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导课的重要性
作者:牟军梅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21期
作者:牟军梅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21期
摘 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求知欲、好奇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为了让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满足,我们就必须在他们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就是创造学习的诱因。所以语文课的导入在这里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的导入 举足轻重
先代教育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导课环节应由“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五方面组成。这也是导课的原则,正是遵循这一原则,使得我们的导入环节在一堂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的导入,如果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充分调动
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导课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比如《画风》一文,老师导入:孩子们,风是什么样子你们见过吗?摸到过吗?(没有)那你们有感受到过吗?(有。感受到风吹过,听见过风声)那谁能把风画出来呢?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致,个个小脑袋分快地旋转,展开想象的翅膀,兴高采烈的投入到思考当中,并和文中的孩子一起,解决如何画风这一难题,从而在快乐中学会了本文
二:成功的导入,能立刻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神,激发思维
语文课的导入是。成功的导入能让学生情绪高涨,思维迅速膨胀,神经高度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感知能力得到最佳发挥。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去,感知领悟新知识。。执教《秋天的雨》一课时,老师用一首小诗导入:“春天的雨像一精灵,在空中自由舞蹈;夏天的雨像一猛兽,从空中倾盆而下;---;冬天的雨像一天使,在空中飘飘洒洒。”这首诗中缺少了哪个季节的雨啊?(秋雨)那秋天的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该用一句怎样的诗句来表达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把这首小诗补充完整好吗?孩子们带着极大的兴趣,怀着美好的期望,投入到本文的学习当中。力求自己在本次学习中,把秋雨的美深深印在自己的心里
三:成功的导入,是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语文课堂中,老师采用温故导入法,正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起一座巧妙的桥梁。使学生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为新知识的学习开了个好头。比如在学习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时这样导入: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喜悦的心情,那么我们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有哪些?孩子们会争着回答:《春晓》、《绝句》、,《咏柳》---那么诗人杨万里笔下的春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通过回顾学过的一些古诗,无形中让那个学生对新诗产生兴趣,会迫不及待的要去学习。
四:成功的导入,能使学习目标明确、主题突出
成功恰当的导入,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围绕课题,直接开门见山导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课文主旨,从标题入手,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称象》一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直接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你们称过东西吧?可你们谁称过大象呀?本文中又是谁要称大象呢?为什么要称象呢?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走进课文,从而使孩子们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主旨是什么。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过来;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成功的导入,能瞬间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把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围绕教学内容,达到知识的彼岸。使整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