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子宫
——欧文.亚隆《叔本华的》读后感
作者:慷慨悲歌的燕赵(知秋)
这真是一本神奇而伟大的书籍,用“震撼、抓狂”等字眼已不足来形容我阅读时的激情感觉。想起斟酌那些精致对话受用无穷的时刻,留恋和咂摸字里行间中极富诗意的语句,都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拍案叫好,从而心驰神往!不敢奢望可以去做其中的某个角,哪怕只能做这场团体活动中的一个旁听记录生,我想:也是三生有幸了。
真的吗?的的确确,真的。在这本书的安排中,存在主义心理大师欧文.亚隆用那令人钦佩的哲思,朴实无华的文字,精巧细腻的布局,醍醐灌顶的
对话拉开了一场出人意料、惊心动魄、具有无穷魅力的团体心理剧演出。回想初中阶段所处的武侠文学“横行时代”,恐怕也只有那段沉迷“险恶江湖逍遥剑”的时光能够与这着迷的三个梦幻夜晚相媲美。如今时空穿梭,光阴荏苒,这曾经的执着其中仿佛故态重生,细思却又明显不同。前者如同漫步在田野中的一次意外捡拾,惊喜得忘了回家吃饭。后者更象是五柳先生笔下桃花源的那次秘境寻踪——是:你根本就不想回家吃饭!
坦白地讲,在阅读之初自己也写过类似的小小说,缘于在学习心理学后,就深感“心理学可以与任何人文类学科结合而跳起美丽的双人舞”,不仅仅是文学(从这个角度谈论,本书某位评者“文学与心理学可以跳一个完美的双人舞”的提法并不新奇,因为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用这样的角度在思考和写作,只是那时小说体裁还未曾建立,而用语录、寓言来演绎罢了)。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两条主线慢慢清晰地显露
出来:一个是师朱利斯笃信对多年以前的来访者——菲利普“是曾经最失败的”(这其中的觉察与勇气尤令我折服),从而在现实中必须求证所引发的线索;一个以潘蜜为代表的正在走入一定发展瓶颈的“团体小组”,因菲利普的意外介入而充满动力,走向成熟的线索。
在充满感动的72小时里,虽然看到亚隆紧扣小说题目,用亚瑟叔本华一生的故事来叙述穿插和衬托主题,但实际是要阐明那伟大思想的背后是犹如传奇般的不俗人生。如果你精心阅读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小老头一生充满挫折与败绩,直到晚年终获认同,又在孤独中死去。然而留得“身后名”,成为了继费希特、康德之后德国的伟大哲学家。可他与小说有什么关联嫩?有趣的是,小说的男主角之一——菲利普,一个曾经患有“性强迫”(只能通过性交缓解内心焦虑)行为的成瘾者,正是因为叔本华的思想而走出困境,重新面对自己和成员,让心中的“北极独狼”逐步迁徙到了“温暖的人间大厦”,最终获得了自我救赎。
难道心理学要借助哲学而开花结果吗?当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哲学本身就是心理学渊源的两大母体之一,能够从中获得滋养、力量是自然的事。从事这项工作的前辈历来大有人在,我们熟知的创建理性情绪疗法的阿尔伯特.埃利斯也是个例证。当看到菲利普这个叔本华的铁杆粉丝,甚至是复制品(书中原话)在很多情节中不断重述伟大哲学家的语录时,我也常有一种呆若木鸡,喉咙发干的感觉。因为它直接叩击着我的内心深处,比如: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
人象征什么。让我不断疑惑——这本书究竟写给谁呢?是菲利普?朱利斯?还是叔本华?无疑,亚隆在小说的准备阶段,即梳理叔本华不平凡一生的过程中,也一定发觉:叔本华同样需要心理。那么在成功“借鸡生蛋”,突出刻画完小说中的人物后,这位心理大师也完成了与叔本华的心灵对话,该书更可以看作是心理的一次时光穿越。
这本书就能给我带来这种成长感受,所以我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感谢它。
在我的理解中,心理工作者的个人成长分为渐进式与开悟式两种。不是高低的区别,而是速度的快慢。它也许依靠个人揣摩,也许要依仗团体进步,但最终靠的还是自己。严格地说,我更看好后者。因为它需要一定的天赋素养,并锻炼我们时刻洞察自己的内心感受并捕捉下来,让它真正融入到血液中变为己有,才能提升洞见与功力,这才是真正的“成长”,而不是时下某些带领老师对着你的脸动辄就说:“***,你终于成长了”的结果。反观小说的主角——师朱利斯,细致描述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想必也是亚隆的用心良苦所在吧。
最后用几个关键点来结束我的分享吧:
@ 一个重要细节的想法
逍遥剑我想很多读者在潘蜜拥抱菲利普的那一刻大受感动,因为那纠结的枷锁始终折磨着菲利普,十几年的梦
魇拷问着他:我是美丽的吗?我是值得爱的人吗?但是我,更把这一腔热泪洒向此刻的潘蜜:面对这样一个曾经伤害她到极致的恶魔,这个女人用了多大和多久的襟怀与气力才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呢!
