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二年级读后感作文1000字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三国演义》二年级读后感作文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二年级读后感作文1000字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二年级的暑假,那时我刚刚八岁。
  那时的我,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十分浅显。记得当时看完后,只觉得这本书里讲的是打打杀杀的故事,我还不屑一顾地说:“这个叫《三国演义》的书写的真是不好,不就是这个人带一大乱哄哄的士兵去打另一个人带的兵,或者是这个人用计砍了另一个人嘛……,谁写的呀,没意思!”我丢下几句话就去玩儿了,那时的我,只对玩儿感兴趣。
  时光如流水,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长大了,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便有了新的感受。我看到了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感受到他们在故事发展中的心理变化,了解了书中每章故事的情节,领悟到了开篇“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含义。这时,我才觉到这是一本多么好的书啊。于是,我去买了原版,读的就更加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了。在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同走马灯般从我眼前依次走过,抬棺出战的庞德,忠诚勇猛的赵云,阴险狡诈的曹操,有勇无谋的张飞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我好像就在他们身边看他们一样。
  在这二百多个人物中,你要问我喜欢哪个,我绝对应声答出诸葛亮。他精通兵法,神机妙算,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作者笔下智慧和忠诚的化身。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新野……每次当我觉得他已经陷入困境时,诸葛亮便和我开玩笑似的,略施计谋就解决了问题,比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好多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帮“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征服天下,连夜劳累而吐血,真是鞠躬尽瘁。他还七擒孟获,用最仁义的方法让倔强的孟获屈服。最后,诸葛亮因劳累病死在五丈原,我读到这一段时特别伤心,我想五丈原的人们一定在萧萧的秋风中怀念赞颂他吧。
  《三国演义》中的每次战役也都描写的各有特,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而就各场精彩的战役中,“火烧赤壁”是我最喜欢的了。这篇讲的是东吴大败曹兵的故事。周瑜对黄盖用了苦肉计后,黄盖带着好几十条盖着柴草的小船向曹操诈降,这时,“知天文,晓地理”的孔明从七星台上“向老天借了东风”,东风一吹,已被黄盖点燃柴草的小船飞快冲进了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曹军大船之中,借着风势,曹军的战船淹没在火海中。黄盖又率领一班人马快速杀出,曹兵一下乱了阵脚,烧死的,淹死的,被东吴杀死的,相互踩死的士兵不计其数,江上一片惨景……,读到这,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大片熊熊燃烧向着老天示威的烈火,还浮现出曹操惊慌失措逃跑的样子,我不禁拍手称快。
  在品味故事精彩内容的同时,《三国演义》还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忠义勇猛的关羽却因为低估敌人实力而又骄傲自满导致了败走麦城,一代豪杰死在了孙权手下。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骄傲自大,这样就会导致失败。是呀,学习是这样,生活也如此。有一次我就因为骄傲自满而“蒙受了损失”。“眼看明天就考试了,你还不复习呀。”客厅里传来妈妈的叫声,而我呢,依旧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没事没事,我实力强着呢!”我不耐烦地说。第二天,我顺利地答完了试卷,下午美滋滋地等着我的好成绩,而现实却不如所愿。唉,我真是个现代版的小关羽呀!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好的名著是伴随一生的,只要一提起“三国演义”这个名字,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那些生动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我终生难忘。
  《三国演义》二年级读后感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
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
  这几天,我读了旷世奇书《三国演义》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先说被称为“义绝”的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三国演义》里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
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他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此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算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以上两人也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九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我一套半白话版的四大名着。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着中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妙笔生花以《三国志》为基础,记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刻画了两百个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思想在字里行间穿梭,,像身临其境一样用心去触摸那段历史。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武臣争
权夺利,有时候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好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在讲述着一个个或是美丽动听、或是激动人心的故事,深深地沉浸于故事情节,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也忘记了这是历史。
  三国演义里面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刘备的善良仁厚,急性子暴脾气的张飞、英勇善战的赵云、还有那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深谋远虑,扭转乾坤,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啦!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赤壁之战七擒孟获……一个连一个的故事让我有点热血沸腾,好像自己随着战鼓加入了他们的战争中,我自己问自己,如果我要在三国时代我会是谁?孙尚香?小乔?貂蝉……哈哈,这是一种猜测而已,生活在这个现代文明的年代里人们不可能回古代的啦!
  读完《三国演义》,有趣的故事情节,回味无穷的历史典故深深打动了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随时都在脑海浮现。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我感觉《三国演义》也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宝莲灯,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还激发着我的斗志。《三国演义》你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人物,其中我最喜欢关羽,最不喜欢刘备。
  关羽他“义“字当头,对刘备忠心无二。即使曹操给了他很多的好处,但他只认兄弟情义,坚决要回去。他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就这一回就体现出了关羽非常好战,杀了六位大将。
  我最不喜欢《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他非常狡猾,比较虚伪。
  刘备不讲义气,桃园三结义时,他口口声声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他根本就没做到。
  《三国演义》里的还有很多奸臣和忠臣,但关羽才是真正忠臣,我最喜欢他。
  《三国演义》小学生读后感600字
  看完了《三国演义》,我对人物有许多感想。
  有刘备、曹操、吕布、孙权、张飞、关羽等。
  第一:刘备。一个双耳过肩,双手过膝,长跑加短跑冠军。一个丑陋的人,他弄丢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关羽、张飞……他丢过所有人。刘备是一个比较虚伪的人物,他的马是的卢马。
  第二:曹操。一个小白脸。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在《三国演义》里的评价非常低。
  第三:关羽。义字当头,大红脸。长长的胡子。他刀是青龙偃月刀,马是赤兔马。
  第四:张飞。黑脸张飞,掉进炭里都不到的。
  第五:诸葛亮。是刘备的军事。他想当中兴之臣。诸葛亮是馒头的创始人。我觉得他十分像一个跑龙套的呢!
  这就是我的感想,我最喜欢的就是刘备。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正所谓“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刘备当年也只是一个小官,可他靠的是爱民之心是仁义之心。就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刘备强。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压百姓,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每一个人,让人见了他就觉得害怕,于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复返了。可曹操并不也全是缺点,从后面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最终还是曹操赢得了胜利,这又是为什么?答案就是——正是奸诈,帮助了他夺得权位。因为他曾在几年的奋战中攻下过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许多的人都信他,这就为今后的魏国打下了创建的基础,之后,他又用计谋操控了当时的皇帝,这更有助于他与其他两国对抗,。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获得了许多勇士,形成猛将如云的气势。
  再说说那大家都认为非常聪明的诸葛亮。大家都认为他有勇有谋,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但是我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明智的。例如,蜀吴联合火烧赤壁的时候,曹操败走华容道。诸葛亮知道关羽欠了曹操一个人情,但却把关羽放在最后一关。以我来看,诸葛亮可以让关羽在第一关,由关羽把曹操放走,再由赵云等歼灭曹操的残兵败将,这样连关羽欠的人情,和曹操都解决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也许诸葛亮当时真有什么客观因素吧。
  在这本《三国演义》中让我最敬佩的是曹操。可能别人对曹操有一些误解,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有勇有谋。有官渡之战的大获全胜,也有赤壁之战的失败经验。在我的眼中,曹操不再是大众所唾弃的那个白脸,他是一个英雄。没了曹操,刘备便失去了光彩;没了曹操,谁来贯穿整部《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