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爱情悲歌
中国古代的文人爱情诗绝大多数都是哀怨感伤的悲情诗。将美满爱情形诸诗歌的,民歌中多见,诗人之作则少。聊举两例,一为民歌,一为宋词: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1。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2。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3。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皆臧4。
1 溥,盛多。此二句,兴也。仲春时分,青草刚生,露水滋润,长得很茂盛。
2 清扬,眉清目秀,婉然而美。
3瀼瀼,盛多的样子。
4 臧,善。陈子展解释末句:“和你在一起欢乐。”
关于这首《野有蔓草》,后世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将它视为淫诗。其实把它看作男女相悦的爱情诗更为妥当。诗歌流露的是年轻人到了意中美人时难以抑制的喜悦情怀。
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1,龙纹玉掌梳2。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3?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4。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5?
1 凤髻,发髻梳成凤尾的形状。金泥带,饰以金泥的带子,用来扎发髻。
2 “龙纹”句,玉梳子像手掌的形状,刻有龙纹。
3 “爱道”句,见下面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
4 等闲,随便。
5 怎生,怎么。
这首小令,纯以白描手法描画新婚中的年轻男女娇媚亲昵的情态。词人善于简笔勾勒人物神态,特别是两问句,多情而娇羞的美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古代爱情诗词,大多数是悲怨的,可能正是韩愈所谓“和平之音淡薄,而
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原因。具体来说,古代爱
情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闺思、弃妇和悼亡。这三类的共同点是:
爱而不能,是“怨情”。
一、闺思类爱情诗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国风》中有不少爱情诗篇,表达远古人们纯朴真挚的爱情。因为战争徭役等等原因,导致有情人的分离,
外有旷夫,内有怨女。于是失落爱情的男女歌唱他们的爱情,是很自然的事。《诗经》中很难到后世的咿咿呀呀、自怨自艾、哀婉孤矜的闺怨诗,《诗经》中的爱情诗,敢爱敢恨,表达情感大胆而浓烈。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2。
辛弃疾的词集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3。
1 葛,用来做粗布衣服的葛草。
2 萧,用来祭祀的草。
3 艾,艾草,可以熏炙治病。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迫切的相思,到底是谁思念谁?后人解释各有不同,既可
以理解为朋友之间的相互倾慕,也可以理解为男女炽热的爱情思念。若解释为
爱情诗,据“采葛”等语,或许是妇人思夫吧。
闺思类诗歌,在文人笔下趋于“雅化”,情感表现得幽隐绵长,很少像民歌那样的宣泄直露。另外,这些作家多数是男性,男性诗人往往是以自己的想象
的女人就失去了一切。如果用现代的女权主义观点看问题的话,这些闺思类的
诗歌也算得上是“性别政治”,是男性诗人运用手中的话语权去支配女性的生活,塑造女性的标准形象,用自己的臆想去淹没女性的真实意识。当然,诗人也并
非凭空虚构,古代女性的生活和命运,的确是严重地束缚于男人的,没有独立
的人生,当然也没有独立的意识和表达独立意识的文学。
同声歌
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1。
思为苑蒻席2,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3。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1 蒸,冬祭。尝,秋祭。
2 苑蒻,蒲草,可以制作凉席。
3 “鞮芬”句,以异国之香熏鞋履。鞮,革履。狄香,外国之香。
张衡这首《同声歌》,以新婚女子的口吻,摹写刚刚结婚时的紧张不安、女子细致侍奉丈夫的心愿和情爱之乐。其中“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几句,与其说是抒写新婚女子的痴情,不如说是叙写男性对女性忠贞无二的奉献精神的期待。
古人把失去丈夫称为“失天”,好像失去爱情,就天崩地塌了。曹丕的
《燕歌行》中的闺阁怨妇,就是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唠叨不停。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2,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可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授琴鸣弦发清商3,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4?
