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人物综述和作品分析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一.辛弃疾,字幼安,号稼秆。
二.创作主张:
(一)弘扬苏轼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表现自我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把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
(二)尚雄豪壮大之美,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其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一.崇拜英雄,抒写英雄精神个性。
(一)唐五代以来词三种抒情主人公:唐五代红粉佳人、北宋时失意文士、南渡初苦闷志士。辛弃疾拓展出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二)平生以英雄自许,渴望成就英雄伟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苏向往“雄姿英发”的“周郎”,但更多透出伤感。
(三)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感强烈而执着:“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
(四)英雄的心态:
1.豪情激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长期的压抑苦闷,使他怒气腾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
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和人韵》)激烈难平的幽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成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
二.“要写行藏入笑林”,注重从人物行为活动中展现抒情人物的心态情感和个性现象,塑造了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且具变异性、阶段性特征的英雄形象。
(一)少年: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槊的英雄,气势豪迈,虎啸风生:“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念奴娇》)。
(二)中年:经历人世的危机、宦海浮沉的失路英雄,只能弹铗悲歌:“腰间剑,聊弹铗。”(《满江红》)“和泪看旌旗”(《定风波》)、“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
(三)退隐后:醉翁村叟;暮年“头白齿牙缺”(《水调歌头》)、“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鹧鸪天》),仍执着于功名业,但已失去狂傲乐观,常陷入失望中:“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蓦山溪》)。
三.对词的心灵世界的拓展。
(一)辛弃疾继承并弘扬南渡词人关心民族社会的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二)用英雄特有的理性精神反思民族悲剧根源,并有深刻认识,比南渡词人有更深刻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1.谴责朝廷的苟且偷生:“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龙吟
•为韩南涧尚书寿》)
2.痛愤英雄豪杰被压抑摧残:“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贺新郎》
3.直讽光宗迫使自己投闲退隐:“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小重山•与客泛西湖》)
4.抨击排挤妒忌自己的奸小人,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四.拓展词境的另一层面:表现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
1.朱敦儒晚年词作中中的田园只是是隐士眼中的生活世界。
2.辛弃疾对江西上饶、铅山的农村、村民和山水景致作多角度素描,如《清平乐》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体现出平等博大的胸怀和多元的艺术视野。在唐宋词史上,唯有辛展现过如此丰富多彩的乡村图景和平凡质朴的乡村人物。
辛词的艺术成就
一.意象的转换。
(一)唐五代词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开始创造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南渡词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始涉战争和军事活动意象:“千骑弓刀”、“倚天万里须长剑”、“嵯峨剑戟”、“却笑将军三羽箭”、“边头猛将干戈”、“红旗铁马响春冰”和“斩将更搴旗”等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词史罕见的军事景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二)辛弃疾以其特有眼光观物,任何普通的景物都能幻化成军
事意象:“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沁园春》)。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独具的特。
(二)密集的军事意象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体现辛词男子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二.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一)表现手法的更新:在苏轼“以诗为词”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辞赋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如《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用辞赋结构方式,“全与李太白《拟恨赋》手段相似”(宋陈模《怀古录》);《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仿汉赋《解嘲》、《答客难》宾主问答体,让人与酒杯对话;
(二)词中议论纵横奔放,蕴含着人生哲理和幽默感。如用《天问》体写《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连用七问句探询月中奥秘,奇特浪漫,理趣盎然。
(三)前人以文入词,多从前代诗赋中汲取语汇;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
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且空前丰富了词的语汇:如《贺新郎》(甚矣吾衰张)并不违反词的格律规范,仍协律可歌。
三.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
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的词风最具代表性。(一)写豪气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渗透英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嘻笑怒骂,亦庄亦谐,俱臻妙境。神宗、哲宗(1068-1110)朝,盛行滑稽谐谑词,但都滑稽调笑,少严肃深意;稼轩用谐谑词宣泄人生苦闷和对社会丑行的不满,使之具严肃主题和深刻思想内蕴。如《卜算子》(千古李将军)《千年调》(厄酒向人时)圆滑而不失庄重,严峻而不乏幽默,辛词一大特。
四.地位和影响。
(一)两宋词史上,辛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最高: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语言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空前绝后。
(二)独创“稼轩体”,确立豪放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韩元吉、袁去华、刘仙伦、戴复古等,
辛弃疾的词集或传其衣钵,或与其词风相近,都属豪放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