我承认,在阅读的进程里,感受到了既在潘蜜心中,也传染到我心中无法排解的“恨”。这个负面情绪明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在她印度禅修回来后,偶遇当年温柔陷阱的制造者,竟然连续用了12个充满恶毒味道的形容词,这些词持续冲击着我的眼帘,让我一时目瞪口呆,录在这里:烂货、混球、混蛋、鼠辈、恶劣、野兽、败类、老手、猪、妖怪、邪恶怪物、禽兽。世间还有比这些词语更毒辣的吗?!当然我不否认,亚隆的文学笔法在此刻充分呈现,但如果我们化身为如潘蜜有共同遭遇的那些被猎艳的女子们,将作何感想为妥呢?——此刻是否我的“超我”在指挥着敲击键盘的手指呢?
@ 他是谁&我是谁
朱利斯是亚隆的影子吗?一定不是。如果你觉得非要是,也许是书中小
组中的每个人,这只是一种文学笔法罢了。——此刻设想一下,我是其中的谁呢?我觉得是史都华+汤尼的混合体。史都华是小儿科的外科医生,汤尼是个蓝领。前者让我感受至深的是“超强的记忆与复述能力”,特别是自我暴露时有别于瑞贝卡;汤尼这个人物非常重要而且性格多面,他、潘蜜和菲利普构成了小说后期的主要三角关系,不仅是三者情感的纽带,更是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行业外人士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最后阶段他已经成长为朱利斯的“协同师”,所以亚隆安排他进行最后的收束,也缘于他身
上蕴含的动力与发展非常巨大。
@ 不容错过的章节
这样一本杰作,怎么可能错过任何一个字!实在无需在这里做这个工作,但是想到当今“速成一族”人士的习惯,就不自量力地做个试探与建议,也算是图书推广工作的一种吧。
特别推荐:19、21、28、29、32、34、38、40章。章章精彩,章章感动!
@几句感谢
1、感谢亚隆和叔本华。亚隆,是你用这样一本旷世杰作撩拨到我最深处的情感与思绪,受益无穷,我会让本书伴随自己一生;叔本华,是你那大量的洗练、精深的语言给全书的哲学思辨、终极主题提升到相当的高度,注入了丰厚的学养,让我再一次重新认识了你。你的哲学著作要重新阅读与学习。
2、感谢本书的译者和校者。台湾的易之新先生,在不可能核对原文的条件下,你的译作已经让我如此痴迷,深表敬意。大陆的曾奇峰先生,你的校对使我们阅读起来更亲近,虽然有三处不通之处,但瑕不掩瑜。尤其是你的评语,在第二遍阅读时深有戚戚焉。
3、感谢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包括叔本华的父母,潘蜜苦苦追寻的那个印度禅修人士(名字我忘记了),还有火车上偶遇的那个同修者。是他们让我们这个世界合理存在,一人千面,从而生机勃勃。
有感于上述诸多的话,我想我多年后还会继续重读这本伟大作品。因为情愿逍遥在字里行间中的自在陶然,钟情那顿悟超脱的至理哲言,难以忘怀心灵回溯时的阵阵悸动。所以在此向所有朋友呕血推荐难得之好书,不是欣赏心理小说的这类写法,当然更不是书托(呵呵),只是因为它的确能够让你看到“生命的坦然
与超越”(李子勋语)。你可以是个普通读者,如果是心理爱好者、咨询师、师就更妙。因为我在收获本书的那一刻,觉得:你是抬眼望去的高天归鸿,你是心中寄予的灿烂日月,你更是我长久渴望的温暖怀抱,那感觉仿佛是要:重回子宫。
注: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引用,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