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阅读题《我的童年》
季羡林
  这个学校靠近南圩子墙,校园很空阔,树木很多。花草茂密,景算是秀丽的。在用木架子支撑起来的一座柴门上面,悬着一块木匾,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循规蹈矩”。我当时并不懂这四个字的含义,只觉得笔画多得好玩而已。我就天天从这个木匾下出出进进,上学,游戏。当时立匾者的用心到了后来我才了解,觉得他是非我族类。
我虽然对正课不感兴趣,但是也有我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看小说。我叔父是古板人,把小说叫作“闲书”,闲书是不许我看的。在家里的时候,我书桌下面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上面盖着一个用高粱秆编成的“盖垫”(济南话)。我坐在桌旁,桌上摆着“四书”,我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活佛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旧小说。《红楼梦》大概太深,我看不懂其中的奥妙,林黛玉整天哭哭啼啼,为我所不喜,因此看不下去。其余的书都是看得津津有味。冷不防叔父走了进来,我就连忙掀起盖垫,把闲书往里一丢,嘴巴里念起“子曰”“诗云”来。英物
种子的力量
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躲到假山背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的大看起来。常常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时候到了天黑,才摸回家去。我对小说中的绿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用的兵器也如数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当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有一回,一个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大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成铁砂,用手猛戳,最终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能够戳断树木。我颇想有一个铁砂掌,信以为真,猛练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鲜血直流,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遂停止不练。
学习英文,也是从这个小学开始的。当时对我来说,外语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我认为,方块字是天经地义,不用方块字,只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还能有意思,简直是不可思议。越是神秘的东西,便越有吸引力。英文对于我就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万没有想到望之如海市蜃楼般的东西竟然唾手可得了。
综观我的童年,从一片灰黄开始,到了正谊算是到达了一片浓绿的境界——我进步了。但这只是从表面上来看,从生活的内容上来看,依然是一片灰黄。即使到了济南,我的生活
也难出什么有声有的东西。我从来没有什么玩具,自已把细铁条弄成一个圈,再弄个钩一推,就能跑起来,自己就非常高兴了,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我当时生活的写服。接受外面信息,仅凭五官。什么电视机、收录机,连影都没有。我小时连电影也没有看过,其余概可想见了。
今天的儿童有福了。他们有多少花样翻新的玩具呀!他们有多少儿童乐
b快门园、几童活动中心呀!他们饿了吃面包,渴了喝这可乐、那可乐,还有牛奶、冰激凌。电影看厌了,看电视。广播听厌了,听收录机。信息从天空、海外,越过高山大川,纷纷蜂拥而来。他们才真是“儿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是他们偏偏不知道旧社会,就拿我来说,如果不认真回忆,我对旧社会的情景也逐渐淡漠。有时竟淡如云烟了。
今天我把自己的童年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不管还多么不全面,不管怎祥挂一漏万,也不管我的笔墨多么拙笨,就是上面写出来的那一些,我们今天的儿童读了,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从中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吗?
(有删改)
1.对“我"来说,什么是神奇的东西? (   
A.花样翻新的玩具。          B.小说中的绿林好汉。
2.我”练铁砂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
A.“我”看武打片,想模仿。
B.“我”很无聊,想学习一种本事。
C.“我”受到朋友的启发,想练本领。
D.“我”阅读小说,想成为里面的英雄
3.我万没有想到望之如海市匠楼般的东西竟然顺手可得了。"这句话表达出“我”怎样的感情? (      )
A.表达出“我”对学习英文的恐惧。
B.表达出“我"对学习英文的渴望。
C.表达出“我”对学习英文的欣喜。
D.表达出“我”对学习英文的羞愧。
4.作者为什么要写今天儿童的童年生活? (      )
A.通过对比,突出“我”童年生活的单调乏味。
B.通过对比,说明今天的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
C.通过对比,提出了对今天的儿童的一些希望。
D.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对今天的儿童的羡慕。
5.文章中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我”喜欢看闲书?请结合文章写下来。
                                                             
                                                             
6.我万没有想到望之如海市蛋楼般的东西竟然唾手可得了”,英文是怎样被“我”唾手可得的呢?结合“我”的读书经历,想象一下,心无杂念的意思写下来。           
                                                           
小马过河的故事原文
                                                                 
7.结尾说:“我们今天的儿童读了,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从中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吗?”请结合文章,写写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8.有人说:“站成一棵树今天的儿童比季羡林爷爷那个时代的儿童幸福多了,快乐多了。”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写- -写。
                                                                 
                                                               
答案:1.D    2.D      3.C  4.C 
5. ①桌上摆着“四书”,“我”看的却是旧小说;②一放学,“我”就躲到假山背后,或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的大看起来,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有时甚至摸黑回家;③“我”对小说中的绿林好汉的姓名、兵器等非常熟悉,比对教科书熟悉多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 (示例)对“我”来说,英文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虽然它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但是居然还能发出音来,对“我”真是有莫大的吸引力。“我”很想知道那些单词的意思,知道英文书中讲的故事,于是“我”有了学习的动力。“我”每天学习新的英文,就感觉像是接触了新的世界,新的领域。 “我”孜孜不倦地学习着 ,最终掌握了英文。
7. 笞案(示例)作者把自己的童年和今天的儿童的童年作对比,让我们明白了今天的儿童学习的机会更多,更需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
8. (示例)我认同这一说法。 因为季羡林爷爷那个时代的儿童生活贫困、单调,接受外面的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今天的儿童,有许多玩具和专门供儿童玩乐的地方,获取知识也不像季
羡林爷爷那个年代那样困难了,即使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因此,从这两方面来说,今天的儿童更幸福、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