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民间风俗
关于七夕节的民间风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夕节的民间风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节的民间风俗 1
一、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过“七夕节”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
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二、喜蛛应巧
七夕乞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三、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演变,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四、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五、种生求子
旧时民间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六、晒书晒衣
据记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
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七、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过“七夕节”的大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的民间风俗 2
日本七夕节风俗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现已成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现在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在日本,七夕节反而是孩子们的节日。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原因在于最初孩子们是利用这个节日向织女祈求一双巧手。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七夕时她夫妻相会,心情自然很好,这时候向她祈求,被允准的可能性很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织女责任越来越大,已经不但要赐给孩子们巧手,而且要负责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
日本七夕节各地祭典
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提到七夕,人们即会联想是牛郎织女见面的那一天。这个牛郎织女美好的传说在日本也广为人知。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自江户时代在七夕这一天开始了一种特殊活动。就是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写好的这
张纸签系在竹枝上,这样自己则会如愿以偿了。
这种做法只有日本存在,在别的国家是没有的。可见日本人对他国文化不是照搬而是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吸收,并且将他国的文化融入自己民族生活之中。
在日本的仙台、平冢、一宫地方七夕这一天祭典活动很轰动,还有相模原市、安城市、高岗市等多处都大规模的举行七夕活动东京地区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祭典活动,但是在七夕这一天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把写着自己愿望的纸签,吊在竹枝上的情景。在田町车站,这一天竹枝把站内中心的大柱子装饰,上面挂满了港区各个幼儿园小朋友们写的志愿和希望。
日本七夕节节日气氛
家庭也很重视七夕。家庭的七夕活动,一般都是在家附近的竹林或海边进行。人们要买来彩纸和丝线,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上面,绑上丝线。一切准备就绪,就带着孩子们来到附近的竹林或海边。孩子们虔诚地把彩纸挂在竹子上或投入大海,再闭眼合手祈祷一番,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
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就只等待着自己愿望的实现了。孩子们的愿望都不难实现,他们无
非是希望得到一件玩具,或一本书,或一件新衣服,所以,到适当时机,家长就会满足他们,让他们如愿以偿。因此,孩子们对七夕节特别钟情,对这一天充满着期待。对于七夕活动,大人们并非当真,只不过是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多一点彩,有一些期待罢了。
七夕节的民间风俗 3
糖塔,大部分人对于它的认识来源于福建宁德霞浦的民间工艺。但是,却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三明这座城市,糖塔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三明人而言,糖塔有着另一番的寓意。
糖塔的出现相传与戚继光抗倭有光,是打胜战后所用的祭祀贡品,它最早是在福建沿海一带流传,对山城三明来说是外来品。而作为三明传统外来民俗文化的一大特,糖塔是一种仅在七夕节期间才出现,也只有七夕这一天三明本地人才购买的民间工艺品。
七夕是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乞巧节的说法。那么三明的七夕节与这糖塔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是因为,七夕节这一天在三明,可以看作是孩子们的“入学节”。
7月离小学开学还有2个月,但在三明,家长们已经早早开始准备,通过祭拜和家庭聚会等方式,希望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三明本地孩子(尤其是男孩)在读一年级时,外公外婆
(婆家人)要按照当地的风俗给外孙过七夕。
按照本地的`习惯,就是外公外婆必须准备学习用具。农历7月7日当天,长辈会摆上一些供品和糖塔,然后烧香、点蜡烛、放鞭炮,祈祷孩子心灵手巧、聪慧过人、学业有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间,每当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三明当地的街面上总能见到造型各异的“糖塔”。成型后的糖塔有各种造型,包括状元郎、公鸡、宝塔、狮子、笔架、书包、马、小鸟等十几种形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