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重要性
增强自律能力
成为现代化的高素质商人,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必须注重自身的修养,严格自律。那么,什么是自律,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一、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有一首歌曲,歌名是《你是这样的人》,歌中的“你”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这首歌曲是电视剧《百年恩来》的主题歌。正如很多人所谈到的,周总理是深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严格自律的实际行动以及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和工作,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仰和喜爱。
那么,什么是自律?
1.自律的含义
所谓自律,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具体说,自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学习、卫生、时间等等。
2.自律的具体表现:
(1)自爱
自爱就是自己爱护自己。也就是说要塑造自己具有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
可见,自爱首先是要为自己塑造良好的形象。
俗话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这里所说的相,指的就是形象。它告诉我们,坐、站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也就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一个人的形象,既有外在的方面,也有内在的方面。
外在形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有形地表露在外面的气质。例如:你的相貌、身材、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等。内在形象则表现的是比较深层的气质。例如:你的性格、理想、品德、学识、情操、心理等等。
每一个自爱的人,都应该努力去美化自己的内在和外在形象。
美化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都有各方面的要求。对于我们来说,穿着打扮应该质朴庄重、大方得体,符合
我们的身份,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学习勤奋,积极向上,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有鲜明、和谐的个性,有远大的理想等等。
为此,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体现出自尊、自强,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
名誉就是名声,它是社会或他人对你的评价,是一个人尊严的象征。珍惜自己的名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自己的言行玷污自己的名誉和形象。而生命,她是宝贵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她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属于你的家庭、国家和社会,因此要珍惜她,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是对自己、家庭、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感的表现。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为
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动听的音乐,同时也以自己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公爵,你所以为公爵,只不过是由于你偶尔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可是贝多芬在整个历史上却只有我一个”。这段话,今天听起来,仍然荡人肺腑、感人心弦。
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叶挺将军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被捕入狱后,敌人许以高官厚禄诱其投降,被他严正地拒绝了。在狱中,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
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可见,一个自由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自爱的人。
(2)自省
自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叫做自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一个自律的人应该经常检查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纠正错误,改正缺点,这是严于律已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有错误或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它,不去改正它。
宋朝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文章《河豚鱼说》,里面说的是河里的一条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到桥柱上。它不责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打算绕过桥柱游过去,反而生起气来,恼怒桥柱撞地它。它气得张开两鳃,胀起肚子,漂浮在水面,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后来,一只老鹰发现了它,一把抓起了它,转眼间,这条河豚就成了老鹰的美餐。
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条河豚,自己不小心撞上了桥柱子,却不知道反省自己、责怪自己,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恼怒别人,结果丢了自己的性命。
海涅说的好:“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作为从业者,我们应该对照《经营管理十二条》,检查、反省自己每天的表现,严格要求自己,发现不足之处,就要改正过来,不断地完善自己,千万不要有错不改,那将后患无穷。
(3)自控
能够自律的人,还应该是善于自控的人。
自控,即自我控制,就是自我监督、自我引导、自我催促的心理过程。
有时候,你也觉察到了自己的弱点,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不对,可是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而事后又自己埋怨自己。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或这样的事?
确实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例如:随便说话、随地吐痰、不做值日、抽烟等等,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可见,有的时候我们最难对付的敌人是我们自己,是自己的缺点、不良习惯以及惰性。自控可以帮助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克服惰性和不良习惯,使我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一个自律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祖祖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美德,特别注重个人的修养和自律,早在两千年前,就把它看作是培养个人良好品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注重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律的自觉性,提高自律能力。那么,增强自律的自觉性,提高自律能力,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和意义呢?
二、自律使人优秀起来
自律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律,使人能够自知
自知,就是能够自己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他人,是智慧的表现;而能够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是很不容易的。唐太宗的例子,作为一代明君,尚经常感叹自知的不易,可见自知的艰难。我们要认识自己,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善于通过对照他人来对照自己,以人为鉴。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先进模范人物,就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或缺点,就要扪心自问,检查对照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和不足,避免重蹈覆辙,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吸取他人的长处,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罗休夫柯说:“认识自身的缺点,是一个人最高智慧的表现”。我觉得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纠正它,更是智慧的表现。自律,可以使我们认识自己,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自律,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有的人从来不迟到;有的人则经常迟到;有的人学习时很认真,积极思考;而有的人学习时不是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或者东张西望;做值日时,有的人打扫得很干净,非常认真;有的人做得马马虎虎;还有的人则根本不做,一到做值日就想方设法借口推脱,等等。
从以上这些现象中,你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习惯,其中有的习惯是良好的,有的习惯是不良的。请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你有哪些习惯?你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良
的?
