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五分钟职场小故事身处职场,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激励我们前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管理好离自己最近的人
一家大公司的生产部长离任,继任者是一个以实干著称的中年人,他很能吃苦,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他的最大特点是深入基层,几乎在他的办公室里不到他,他总是不停地到各个车间解决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完了,别的车间又出问题了,所以他又赶紧往别的车间赶,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他的这种敬业精神让人很感动,但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尽管他很努力,可整个生产部的管理却十分混乱,他天天忙得满头大汗,可按下葫芦浮起瓢,十多个车间,一千多工人,弄得他疲于奔命,结果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三个月后,他只好辞职走人。
来接替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管理学硕士,他上任一周以后,总裁让秘书打听一下他每天都做些什么,秘书回来说,这位新部长大多时间都待在办公室里,属下来汇报工作,他就做指示,没事的时候,他就看书、看报,很悠闲,有时也到车间去转转,但次数很少,而且下去待的时间也不长,看看就回来了。总裁听了以后,没有做评价,只是让秘书继续观察。二十多天以后,生产部的管理工作开始变得有条理了;两个月以后,生产部的管理工作完全走上了正轨;三个月后,生产效率创公司成立以来的新高。
这个故事先放一放,先来看一下有关指挥家施特劳斯的一件事。
1872年,施特劳斯应邀到美国演出,美国方面想让施特劳斯指挥一场世界上有史以来参演人数最多的演出,就是由两万名演奏者参加的音乐会,众所周知,在音乐演出中,指挥的人越多越容易出错,一个指挥家,如果能成功地指挥几百个人同台演出,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何况要指挥,两万人呢。很多人都认为施特劳斯不能同意,没想到,当美国方面把想法告诉施特劳斯之后,施特劳斯很爽快地答应了。演出正式开始了,人们都为施特劳斯捏了把汗,担心演出过程中出差错。然而,演出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事后,有记者问施特劳斯是怎样成功地指挥了两万人的演出,施特劳斯说:“是这样的,我把这两万人分成了一百组,每组二百人,再由我的一百个助理指挥每个人指挥一组,然后由我指挥这一百个助理指挥,这样一来,任务就被大家分摊下来了,每个人只需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就行了,而我,只需要指挥好这一百个助理指挥就可以了。”
再回过头来接着讲上面的故事,后来,总裁在公司干部大会上让那位年轻的生产部长谈一下他是怎么把生产部的工作搞好的,他说的话与百年前的施特劳斯所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上任的第一天,把手下的三个副部长召集到办公室开了个会,我把生产部的全部工作任务分成三部分,让他们每人负责一部分,然后让他们照这个办法回去给科长开会,向科长交代任务,让科长再给副科长开会……以此往下类推,最后,到车间班组长那里,每个班组长也就管好几十个人就行了,而我,只需要管好三位副部长,我只管理好离我最近的人就行了。”
真正懂管理的人,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把离自己最近的人管理好,再通过他们去管理下面的人。一个高
层领导无需去考虑那些琐碎的枝节问题,他只需抓住问题的关键就可以了。习惯埋头于琐碎的小事中的人,其敬业精神固然可嘉,但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战场上,元帅的作用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指挥好手下的将军们,让他们指挥好手下的士兵,从而达到控制千军万马协同作战的目的。只管好离自己最近的人,这就是精明的管理之道。
故事二:狼狈之中出创意
1984年,自山东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被当成礼品在联合国总部放飞之后,潍坊风筝就开始走向世界,而潍坊也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筝出口地。可是,由于是传统技艺,风筝受到人工的限制,所以到目前为止,潍坊的风筝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家庭作坊的小规模经营状态。可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当中,王永训却是个例外。职场小故事
王永训在潍坊风筝圈里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是有名的产业化经营带头人。目前为止,他的风筝厂拥有近百名员工,年营业额可以达到300多万元。可就在前几年,王永训其实也和大多数风筝商户一样,属于作坊经营、小打小闹的状态。短短几年时间,王永训靠什么与作坊拉开这样巨大的距离呢?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忙着做风筝的王永训特意腾出一点时间,说要出去看花灯。因为是临时出来的,所以王永训只穿了一双拖鞋。随着人还没走几步,王永训就感觉自己的鞋子被人踩掉了,于是他俯身去捡。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步骤,他也没办法做到,因为人实在太多
了,他压根儿就看不到自己的鞋在哪!花了12元钱买的一张门票,花灯还没看到几个,却要打着赤脚回去,这让王永训好不郁闷。
回家的路上,水泥地面让王永训感觉到一阵阵冰冷。可也就是这样的冰凉,给他的脑袋提了一个重重的醒:之所以我这么狼狈,是因为人太多了,如果我把我的风筝也弄一个类似的展览,会不会有一样的效果?这样想着,王永训开始兴奋起来,一回到家就跟家里的人商量这件事,所有人都说这个主意很不错。
为了能在展会上亮相更多的风筝样式,王永训一边叫家里的人紧锣密鼓地制作和创新,一边在哈尔滨联系展览会的事项。展览很快就推出了,让王永训没想到的是,来看风筝的人比灯展上的还多,门票出售出奇的好。不仅如此,前来购买风筝的人几乎都是排着队,而刚好有做出口的几个商贸公司更是在展览会上与王永训签下几批订单,叫他在较短时间内赶制出这些风筝。这次展览,让王永训彻底翻身了。
这之后,王永训慢慢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规模,开始招收越来越多的员工;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四处寻机会,为自己的风筝做宣传。几次大规模的展览下来,王永训已经打开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市场,成为潍坊风筝企业的龙头老大。
一次狼狈的“掉鞋”,意外地让一个作坊变身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这足见王永训的灵感、智慧和勇气所在。创意其实无处不在,就看你从哪个角度能发现它。
故事三:让贪婪的下属办大事
明朝时,南方地区还是蛮荒之地。不服朝廷约束造反的事时有发
生。隆庆四年,广西韦银豹、黄朝猛反抗明廷,朝廷派了好几拨儿人马去,都被叛军打了回来。没办法,当朝首辅高拱想到了能征善战的常胜将军殷正茂。
让殷正茂领兵讨伐!高拱的建议一出,反对声一片。原来,殷正茂虽是个名将,可他也是个全国上下无人不知的大贪官——当文官,他吃农民的赋税;当武将,他吃士兵的军饷。人们对他的印象是要多坏有多坏,让这样的人当统帅,还不把国家给的钱全给贪污完了!可高拱却力排众议。非让殷正茂当这个统帅不成,于是有人站出来提了个折中方案,让殷正茂当统帅可以,不过得给他再派个总会计师去。专门管军饷,以防他贪污。高拱一听直摇头,说:“你们就听我的吧!别再派什么人去了。所有的军饷都直接拨给殷正茂就是了。”就这大家死活不同意。高拱只得说:“不让殷正茂去平叛。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了,你们谁不让他去,你们谁就去当这个统帅吧!”想着先前几拨儿能人都打了败仗。受到了处罚,大臣们一听高拱这么说,谁也不敢再冒头反对了。
在高拱的坚持下,殷正茂终于当上了征讨主帅。他果然不负高拱的提携,率领14万大军。到迭广西后,三下五除二就把叛军给解决了,杀了叛军头领黄朝猛,逼得韦银豹走投无路,让手下人杀了一个与自己相貌相似的人,把人头送给殷正茂这才暂时躲过了一劫。
殷正茂班师回朝受到了朝廷的封赏。有人不解地问高拱,为何非要力荐贪婪成性的殷正茂。高拱笑笑说:“我拿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他虽然贪污了一半,可凭他的本事却能很快把叛乱给平息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