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五慎"  
  何为五慎?是为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一个慎字,可看出是从对自己的要求出发,从对自我的约束出发,从内心的警示出发。古时儒、道、法等学派都极力推崇这种强烈的道德自律意识,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提升道德修养、凝结清廉政风的重要思想遗产。 
  慎独: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如清末重臣曾国藩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其他三条是枝叶。还有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的驳暮夜无知者论,以慎独精神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不仅官员要慎独谨行,每个社会人都应以此为律。在网络世界日益充斥现实的现状下,道德规范在虚拟的社会中往往失灵。这就更需要我们发扬慎独的精神,面对现实进行更深层次的道德内省和道德自律,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高尚的自律情操。 
  慎染:故染不可不慎也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社会是个大染缸,真善美、假恶丑同时存在,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清朝末年,蔡公时慨于国事艰危、民生疾苦,曾与好友组成革命团体慎所染斋,意在不仅不要被环境腐化,还要改造环境。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慎微: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可见,慎微,是防止贪欲萌生、斩断邪念必须坚持的操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慎微,主要是慎小事小节。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温水效应,先把青蛙放入沸水中,青蛙受到强烈刺激,拼命一跳,于是挽救了自己。再把这只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加热,青蛙在水里悠闲自得,当水温过高想跳出来时,已跳不出来了。一些领导干部对疾风暴雨式的腐蚀完全可以抵御,但对润物细无声式的侵染,却会习以为常。 
  慎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慎初,顾名思义,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一经发现不良思想苗头和出格行为,必须坚决及时急刹车制止,避免误入歧途。明代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由此感悟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心理学上有一个类似的门槛效应,就是如果一个人能一只脚跨进门槛,那么整个身子再进来也就不难了。很多官员在贪腐案发身陷囹圄后悔恨何必当初,其实如果能在从政之始做到慎初,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境界了。 
  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在《道德经》有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换言之,若想不功败垂成,就应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坚持二字,写易行难,人的私欲始终存在。那些即将离退的领导干部,自以为已经经过了千辛万苦,该歇口气,享受一下了;或者是觉得前景渺茫,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变节。我们常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信念和理想也应如初见,才能在人生之路上渐行渐远,慎终若始。 
  一个懂得shendu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的人,一定是瑕人。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作为人格的主动内省自律方法,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对于党员干部和每一个社会人,都是一剂治病防病的良方,护我们远离贪欲,驻守清本,安得自在。(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