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郭沫若)这一章讲授4课时,主要内容为1、郭沫若的创作道路;
2、《女神》
一、关于郭沫若生平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11日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时启用的笔名,取自于他家乡的两条大河:"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
郭沫若生于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幼年时就从母亲那里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比较广泛的涉猎。读小学时的"撕榜风波",少年时代因重症伤寒而留下的"两耳重听"的后遗症,以及家庭为他主持的"包办婚姻",都对郭沫若的性格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戊戌维新时期,他接触到了"新学",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而"富国强兵"的思想则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1913年年底,郭沫若(21岁)赴日留学。与鲁迅一样,他到日本也是学的医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同样希望将来能对国家社会有切实的贡献。
此时正值袁世凯卖国求荣,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21条丧权辱国的条约,激起一切爱国者的愤怒。个人
与民族的苦闷一起郁积于心,使他产生了难以排遣的痛苦。同时,他沉醉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庄子、王阳明、泰戈尔、海涅、歌德、惠特曼、斯宾诺莎等的哲学思想、文艺观和创作,都对他发生影响,他从斯宾诺莎那儿认识了"泛神论"。
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的试笔即新诗,并初步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点。这一年,郭沫若与日本姑娘安娜的热恋,点燃了他多年来一直郁积在心中的诗情,后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都是为安娜而作的。他后来的《炉中煤》等许多爱国名篇和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等,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歌颂。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已经在国内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的郭沫若,读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发现惠特曼诗歌的自由形式更适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激情,到了"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的"喷火口"和"喷火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在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几乎是一口气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并在翻译歌德诗剧《浮士德》
过程中,创作了《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等诗剧。
1920年,《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重要代表作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后,郭沫若开始在文坛上引人注目。
1921年6月(一说"7月"),郭沫若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一起,发起成立了创造社。
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
1924年4月再赴日本,同年11月回国。
1925年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学长,这期间创作有《聂嫈》等3部历史剧。1926年弃文从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
1927年3月31日,写了著名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七人主席团成员、总政治部主任与宣传委员会主席,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上海、日本。
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参加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并出版有《前茅》、《恢复》两部诗集。
1937年7月下旬,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协助与安排下,秘密离开日本回国,立即投入了救亡运动,担任了《救亡日报》社的社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出版有诗集《战声集》。1940年第三厅解散,另建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
皖南事变后,仅用10天时间写出《屈原》。
1949年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行政职务,并创作有《新华颂》、《百花齐放》等诗集和《蔡文姬》、《武则天》两部历史剧等。
二、郭沫若诗歌的创作
如果说《女神》是诗的“呐喊”,写于1921、1922年的《星空》就是诗的“彷徨”。其彩和女神就不同了,这里没有象"五四"高潮时期那种澎湃的激情了,而且有些诗表现了一些彷徨的情绪,以前那种粗犷的笔调渐渐少了,变得恬淡了,
写于1925年初春的《瓶》可以说是《女神》与《星空》的诗情在爱情题材上的另一种流露。
1928年诗集《前茅》,《恢复》内容包括了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四年这段时间的诗作。这时郭沫若的思想渐渐接近马克思主义,所以在《前茅》中更明显地看出郭沫若诗风的变化
三、郭沫若的小说创作
创造社的另外一种小说是自叙小说。创造社的作家把这类小说叫做身边小说。这就是说根据自己生活中间的一些身边琐事做为小说的题材。我们把它叫做自叙小说,表明是以生活经历为根据的。这类小说大
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读完了小说之后,很明显地可以看作家自己的生平经历,象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三个短篇)。后来他又写了一篇《行路难》,可以看做《漂流三部曲》的续篇。
还有一类,小说的内容不一定跟作家的生平经历完全一致,已经做了一些艺术加工,或者作了一些夸张。但是其中还是包含着某些个人经历的万分。或者包含着作家自己在生活里头的感受,象郭沫若的《残春》、《落叶》等等。
四、郭沫若的戏剧创作
历史剧创作分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创作主要集中在20年代,先后创作《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等,并合订为戏剧集《三个叛逆的女性》。这一阶段初步显示了郭沫若的戏剧创作特点:把历史和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挖掘历史人物的现实精神。
后一阶段创作集中在40年代初期,从1941年底至1943年初,郭沫若连续写下了《棠棣之花》(1941)、《屈原》(1942)、《虎符》(1942)、《高渐离》(1942)、《孔雀胆》(1942)、《南冠草》(1943)六部历史剧,它们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高峰的到来。
