要我做你的?”易先生回答:“我约你到这里,是告诉你我比你更知道怎么当个。”易知道自己是日本人的“”,也预知了自己走狗的下场和来日大难。王佳芝为他唱的一曲《天涯歌女》,让易的心防彻底土崩瓦解,在王佳芝面前展现了脆弱,同时也让观众内心折服。随着这靡靡之音和暧昧气氛的弥散,观众的情绪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同时也把两个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至今回味起来,仍然意犹未尽,余音萦绕。
在小说的结局里,张爱玲选择让易先生回到了老婆身边,冷静地回想着他与王佳芝的关系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甚至还洋洋得意地觉得“她这才生是他
的人,死是他的鬼”。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恨。李安则选择让易先生处决了一大学生,最后的场面,让人感到不是慷慨赴义的悲壮而是荒谬的悲凉。最后一幕停在易先生一个人处于黑暗中,坐在王佳芝的床上,对照着房外太太们的欢声笑语,这是李安对易先生“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的悲悯”。
在乱世的年代里,爱情是奢侈品,同样也是易碎的花瓶。“易守,情难防”,说不清,道不明。谈情说
爱过后,最后留下的只是绝望,还有在绝望中弥漫的无奈与哀叹……
情乱夜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