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语⽂是学习课程中很重要的⼀门学科,语⽂的学习对每个学⽣来说都是⼀件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好⼀些学习的技巧。下⾯就给⼤家介绍下语⽂学习的正确⽅法与技巧,欢迎阅读!
学好语⽂的六种技巧
⼀、学语⽂最根本的问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我们⾃⼰的⽂化底蕴。⽂化底蕴是学好语⽂的基础,只有⽂化底蕴丰富了,以后才能够做到对学习各种阅读训练材料、写作指导之类的东西游刃有余。因此,⼀要多读⼀些史、传、⽂摘之类的书,多看⼀些现代科学、技术、⽂学、艺术之类的著作。但是仅仅多读多看效果并不⼗分理想,还必须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当读了⼀定数量的书后,我们的眼界便开阔了,思考问题也全⾯了,于是⽂化底蕴便开始丰富了。⼆要重视读史、(包括社会发展史、⽂学史、科学史等)读传、读⽂摘,这样收获会很⼤。读史,可以增长我们的才、学、识;读传,可以让我们时时感到⼀位历史伟⼈的精神⼒量,明确⾃⼰的⼈⽣之路该怎么⾛;读⽂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取舍。我们注意到有许多学⽣买了许多介绍培养阅读能⼒,提⾼写作⽔平的书,读书时抄抄写写、录⽂断句。不可否认这对学习语⽂有⼀定的帮助,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提⾼我们的⽂化底蕴。
⼆、学习语⽂的六步法
(1)了解。看课⽂、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个初步的印象和全⾯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字障碍。
(3)独⽴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章、练习题进⾏思考。如提⽰的内容是否真懂了,⽂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的理解、写作特⾊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惯好、⾃学能⼒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要适当地⾃我要求⾼⼀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重点之处⽤“※”,课前⾃学批的字,⽤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钢笔写,以免时间⼀久,将⾃⼰的见解和⽼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章的见解、修辞⼿法、表达⽅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步,学⽣只有成为⼀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浒传》等古典⼩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三、总结学习要点,浓缩知识精华。例如:
1.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物、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
2.说明⽂的要素: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法、语⾔和观点的连接。
3.议论⽂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4.⽂章的表达⽅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5.修辞的⽅法:⽐喻、拟⼈、夸张、排⽐、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等。
6.⼈物描写的⽅法:外貌、语⾔、动作、⼼理描写。
7.词的分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8.短语分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等。
9.句⼦六种成分的位置顺序:主、谓、宾、定、状、补。
四、固定读书时间的重要性。
学习语⽂应该是⼀件轻松的学习活动。学习语⽂其实不⽤刻意去学习,它靠的是⽇积⽉累和逐渐的积淀。每天固定地拿出⼀些时间进⾏阅读和写作⼗分重要。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习惯后,任何⼀位同学都会对“语⽂”产⽣兴趣,并发展成“爱好”的。久之您的⽂化底蕴就会越来越深。
五、打牢语⽂基础。
从古⾄今,⼏乎每⼀个学⽣都是从学习语⽂⼊门,开始“学习”的。语⽂是其它所有学科的基础,数、理、化、史、地、哲等各门学科都离不开对⽂字的理解。因此同学们必须要打牢语⽂基础,语⽂⽅⾯的基础知识涉及的范围⾮常⼴泛,学好语⽂不能靠临时突击,要靠平时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多积累,多归纳,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学基础知识⾮常⼴泛,有语⾳、⽂字、词语、句⼦、篇章、标点符号、修辞⼿法、⽂学常识、古代⽂学常识、作家作品、诗词鉴赏、语法应⽤等,这些知识都要做到分别掌握,⽅法是多读、多写、多摘录、多归纳。
六、要讲究学习效果。
主要是树⽴端正的学习态度和采取正确的学习⽅法,明确学习的⽬的,制定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语⽂这门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平时多请教⽼师,多与同学讨论,多进⾏探究,都有利于提⾼学习效率。同学们还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法,多研究别⼈的学习经验,探索出适合⾃⼰风格的学习⽅法。特别要重视语感培养、知识的归纳和累积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个良好的语⽂学习习惯
1、记忆习惯
⼀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还含有注意的习惯。⼀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定好。学⽣的智⼒,注意⼒是最关键的。⼀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学⽣会整理、表达⾃⼰的思想,演讲是现代⼈应该具有的能⼒。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传记,与⾼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两分钟,有好处,学⽣那个年龄可塑性⼤,伟⼈的感染⼒、教育⼒,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师的,学⽣与⼤师为伍、与伟⼈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中,⼀旦形成习惯,学⽣会终⽣受益。
4、写的习惯
