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小结_音乐教师个人工作小结
    课堂教学是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课程的基本途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是音乐课创新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音乐教学习惯于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式。这种师授生学的教学模式牢牢地禁烟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不允许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显然这种死记硬背、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已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更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为此,教师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才能改变那种把音乐教育仅仅当作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狭隘观念,真正把音乐教学作为自主学习,交流和探索音乐艺术的过程,作为体验美感、情感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挥。
   
    一、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让学生挑战权威,也让学生犯错,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改变了
以往教师在讲台上讲、玩、学生坐、听的方式,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当我谈论时代的精髓——京剧时,我要求学生们在前面创作京剧。当我出现的时候,我感谢座位上的引导,改变了传统的尊老的思想,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我在讲“青年舞曲”课。根据歌曲内容,我与同学们一起跳舞,一起跳舞,一起唱歌,一起伴奏歌曲,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由重传授基础知识转变注重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音乐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学生音乐听觉的发展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注重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和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改变以往在音乐课堂上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频谱识别和歌曲教学的教学模式。我用自己的歌声、钢琴声、语言和动作向学生传达音乐的美,生动地教学,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愉悦,以美感动人,以美教育人。例如,我充分发挥了我的专长,在月光下为凤尾竹班的学生表演傣族舞蹈。它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加深了他们对傣族歌曲、舞蹈和舞蹈的热爱。
音乐教师个人总结    我们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组织学生进行积极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通过音乐体验与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以及相关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适合的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我在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我先后播放了新疆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蒙古歌曲《蒙古人》、朝鲜歌曲《阿里郎》及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的跳》,让学生分别说出歌曲是那个民族的,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风格特点。
    四、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形成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
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形成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我在讲《感悟师爱》时,首先,让学生聆听一段歌颂教师的歌曲,并让学生说出赞颂老师的词语或歌曲,学生说了许多赞颂老师的词语。我接着问,那你和老师之间没发生过感人的故事吗?这时,学生畅所欲言,讲了很多师生感人的事。随即我引导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小组,采取他们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学生们集思广益,于是就出现了用舞蹈、唱歌、手工、诗朗诵、绘画、小品等多种表现形式,他们以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方式形象地表现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五、 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少挑剔多鼓励。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不再是以挑剔的眼光去对待学生,而是采取欣赏关爱的态度,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去对待学生,使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从而形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评价中关注"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在参与,增强学生的勇气、自信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的共同语言是“伟大”、“进步”和“你很棒”。学生们用掌声鼓励它。这种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勇气和自信。例如,我在课堂上创造了几种奖励方法,如第一个参加表演的学生、第一个唱歌的学生、最佳表演奖等。无论你说什么、唱歌、跳舞、水平如何,只要你积极参与活动,你都应该受到鼓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学生胆小自卑的心理障碍。它增强了学生的勇气,使他们建立起“我能行”的自信。
    总之,音乐教师必须意识到音乐教学的使命已经发生变化;音乐教师必须从一个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真正深入地和学生对话和交流,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生活。只有交流式的音乐教育观念,才能使教师用自己的音乐世界与学生的音乐世界碰撞、交融,创造新世纪的音乐世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切感受到音乐课程价值观在《音乐标准》中的体现,课程总体目标的确立,以及从“感知与欣赏”、“表演”四个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标准的构建要求,“创作”与“音乐及相关”,强调学生体验、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突破传统(学科知识)教材的旧模式,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开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一、 课程改革的惊喜是什么
    1、教学理念的渗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音乐为动力,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的齐唱,对唱,领唱、小组唱、听录音机中的对歌曲不同处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围绕“听”(听觉的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这个音乐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学生就会有了学习歌曲的欲望。
    2.教师角的转变。“音乐教育不是对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爱护,建立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氛围,无疑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拓展他们对音乐的综合文化视野,形成积极、理性、和谐的学习氛围,情感和审美的探索以及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创作态度和方式。因此,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比以往更加热爱音乐课,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很高兴看到老师和学生走到了一起。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出现在
学生中。他们总是对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微笑,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因为音乐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音乐也不试图终结真理。教师既是优秀的导演,也是忠实的观众。他们无意识地让学生接受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以及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
    3、以生为本,重视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合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师不是全才,更不是完人,学生也不可能可能永居老师这下,面对飞速而来的多种媒体,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公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干的天堂,这节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从中倾听、观察、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借助小组活动,学生资源开发通过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各有高低,小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利用了有效的教材资源,运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学会总结,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
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总以为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自我表现的意识,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年龄小的学生强,孰不知,只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时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这是始料未及的,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放手展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配合,让听课老师都深受感染,这是这节课最亮的闪光点。达到了让学生兴趣音乐先让其喜欢上音乐课的目的。
    4.为贯彻落实音乐新课程改革精神,音乐教研、音乐培训等活动空前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开展。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先后在瑞尔小学、第二瑞尔小学、城市小学、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七中学、眉县中学、联合中学、半面中学组织开展了全县性和区域性的音乐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活动;召开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会;举办全县音乐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设计评选;教学课件的选择;选择优秀论文;成立县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会;组织部分音乐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课程;中小学分别举办了观察教学和教学研讨会。
    二、教材教学建议
    (一) 重视歌曲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三级应为歌唱(独唱和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技巧,充分准备每首歌;在教学中,通过示范唱、接唱、二重唱、剪辑唱、表
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同声、合唱能力;我们应该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对歌唱内容和内涵的感知和审美。
    (二)要以生为本,大胆调整教材歌曲内容,动听的歌曲应该让学生多体验;不好听的,建议不唱,选择课本外好听的歌曲,尽量使学生保持对歌唱以及对音乐的兴趣。
    (三) 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感知和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拓展综合文化视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每一节课的欣赏教学。如何做好,提出一些建议:1。围绕主题,安排唱、听的内容(唱春歌、欣赏春乐或春景、跳春舞),避免只听音乐、只说音乐的单一枯燥现象。2.实践表明,欣赏动态音乐更好;2.采用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欣赏教学法(教材有明显的要求,如听、说乐器的音变化,人声和器乐的不同艺术形式,旋律的起伏,相应的情感和理解可以用肢体动作或语言表达),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和风格;3.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音乐入手,探索相关的文化和民俗(为什么田园歌曲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为什么民歌不同于小调歌曲);4.在各种声音的比较中,采用比较听力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如《田园歌》有多种演绎版本),学生可以将听力与小提琴、儿童合唱和成人混音进行比较,以丰富他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