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活动的内容与指导
第一篇:幼儿园绘画活动的内容与指导
幼儿园绘画活动的内容与指导
一、什么是幼儿园绘画活动
是指儿童运用彩、线条和构图,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感的艺术形象。
幼儿园绘画活动是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类型
•命题画(又称主题画)
•意愿画(又称自由画)
•装饰画(又称图案画)
(一)命题画活动
命题画活动是指教师确定集体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照绘画主题和要求作画。
命题画是幼儿园绘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内容和习惯的不同又可分为物体画活动与情节画活动
1、物体画活动
物体画活动是教师帮助幼儿在充分了解、体会某一物体的形象、彩、结构、性质等的基础上,以绘画方式对该物体进行表达、表现的活动。
物体画是绘画活动的起点,它对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绘画知识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例:物体画《树》 物体画《鞋子》 物体画训练
•主题:《公鸡》 •要求:
1、围绕主题进行个性创造。
2、用尽量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等进行表现。
一幅春天漂亮简单的画3、尽量让自己的画与众不同。
•幼儿作品展示
不同年龄段儿童物体画活动特点
•小班:认识能力较差,生活经验较少,所接触的事物范围较小,绘画技能较差。开始有了画出数种图形的能力。
•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能更精确的描绘出各种物体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
•大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绘画技能,所表现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完成从表现物体的个别特征过渡到表现物体的综合特征。如何指导物体画活动(1)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
(2)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把握物体基本特征。
(3)要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表现物体。
(4)在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应多启发、鼓励,而不是只一味地强调幼儿是否画像物体。
2、情节画活动
情节画活动是在物体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教师让幼儿以个别物体与其他物体相配合,表达一定情节的绘画活动形式。
例:情节画
不同年龄段儿童情节画活动特点
•小班:没有情节画的教学要求
•中班:主要是在画面上进行简单的布局,能画一些辅助物来表现简单的情节。
•大班:大班儿童能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以自己周围的实际事情作为表现题材,画出简单的情节画。大班儿童的绘画活动可侧重于情节画教学。如何指导情节画活动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2)开展多种形式的构图练习。
(3)通过情感体验来表现空间关系。
(4)通过欣赏感受大师作品中的构图形式。
(二)意愿画活动
意愿画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绘画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愿望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可分记忆画和想象画两种。
记忆画是儿童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生活场面及景物的记忆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象或事件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和描绘的一种意愿画表现形式。
《愉快的周末》
《 聚餐》
想象画是儿童在作画时,打破时空限制,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自由作画。
想象画又可分为现实性想象画和虚幻性想象画。
现实性想象画是儿童以自己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根据进行想象画出来的画。
例:《医院》
虚幻性想象画是儿童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符合愿望的虚构。
《春天来啦》
《海底世界》 如何指导意愿画活动
(1)结合幼儿生活体验,启发、帮助幼儿确立意愿画的内容。
(2)创造宽松的意愿画作画环境,按幼儿不同能力帮助幼儿大胆地进行意愿画活动。
(3)评价幼儿意愿画作品时,要以幼儿的创造性为首要目的。
(三)装饰画活动
装饰画活动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彩或材料在各种不同的纸型上对称地、和谐地、有规则地进行美化、装饰的一种绘画形式。
幼儿装饰画作品 其他材料的装饰画 其他材料的装饰画 如何指导装饰画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美的花纹、图案和形式。
2、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装饰画技能,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装饰画。
3、图案练习的方法要多样化。充分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在装饰画中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美术教育活动是一个包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评价在内的完整体系。
•它在内容上包括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即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第二篇:浅谈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方式
浅谈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方式
【摘要】:在学龄前期,儿童绘画经历了“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三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应该是最喜欢绘画活动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只讲“形”,不讲“神”;只重“像”,不重“美”的状况。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一幅好的幼儿绘画作品,应是孩子心灵的真实写照;反映幼儿个性和童趣的作品,才是最美的作品。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用“心”去参与,才会真正感受到美术活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教师要支持幼儿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关键词】:学龄前期
兴趣
环境
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纲要》在目标定位上,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体现了艺术的本体价值。这种定位恢复了艺术教育原本具有的丰富性、生动性、情感性、人文性和完整性。幼儿园绘画活动是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而幼儿绘画的指导与评价,在实践工作中长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儿童画与成人画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儿童画中,包含着幼儿对周围世界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幼稚却大胆的想法。而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对幼儿的绘画指导,长期存在着重视孩子对范画的模仿,以及对绘画技能的训练,轻视对幼儿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常常是教师做范例,幼儿模仿,绘画的结果千篇一律,看不到幼儿的性格,也看不到幼儿的思想、创新。这都使幼儿艺术感受能力下降,审美方式遭到破坏,从而使稍有创意的想法和作品,在评价时遭到制止和批评。
我们知道图式期是儿童绘画发展的“黄金时。在这个时期,儿童用简洁的方式表达他们所关注的日益扩展、日益复杂的周围世界,这种充满韵味的表达方式有时连艺术大师也为之叹服。因此,教师应尊重、保护儿童这个创作时期所运用的方法,不要以成人的审美眼光评估、修改儿童画,压抑儿童的创作欲望与热情,抹煞儿童的创作天赋。
下面,我结合幼儿绘画特点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首先,从培养兴趣着手
兴趣是指对某项事物的爱好与追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如果生成了这种长效的动力,无疑会为幼儿认识、创造世界的活动打下最好的基奠。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直接影响作用于绘画过程中的感知、表现表达及想象创造等多个环节。可以说,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幼儿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可是,在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问题上,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有的教师过多的强调美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必要性;有的教师又唯“兴趣”独尊,在绘画活动中缺乏引导,一味的放任自流,使幼儿绘画水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反而使幼儿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显然,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教育原则,是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这一问题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
幼儿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当前应该首要研究的课题。毋容置疑,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培养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呢?结合多年的幼儿绘画教学实践,我提出几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