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7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5. 古文阅读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所写的内容是
A.送别
B.羁旅行役
C.仕途坎坷
D.边塞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 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是
A.欧阳修
B.苏轼
C.柳永
D.王安石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3. 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词人是
A.苏轼
B.秦观
C.柳永
D.王安石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4. 柳永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5. 对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指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指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6. 在《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象征
马致远的诗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7. 北宋婉约派的开创者是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姜夔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8. 《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
A.排比
B.鼎足对
C.流水对
D.博喻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9. 下列曲词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0. 人称“曲状元”的元代散曲作家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
C.郑光祖
D.马致远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1.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
A.小令
B.套曲
C.慢词
D.杂剧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的句子是
A.小桥流水人家
B.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西下
D.断肠人在天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3.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是
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
B.设景抒情、多用比兴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借景抒情、多用比兴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4. 苏轼、辛弃疾同为
A.婉约派词人
B.豪放派词人
C.风雅派词人
D.北宋词人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5. 辛弃疾的词集是
A.《东坡词》
B.《漱玉词》
C.《乐章集》
D.《稼轩词》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6. 下列哪位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李清照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7. 对这首词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断鸿”指快要断气的孤雁。
B.“江南游子”是作者自称。因作者早年在北方起义抗金,失败后南归,故以游子自称。
C.“无人会,登临意”指没人能理解作者登楼远眺时的心情。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指时光飞逝,国势仍风雨飘摇,令人不胜忧愁。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8. 宋词流传下来最多的词人是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李清照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19.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0. 李清照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1. “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
B.王安石
C.苏轼
D.李清照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2. 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A.采用典故
B.采用口语
C.采用经史语
D.采用前人诗词成句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3.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A.晚风
B.黄花
C.梧桐细雨
D.过雁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4.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5.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清明词
B.重阳词
C.端午词
D.中秋词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6.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7. “三苏”是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怀念的对象是
A.父亲
B.朋友
C.妻子
D.弟弟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29. 下列属于北宋豪放词人的是
A.柳永
B.苏轼
C.辛弃疾
D.欧阳修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古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30.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是: 苒苒: 物华休: 渺邈: 淹留: 争: 处: 恁:
正确答案:是:凡是。 苒苒:同冉冉,渐渐地。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完了,这里是凋残的意思。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争:怎。 处:这里表示时间。 恁:如此。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31.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这首词的突出特点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上片以人的感受来描写自然景物,“洗”、“凄紧”、“冷落”、“衰”、“减”,“无语”都是人才有的行为和感受,这就是使景物描写带上了人的情感,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境地。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32. 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层次。
正确答案:这首词的上片采取层层铺叙的办法,描写登高所见秋景。开头二句总写,为整个
画面奠定了“清秋”的基调。接下来五句为第二层,叙写清秋里的各种景,风霜、关河、残照、树木花草,都带上了“清秋”的彩。后两句集中在长江流水,把思绪引向远方,也暗含时间的流逝,漂泊日久。总之上片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方法,由总到分,逐一叙写,从而渲染了清凉冷落的气氛,为下片直接抒发思乡的情绪做好了铺垫。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