写⽇记,有话则长,⽆话则短,通过⽇记可以看出⼀个⽼师有没有能⼒,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以贯之的品质,看⽇记能看出⽼师的⽔平,更能看出学⽣的⽔平,⼀分钟、三五⼗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我⼆⼗年不批改学⽣作业,但我说⼀句话管⼆⼗年,就是每天⼀篇⽇记。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家推着⾛,⽽优秀的学⽣长处就在于明⽩⾃⼰想要⼲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请⽼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部分,还给学⽣,学⽣⾃⼰去看⼀看,想⼀想,预习预习。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昨天发给⼤家的材料-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四分钟”,后进⽣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学的习惯。反之,不让学⽣⾃⼰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家。这样做就是要学⽣会预习。让学⽣⾃⼰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的快乐。所以请各位⽼师⼀定要培养学⽣预习的习惯。
7、适应⽼师的习惯
⼀个学⽣同时⾯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我们努⼒采取措施提⾼⽼师的能⼒⽔平,适应学⽣;⼀⽅⾯不能马上把所有的⽼师都提⾼到⼀个适应学⽣要求的地步。所以学⽣也要适应⽼师,从现在适应⽼师,长⼤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不同层次的⽼师,学⽣⽤不同的⽅式,眼睛向内、提⾼⾃我的⽅式去适应,与⽼师共同进步。
8、⼤事做不来,⼩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常要紧的⼀个习惯。我抓学⽣习惯基本就这么抓。尖⼦学⽣做尖⼦的事,后进学⽣别盲⽬攀⽐。⼤的⽬标够不到,赶快定⼩的⽬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最可怕的就是⼤事做不来,⼩事不肯做,⾼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所以要让我们的学⽣永不⾔败。
9、⾃⼰留作业的习惯
⽼师留的作业不⼀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师要和学⽣商量,让学⽣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市教委规定对学⽣实⾏量化作业,它的落实,⼀靠检查,⼆靠⽼师良⼼,⽼师要从学⽣实际出发,只有常规量的学⽣可以接受,学⽣才能适应教育。浙江书⽣中学就特别强调这点。
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的成绩。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下提⾼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学⽣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中学⽣应该会出***,初中学⽣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学⽣要会根据⾃⼰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各学校要有⾃⼰的特点,让⽼师以教书为乐,让学⽣以学习为快乐。这快乐要建⽴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只有师⽣都成了学习、教育的主⼈的时候,教书这份⼯作才能真正成为乐园,才能使“学习、⼯作、尽责、助⼈是享受”成为现实,使我们短暂的⼈⽣充满快乐。祝⼤家在尽到⽣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育⼈的快乐。
学习好语⽂的⽅法
经常查阅⼯具书
读书学习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等⼯具书的习惯。⼯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的图书。最常⽤的⼯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具书不仅是的⽼师,可以随时查阅碰到的疑难问题,⽽且也可以作⼀般阅读材料来读。⾼中⽣要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字字典》两本⼯具书。
认真学好课本
所谓“课本”,即⼀课之本。许多同学,尤其是⾼三学⽣,认为现在⾼考的阅读分析材料都是课外的,课本不闻不问,置之脑后,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结果是耗时费⼒,⼴种薄收,效果甚微。⽐如⽂⾔⽂的学习,课内篇⽬还没有读懂过关,词法、句法没有学懂弄透,就急于到题海⾥去“畅游”,显然是枉费⼼机,本末倒置。课内⽂⾔⽂这只“⿇雀”,仔细解剖透彻了,才能在课外举⼀反三,触类旁通。该背诵的⼀定要背得滚⽠烂熟;该熟读的⼀定要烂熟于⼼。⼀般来说,考试的材料取⾃课外,但考点和答案却在课内。
学会独⽴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环节。养成独⽴思考的习惯,⾸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办法就是多问⼏个为什么。⽐如许多⾼⼀、⾼⼆的同学问:现代⽂阅读材料好像看得懂,
但每次做题时总与⽼师的答案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你根本没有把⽂章读懂,看起来那些字你确实认识,⽽字词⾥⾯的“内核”你却没有能⼒发现。建议⼤家现代⽂要“多读、多思、少做题”,每读完⼀篇⽂章后,留出2~3分钟的时间给⾃⼰提出⼏个问题,看⾃⼰是否能回答。能回答,说明你读懂了;否则就没有效果。⽐如问,这篇⽂章的中⼼是什么?这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
勤读课外书籍
语⽂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光读⼏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许多同学说每天的作业都来不及做,哪来时间读书?我看关键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想不想读书,想读书就有时间,不妨你试试!我建议⼤家每天要保证有⼀个⼩时的读书时间,时间可以是整块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每天睡觉前问⼀问⾃⼰,今天读书有⼀个⼩时吗?欧阳修利⽤“马上、枕上、厕上”读书,郑板桥利⽤“⾈中、马上、被底”背诵,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读书除了报刊杂志的“浅阅读”材料外,⼀定要有计划地多读⼀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周读⼀本,⼀学期就是⼗⼏本,⼀年就是30本,⾼中三年就是百来本了。这些书,不仅可以让你⾃信⾛⼊⾼考考场⽴于不败之地,⽽且将受⽤⼀辈⼦。
善于整理读书笔记
语⽂知识零零碎碎,要经常把学过的知识整理⼀下;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种⽅法:摘抄、摘录法,做卡⽚法,提要钩⽞法,写读后感法等。
坚持写⽇记练随笔
⽇记和随笔就是把⾃⼰⼀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不但形式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且内容也⾮常⼴泛,可以海阔天空,⽆所不谈。坚持练笔,⼀练语⾔⽂字的熟练程度,⼆练⾃⼰的思维能⼒和认识能⼒,要注意培养⾃⼰的观察能⼒、感受能⼒、思考能⼒。常⾔道“曲不离⼝、拳不离⼿”,语⽂的作⽂能⼒就需要“笔不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