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当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成自然”。而当一种习惯形成后,要改变它,将是很困难的,甚至是很不愉快的。例如:你早已养成了晚上睡觉前刷牙的好习惯,那么每天晚上你就会自觉地、愉快地去做这件事情。相反,如果你养成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不刷牙的习惯,现在要求你改变这一习惯,晚上睡觉前要刷牙,那么你会感觉怎么样呢?
首先,你会感到不自然、不习惯;其次,有的时候你会不自觉,需要别人提醒;再次,当别人提醒你,你不得不做时,你可能会不愿意,或者感到很不愉快,很烦躁。
可见,当一种习惯形成后,要改变它是很麻烦的。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养成不良的习惯。而一旦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一定要增强自律能力,尽量去改变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的,受人欢迎的人。
3.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事事几乎都有战胜自己的任务。
一个人要战胜“自己”是有点难的。而要战胜自我,就需要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战胜自我要有恒心和毅力,同时要防止旧病重犯。
4.自律,使人身心健康,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理想的人应是品德、才干、健康三位一体的人,在这三者中健康可以说是人的“第一财富”。一个身体、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所以我国古代就对健康之道非常重视,提出了心理修养和生理修养的许多方法,其中方法之一就是自律。
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是在社会中生活、学习、工作,因此不可避免要同他人交往,也需要同他人打交道。在家里,你要同父母和其他亲人交往;在学校,你要同老师、同学打交道;在社会上,要与各行各业的人交往。有人统计,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大约占了全部有效时间的70%。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相互交往是有一定要求的,例如:你希望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你讨厌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由于人与人的性格、年龄、爱好、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不同,因而交往的要求也不同,但在交往中有的东西是共同的。从大众化角度而言愿意交往的人是:有礼貌、有教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人正直、诚实、热情、能体谅别人
、宽容别人、富有同情心的人,等等;讨厌交往的人是:自私、傲慢、没有礼貌、为人虚伪、嫉妒心强、不尊重他人的人、等等。因此我们要使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律的自觉性。你要求或希望别人怎样做,自己首先应做到;凡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样你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自律,使人高尚起来
一个人品德的高尚,是在生活、学生、工作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那么怎样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
要使自己高尚起来,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应该从多方面去努力,特别要从两个方面多努力。一是“积”,即积累美德,通过长期的学习、自律、磨炼去培养好的道德品质;二是“防”,即防微杜渐,预防和清除不良思想、不良习惯、不良风气的侵蚀和污染,自觉抵制和清除不良的影响。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律的自觉性和能力,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优秀的品质,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自律是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人明于自知,能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学会战胜自我,还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高尚起来。同时它是一个人修养的起点和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行动自由所必需的条件。
百年恩来三、能自律,得自由
首先,你觉得什么是自由?
很多的看法,其中有些人认为,自由应该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任何限制,随心所欲,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也有的人认为,自由应该有一定的限制。那么究竟哪种观点更正确呢?
比赛正在进行,双方运动员们正在奋力拼抢,突然一名球员在拼抢的过程中严重犯规。裁判的笛声响了,这名球员被出示黄牌警告,裁判同时判对方发任意球。比赛继续进行。
足球比赛非常精彩,很好看。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足球比赛没有规则,没有裁判,那么这场比赛将会怎样?裁判和规则是不是使球员不自由了?
如果足球比赛没有规则,没有裁判,那么就会一片混乱,比赛将没法进行。从表面上看,裁判和规则好像限制了球员的自由,而实际上是保证了所有球员的自由和比赛的顺利进行。可见,真正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组成的整体,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因此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你做某件事,说某句话,或采取某种行动,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人。因此,每个人的自由都要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