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元春省亲而修建命名的作文
元春省亲,对于贾府来说,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先是贾赦大老爷看过刚修的园子,接着贾珍又请贾政二老爷去园子现场实地察看,题匾题联。
贾政后面跟着一众有学问的门客,在贾珍的引领下,去了现场。
宝玉近来正为秦钟的死伤感,贾母吩咐人随着宝玉去园子里排遣心情。
贾珍提前到园,见到宝玉,赶紧驱使宝玉离开,说是老爷要来,宝玉起身离去,不料正好被贾政看到,便吼住了宝玉。
贾政听闻,说是宝玉在吟诗赋对方面,近来有了些许长进。于是,贾政正想试探他的对联水平,所以便引出《红楼梦》里“试才”这一章节。
题匾的第一处就是刚刚进入到大观园大门之后,有一景观,可见怪石嶙峋、苔藓斑驳于石林之上,藤萝掩映,微露一羊肠小径通向远处。见此景,众门客纷纷题出了匾额的眉头如“叠翠”、“锦障”等,宝玉却说,“编新不如叙旧,干脆叫‘曲径通幽处’吧”。贾政又让宝玉对了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第二处便是今年的作文材料,小桥上,有亭榭矗立,小桥下,有流水潺潺。树影婆娑,倒映成帘,花瓣浮面,沁人心脾。有门客给亭廊取名“翼然”,又有门客取名“泻玉”,都不合二老爷之意。于是问宝玉,宝玉见状,说“雕古不如刻今,此处叫‘沁芳亭’新颖”。贾政点头,让宝玉对一幅对联,吟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众人拍手称绝。
第三处,宝玉等来到潇湘馆,这是妹们写诗作画的地方,有人取名“淇水遗风”,又有人取名“睢园雅迹”,宝玉给潇湘馆提了“有凤来仪”的匾名,无论对人,还是对物,都可谓应时应景,颇为绝妙。
第四处景观,有农家风景,有树木编织的篱笆,篱内有水井、辘轳,一幅田园景。
贾珍说,再于树上挂一酒帐。贾政见此,发出欲回归农间之感慨。
于是有人说,此处可以叫“杏花村”或者“稻香村”。
宝玉不满,取了一个“杏帘在望”的名字,推陈化用,未落入“杏花村”之俗套。
可见,宝玉虽不甚喜欢读那些刻板教条的书本,但其身上并不缺乏文才的禀赋。
宝玉没有延袭“翼然”老题、又觉化用“泻玉”题在元妃下榻的楼榭之上显不雅,而创新“沁芳”。
创新,是文题的主旋律,但也应合理的继承。
从小说原文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景点的命名,编新不如叙旧,是在引用延袭和继承,第三、四个景点的命名是变通化用,而本文提到的第二个景点命名,刻旧不如雕新,就是创新了。
从几处景点命名的效果上来看,无论移用、化用,还是创新,使用的都很妥贴。
这就提示,无论雕旧继承,还是刻新创造,只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适合事物本身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这就是创新与传承之间的辩证关系。
翼然、泻玉、沁芳,对应着沿用、化用、创新。
其实,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孰优孰劣、孰轻孰重、孰是孰非之分,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扬之间不是对立关系。
也就是说,不要把传承、化用、创新三者对立,而是要统一起来写,适合什么选择什么。否则,很容易把写作推到一自己挖坑自己跳的境地,给自己设下一个陷阱来跳,不是好思路。
当今社会的潮流是鼓励创新,孩子们看到题目,很可能会诱导到选择偏向于创新这样一个论点上去。
而这个论点,需要你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出创新正确的唯一性。但是,你在反证继承和化用的不正确性时,很难得出让人信服的结果。
红楼之我是贾赦的奶奶这就会把自己的写作置入到难以为继的境地之中。
该作文的命题,可能就是要强调继承和发扬都同样重要这样一个论题。
总之,只有选择出了好的,正确的论题,就容易论证出好的效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