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消除
第一篇:浅谈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消除
浅谈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消除
摘 要: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符号,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名反映了社会成员提供的有关个人身份的信息,同时也是其本人所提供的有关其身份或被期望的身份的信息。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英姓名的一些差异来阐述性别歧视在姓名中的体现,指出性别歧视的普遍性,阐述了其根本原因是男尊女卑的历史根源以及破除歧视的方法。
跟电脑下象棋
关键词:姓名;性别歧视
一、引言
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符号。不同民族的命名方式各不相同,它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势。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性别歧视现象在英汉姓名中的反映,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娇绳媚雨
姓名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是家族的符号,象征着血统传承,“名”则是用来区分彼此的识别标志。姓名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社会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是区别他人的特定标志之外,还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体现。[5](189)一些学者认为,过去很长时期社会存在着性别偏见。性别偏见是指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看法和态度,是一种偏离了客观事实依据的、歪曲了的社会态度。其实,何止是偏见,实际上存在着性别歧视。中英文姓名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女性的歧视。姓名作为一个人的符号,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称谓,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些符号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时,其形式及其用法和含义也随着发生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性质的转变。目前,对中英文姓名的研究多集中在姓名结构、来源等方面,对性别偏见、歧视的研究较少。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歧视各不相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篇文章试着从父亲姓氏的沿袭、男女取名的差异和已婚妇女姓名的变化等方面,对中英文姓名歧视女性的种种现象及对这种现象的消除做了一些探讨。
二、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
人们对男女姓名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父系社会下“男尊女卑”的观念,这不只表现在汉语文化中,英语文化中也可见痕迹。男子取名体现着力量、权势等阳刚之气,而女性则被赋予温婉简约的阴柔之意,这实际上反映了男性要支配社会统治他人的意愿,反映了社会把女性归于受支配的弱势体的事实。
(一)关于中英姓名取名的介绍 1.中文姓名的取名法
据文献记载,汉语中一些古老的姓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姓的本来意义只是作为血统的特殊标志而存在的。中文姓名是姓氏加上名字,他们各自代表一定的意义。孩子出生以后,直接继承父亲的姓氏,而且男女取名的差异很大,一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很清楚的看出性别。2.英文姓名的取名法
在英语国家,子女一般跟随父姓,家族世代相传。妇女出嫁后改随夫姓。同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我们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性别。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贤淑、优雅、令人可爱的字眼。如Lily(莉莉)的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表示优雅、亲切。Diana(戴安娜)源于希腊语,意为“月亮女神”,是美丽、优雅、高贵的象征。而男子取名时象征意义与女子大不相同,体现的多是坚强、勇敢、追求自由、
有理想、有抱负的品格。例如,Richard(理查得)源于撒克逊语,意为强有力的。
初中毕业证书Andrew(安得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Lewis(刘易斯)源于法语,意为人民的保护者。[8](105)