1“草木”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揺落而变衰。”
2 慊慊,心中有遗恨,有不满。
3 清商,秋声,音调悲怨。
4,“尔独”句,《文选》五臣张铣曰:“牵牛、织女二星,各隔天河相望。妇人自恨与夫离絶,故问此星,何辜复如此矣?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名篇。全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闺阁思妇。诗歌一韵到底,押平声江阳韵,清爽绵长,婉转流畅。好像是一个寡居的女人在秋夜中哀婉低唱。首四句,写景以起兴,时已深秋,草木衰落,鸦雀南飞,为什么自己的丈夫还客游在外不归呢?“慊慊”句是揣摩丈夫的心情,他在外也一定思念家乡吧。接下来一句,好像是对面的质问。不过是妇人自言自语,在心中和丈夫对
话而已。“贱妾”五句写自己的孤独和思念,惟有弹琴吟歌以排解。但如此清夜,此情惟己可知,故而“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鉴帷幕,夜已更深,徘徊中庭,清凉如水,此时惟天上牛郎织女可体会我的孤独心情。不禁发问:你们到底是
为什么被阻隔而不能相会呢?是以牛女自况,思绪含蓄无穷。
闺怨主题的诗歌,在中唐时期旁生了另一主题的诗歌,即“宫怨”诗。闺
怨诗的主人公一般是役夫商人游子之妻。宫怨诗的主人公,则是宫中失宠的宫女。当然,宫怨诗的作者并非是真正的宫女,而多是普通的文士。可能是幽闭
失宠的宫女普遍性地存在,且成为了社会的问题,才会不断地进入文士笔下,
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许多诗人在仕途上失意,与失宠的宫女有“同是天涯沦
落人”之感,自然也容易借“宫怨”以寄己情。“宫怨”本身就是“穷苦之言易好”的表现领域,唐诗主情,钟爱于此,也是自然的。宫怨诗之祖,应该推汉
代班婕妤的《怨诗》。汉成帝时,赵飞燕姊妹宠盛,班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太后长信宫,咏团扇以自悼。中唐宫怨诗,元稹《行宫》最享盛名。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自注:“天宝五载(746年)以后,杨贵妃专宠,后
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者,辄置别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特写一位于玄宗末岁初选入宫的女人,入时十六今六十,时移世改,然依然是“天宝末
年时世妆”。元稹此诗则将无数宫女的悲惨和不幸凝聚在二十字之中,真是力有千钧。宫花虽红,然是“寂寞红”,就像这些宫女一样,白白地耗费自己的青春。后二句,时间已经过去四五十年,这些宫女依然说着玄宗朝的故事,她们永远
生活在过去之中,永远是“闲”人,她们的青春就是在对过去的追悔、回忆中
流逝完了。构思别致,语意巧妙,洪迈《容斋随笔》赞此诗:“语少意足,有
无穷之味。”(卷二)
中唐王建有《宫词》百首,抒写怨情,调古而意深,隐约含蓄。
宫词
王建
树斗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桃花残红飘落,隐喻宫女青春年华的黯淡逝去。在常人,一般会怜惜落花;自
桃花来看,是因为“贪恋”结果实,故而残红会早早落下,原不须怨怪春风。
然而宫女呢?对于皇帝宠幸的宫女来说,保障自己宠幸不衰最有效手段,就是“贪结子”,然而可能就是因为“贪结子”而遭遇嫉恨、排挤甚至迫害打击。此诗的宫女的命运如何呢?诗人没有说,读者可以自己去想象补充。“自是桃花贪结子”,就是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谓以复意为工的“隐”,有“文外之
重旨”。翁方纲《石洲诗话》说:“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
宋诗主理而不主情,闺怨主题的诗篇大为减少,“闺怨”转向词,成为宋词的重要主题。我们在后面再谈。这里谈谈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周密《齐东
野语》卷一记载: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绍兴乙亥岁也(按,陈鹄《耆旧续闻》卷十谓“辛未三月题”)。
绍兴乙亥为为1155年,时陆游31岁。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1,满城春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
离索2。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蛟绡透3。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4。莫,莫,莫!
1 黄縢酒,《耆旧续闻》作“黄封酒”。宫廷中的一种酒,以黄帕封之,故名。
2 离索,离散,分居。
3 浥,沾湿。鲛绡,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刘渊林注: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
4 锦书难托:书信难寄。因为唐琬已改适他人,故不宜寄书信。
词的情调十分的悲怆,发自肺腑,是真情而不能成眷属的痴心人的眼泪。宫墙柳,隐喻唐琬。女性的柔弱,如柳之纷披;容颜易老,也如蒲柳之易黄落;女
性的命运,也如柳之“者人折去那人攀”。东风恶,流露出对其母亲鸳鸯的不满。东风摧残桃花,唐琬也是“人空瘦”,在忧思中憔悴。上下片末尾三字,顿挫有力,好像有无限悲怨、无限伤感,又无法畅快表达,只能如此感慨,以
示悔恨。
据陈鹄《耆旧续闻》卷十记载:“其妇见而和之云‘世情薄,人情恶’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