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家最多的一次盛会。
B.读《望岳》一诗,只有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每当看到学生获得进步时,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愉快与满足。
D.为了防止交通不陷入混乱,在重大节日期间,一些大城市会出动武警来维持交通秩序。
2.(2分)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B.小说中“筑路”一章,表现了保尔和战友们为保卫年轻的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显现出英雄本。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相当出,在“生命的意义”一章里,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
D.小说中保尔的妻子冬妮娅,在保尔的帮助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照顾病情不断恶化的保尔,并帮助保尔完成文学创作。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对来宾要热情接待,千万不能怠慢。
B.他为人处事十分洒脱,即使在生人面前也从不拘束。
C.她看过配料单后,自行换了一些配料如法炮制出这道菜。
D.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副其实,让人叹为观止。
4.(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恨(zèng) 趿拉(tā) 自诩(xǔ) 气势磅礴(pāng)
B.尺牍(dú) 朱熹(xī) 鬈曲(juǎn) 门框(kuāng)
C.审视(shěn) 载客(zǎi) 挨打(āi) 崭露头角(lòu)
D.玄虚(xuán) 嫉妒(jí) 热忱(chén) 冠冕堂皇(guān)
5.(2分)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过这间温暖的书店,抚慰着行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灵魂。(“灵魂”改为“心灵”)
B.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737MAX坠毁,机上157人几乎全部遇难。(去掉“几乎”)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馆建筑突出了中国民族特的牌坊式。(“牌坊式”后加“特点”)
D.就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向全体法国人民诚挚的慰问。(“诚挚”的前面加“表示”)
6.(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礼记》相传由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纂,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C.《回延安》这首诗是用塞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彩的词语,展示出了浓郁的塞北风情。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了诗人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7.(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继续描写,也可以事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8.(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B.壶口瀑布以“中国第一瀑”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C.听到那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D.一滴水,洁白的云,美丽的丽江古城,眼前的一切惟妙惟肖。
9、(4分)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家书,既是亲人间进行交流的情感载体,也是一种重要的家教形式。②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求知体会传授给子孙。③后人从中吸收成长的养料。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教导为人之道,傅雷在《傅雷家书》中_____________。⑤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⑥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⑦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家书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⑧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写作并传递家书。
(1)第③句中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第④句中面线短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不得抄袭文中词语)
(3)文中⑤⑥⑦⑧四句话顺序杂乱,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序号即可)
10、填空。(8分)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题西溪无相院,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虽有嘉肴》)
(6)__________,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贺敬之《回延安》)
二、阅读理解。(42分)
11、(1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辩证看压力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遇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到阴影、从逆境中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1.作者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外界压力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的这一观点?
2.阅读文段⑤,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什么观点?
3.读完全文,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正确面对压力?(用原文回答)
12、(16分)阅读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完成小题。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里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