根据上述中英女性姓名的取名分析,不难看出,中英女性姓名在构成和历史进程上有一定的差别,但重要的是两者都存在着性别歧视。中英女性的姓名现在基本上都是从父姓;所取的名字往往又多以表示弱小、从属于男子之类的字词为主。由此可见,中英姓名的发展不仅仅是作为人的称谓符号的发展史,也是“男尊女卑”这一思想的发展史,这反映出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中心主义。
(二)中英姓氏中反映出来的性别歧视 1.中英语言中给孩子取名的原则
在旧中国,虽说不论男女都有代表其家族和血统承传的“姓”,但并不是所有女性同男性一样都有用来区分彼此的“名”。商周时期,女子无名,以姓为名,这是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去,“明其姓”是为了“同姓不婚”。进入封建时代,女性之名只在出嫁前使用,但即使是在出嫁之前,一般女性也很少有自己的名字,大多依其排行称之为大女、二女、三女或张大
商城推广方法、张二、张三。极少数出身显贵、才学出众的女性才有自己的名字。男性不同,除姓、名以外还有字、号,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不仅如此,男性取名较女性庄重复杂。《礼记·檀弓上》记载:“幼名,冠字,五十以仲伯,死谥,周道也。”[3](70,72)就是说,人一生要有小名、字、尊称与谥号等4种名字、称号。同样在英语姓名中,据统计英语中的女性用名仅为男性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反映出了性别歧视。
2.中英语言中已婚妇女姓名的变化
在旧中国,由于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歧视妇女的现象十分严重,且年深日久根深蒂固。女性婚前必须沿袭父系姓氏,婚后则必须改名改姓,充分体现“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道德规范。一是“从父”,称其为“某某女”或“某某女某氏”,如“赵龙女”或“赵龙女李氏”。二是“从夫”,称其为“某某妻”或“某某妻某氏”,如“钱虎妻”或“钱虎妻王氏”。三是“从子”,称其为“某某母”或“某某母某氏”,如“孙强母”或“孙强母吴氏”。四是用其夫姓加上表示尊称的称谓作为称呼,如“王大娘”、“张大婶”、“李姨妈”。五是以“夫姓+父姓+氏”为女性的称呼,如“张王氏”、“李周氏”、“赵吴氏”。六是妻子不能直呼丈夫姓名,否则就视为大逆不道。七是续写“家谱”、为前辈树碑,女性均不署名。《明史》“
烈女传”记载了150多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只有10多名。《镇雄州志》(清光绪续修版)“列女”、“节妇”、“殉难”、“寿妇”记载了840多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不过几十名。《新纂云南通志》(民国编纂版)“列女传”记载了上万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也只有几十名。这些志书记载的妇女大多称之为“某某妻”、“某某妻某氏”或“某某母”、“某某女”。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婚姻关系同样反映着男性的主导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女性婚
鸡肉火锅怎么做才好吃后都要改为夫姓而失去娘家姓氏,如Mary White 嫁给John Brown 之后,其姓名就改为Mary Brown ,原姓氏就消失了。婚后的妇女也可用“Mrs.+丈夫姓名”为其称呼,如上例Mary White也可被称为Mrs.John Brown或Mrs.Brown。[4](39,40)这样不仅表明妇女的依附关系,也揭示了婚姻状况,妇女不仅丢掉了姓氏,连名字也被掩盖了。
(三)中英名字中反映出来的性别歧视 1.中国女性的取名类别
古时中国女性无名,以姓为名,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男子则以伯、仲、叔、季为字,女子也是这样。女子又以字系的姓为称谓,如伯姬、仲子、季姜等等,姬、子、姜这些都是姓。现代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误以为“姬”是女人的通称。现代除了以“姬”为女子的一般称呼之外,类似的还有“娥”。一般女子没有名字。未出嫁时,依次递称为大女、二女、三
女、四女或大、二、三、四。出嫁后依从夫家行辈顺序称大嫂、二嫂,年长后称大娘、二娘,等等。尤
[7](78,79)为可笑的是当时的江南有些地方以小孩出生时的重量当小名。鲁迅先生在小说《**》里就有这样的描写。男女都以出生时的斤数为小名,但男人成年以后有了其他名字,女人却没有,如,小时叫九斤,老了就变成了“九斤老太”。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女性也开始和男性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女性名字多为“娇、柔、小、巧、香、甜、怡、悦”之字,甚至有“盼弟、招弟、来弟、稳弟”等明显表示了男女性别歧视的名字。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从名字上已经不能完全区分男女。正如法国女权主义者朱莉亚·克莉丝蒂娃(1914-)于1974年访问中国后出版的《关于中国妇女》一书中所阐明的“中国共产主义的历史同妇女解放的历史是一致的”。
2.中国男性的取名类别
混的人男性跟女性不同,除姓、名以外还有字、号,如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不仅如此,男性取名较女性庄重复杂,男性一生要有小名、字、尊称与谥号等4种名字以及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