创作社会背景:
郭沫若诗40年代的中国面临着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国共进一步合作,但是国民党假抗日,1941年制造了“皖南事变”,使中国的前途面临更大的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批有识之士通过历史的人物来表达现时的呼声。
《屈原》在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方画均达到了出神入画的境地,从中也可以看出郭沫若的史剧观: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人,郭沫若不注重对历史的再现,而注重对历史的再创造,而这种创造与改写的原则是历史与现实的吻合,将“实事求是”变为“失事求似”。
以《屈原》为代表的后期历史剧具有共同的主题:反对侵略,反对专制暴政,反对分裂投降,主张团结御侮,主张坚守气节,诅咒黑暗、歌颂光明,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由《屈原》可见郭沫若历史剧的基本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历史剧的选材和剪裁方面,以虚构和想象大胆揭示历史人物身上的现实精神。《屈原》最大程度地显示了历史和现实的融合。
2、在历史人物的重塑方面上,历史人物既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郭沫若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大胆的重写。
3、在剧中穿插大量的抒情诗和民歌,具有浓烈的抒情气氛,增加了历史剧诗意的气氛。这是与郭沫若本人的诗人气质密切相关的。
4、整个历史剧贯穿着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和彩。以悲惨壮烈的历史映现严峻复杂的现实,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基本调。
郭沫若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主张(1)高扬主情主义;(2)注重自我表现;(3)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4)主张形式的绝对自由。郭沫若以及以他为主的创造社的作家虽然是以浪漫为主的,但是始终没有将自我与时代分离开来。
《女神》是本章的重点。
《女神》出版于一九二一年八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尽管在《女神》出版以前已经有新诗集出现,但真正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现代诗歌开拓一个新天地的,除《女神》外,在当时却没有第二部。
《女神》除序诗外共收诗五十六首,集中显示了诗人对中国历史、命运的思考。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在《女神》的绝大多数重要篇章中,它正反映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所持的彻底革命的、而非改良的态度,显示郭沫若当时所受到的泛神论的思想。
《凤凰涅槃》是《女神》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女神》的时代精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充满了对黑暗旧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
2、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同时饱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3、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
《女神》的艺术风格:
1、诗篇有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如《晨安》一诗一口气呼唤了27个“晨安”。
2、具有神奇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基调,想象是打破常规的,如《天狗》。
3、充满英雄主义基调和传奇彩,诗篇常采用古代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作为素材。
4、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主张“绝对自由”
郭沫若的诗歌作品除在思想和艺术特点上的杰出成功外,它还具有一种整体的美,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感染、强烈、巨大的。同时随着诗人个性解放的自我展现,读者自身的自我也随之提升。这也是其诗歌感
染力的表现。
相关问题:
《女神》的文学史地位与人们现在对郭沫若诗歌的评价。
我们知道,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女神》奠定的,而《女神》的文学史地位一直是大家公认的:是最能体现"五四"的时代特,标志着新诗初期创作最高成就的现代诗歌经典。人们现在对郭沫若诗歌的评价,出现了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普通读者评价不高,另一方面文学史家却评价很高,称为"两极阅读现象"。
以《天狗》、《晨安》或《女神》中的其他作品为例,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三步阅读方法结合起来,说明克服"两极阅读"的办法。
首先,要了解所谓"三步阅读法"的含义;其次,要结合这种阅读法去体验阅读"经典"的感受;第三,还要整理并总结出自己的体会。而要最后将自己的体会与所阅读的作品结合起来,还必须以自己对"《女神》在'五四'时期成为经典的原因"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以《天狗》、《晨安》为例,是因为它们既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而以《女神》中的其他作品为例,一般来说,仍然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以及《匪徒颂》、《我是个偶像崇拜者》等。
《女神》的主导风格和多方面的艺术探求。
关于郭沫若诗歌的风格,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暴躁凌厉",一是"优美别致",也有人称之为"豪放"与"优美",而且公认前者是其主导风格。这都不是问题,总是在于以前人们倾向于以《凤凰涅槃》为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而教材中强调指出的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天狗》之类的作品"。而多方面的探求,主要是指那些优美别致的作品。同时,也应了解与此相关的知识,如这一时期鲁迅、郁达夫、庐隐、冰心等其他作家具有的其他风格和作品。
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探讨郭沫若诗歌出现"两极阅读"现象的原因。
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其实也就是郭沫若诗歌出现"两极阅读"现象的两个主要原因。"时代的隔膜"的产生,除了读者常常不能做到"回到历史现场"的原因外,主要还在于不能做到"知人论事",将自己对郭沫若以文化名流的角从事政治和社会活动以后的种种表现的不满情绪,特别是对他的"多变"与"趋时"的反感,带入了阅读之中。也就是说,由于"时?代的隔膜",对诗人所作所为无法理解,更难以宽容。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实际上也是"时代的隔膜"在审美领域里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现象其实不仅存在于大家对郭沫若隔膜,还普遍存在于对历史经典的隔膜之中。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