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大学生读后感800字5篇
《活着》无疑是一部深邃的作品,它告诉我们,人对苦难的承受力是无限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活着大学生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大学生读后感800字1
余华在很多作品中倾注了浓烈的情感,既书写着苦难,又书写着温情,有苦难的地方总是有温情的存在.他的作品,除了能给你感动,还有一种能使你砥砺奋进的力量,我相信这是每一部文学经典都隐含的功能.小说《活着》是以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对〝我〞进行倾诉的方式回顾了他的一辈子,讲述了福贵不仅经历过动荡的社会和历史时代的变迁,还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生死别离,到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生活.文中的苦难生活虽然无处不在,但整体却营造出一种在大苦大难中相濡以沫的温情.让读者感到既辛酸又朴实,无不为之动容.
其实余华并非是单纯地书写苦难,而是想通过苦难来写人性的真善美以及主人公在面对苦难时
顽强不屈的精神.在抒写人生苦难的同时,也在描摹他们生活中的希望和温馨,而这一连串苦难中的温情,正是福贵战胜苦难的重要精神支柱.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一种命运无常的苦难,活着的人活着就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一个人更应该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
读余华的作品,总使我想起鲁迅.正如鲁迅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他们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关注社会人生的动态和人生价值,并且都在作品中寄寓了深切的悲悯和人文主义情怀.余华的小说给人恒久的温情,就如夜空中的明星,尽管渺小,总能给人在黑暗中带来明亮的希望.此刻,苦难已不再是简单的肉体能感受到的苦难,更多的是苦难中在精神上与命运斗争的痛苦与无奈,甚至是超越精神的苦难.余华把他的人生理想与期望付诸于苦难书写中,通过写实的手法细致刻画底层人物同命运斗争时展现出来的人性的温暖,这是他怜悯所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所摩擦出来的.文字简单质朴,却充满了温暖与关怀,救赎与励志.阅读他的长篇小说,犹如上帝般俯视着芸芸众生的一切,感受人间冷暖与喜怒哀乐,直击人性最深处.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阅读不同阶段的文学经典,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除了固有的学术,更多的
是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内涵.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不用饱受饥寒,但我们能够通过一部部文学经典,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活着大学生读后感800字2
我们每个人就像我们踩着的这块黑土地,坦露着胸膛,召唤着属于自己的归宿和使命.一个人生下来不易,活着更不容易,活得好却是难上加难;有些时候经历过苦难后幸存了下来,别人认为你只是幸存者,但对我们自己来说其实这才叫生活.
小说里的故事与现实与和现实中的现实总有不一样,而现实总是令人费解和矛盾的,我们活着不应该只是发泄.控诉或者揭露,适当的高尚才会给人希望和未来,人毕竟只活那么些年,在时间的世界里,我们都只是一路人,有些时候卑微而自大.一颗的心是我们需要的,有些事只有在经历理解之后才会蜕变超然,看待善恶一视同仁,用一颗慈悲的心和同情的目光环顾世界.
人的体验和欲望以及想象和理解,会屏蔽所有不同的界限,让人从他人的经历中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而《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财富,讲述了绝望,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读完福贵的一生,一路喜忧参半.他走过的这大半辈子异常
艰难,在开始时会为他的不争气而生气,年轻时把家中的一百多亩田输光了;后来他改过自新,命运却对他不公,让人对他的悲惨境遇唏嘘不已,妻离子散,到头来只余孤身一人在这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老婆的唠叨和宽容,没有子女的欢声笑语,只是白发送了黑发人.
当一个人经历命运的考验时,选择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同.福贵虽然历经磨难,但他是幸运的,他在生活面前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但在精神世界里,他是一个勇敢的强者,任何磨难都不足以击垮他.所以说,我不敢妄加评论他的一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也许时间会把他的身体摧垮,但会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定,活得更潇洒更自在.可能时间会改变一切,且不会事先通知你,但真正有智慧的人经历过岁月的沉淀之后,会变得更醇香.更简单,那是洗尽铅华之后的浴火重生,我相信时间会让我们越来越有魅力,无惧所有,即使生死在前,也只淡然笑之.
活着大学生读后感800字3
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断讨论生的意义,而作家余华直接以《活着》为题,以中国特有的年代,特有的人的方式来展示他心中的话.
与书名《活着》的深沉不同,书一开始描写一个旧社会的地主家的儿子福贵,他嗜赌成性,游手
好闲,甚至带着去当众羞辱大人.〝这样的人死了也罢了吧,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我心中暗想.不出所料,他很快输光了家里所有的财产,在父亲临终的话下,他开始重新做人,而悲剧从此在他的生活里渐次上演.
他进城为母亲买药被国民党了抓了壮丁,在战场上失去了难得的朋友.几经辗转回到家,母亲已死,妻子含辛茹苦养大孩子,可女儿却是哑巴.接着妻子病倒,女儿含泪送人,唯一指望的儿子因给人输血失血而死,女儿在生孩子时死了,女婿又在工地事故中丧生,最后的亲人苦根竟因吃豆子撑死……如果说世上真有因果报应的话,那么福贵一定是最好的体现.
面对无数次的〝天崩地裂〞,福贵的反应却令人惊叹.他并非拥有处变不惊的能力,而是有着超脱凡人的韧性.倾家荡产,他还有老婆孩子和一小片田地;被抓壮丁,他心里坚定着回家的念头;妻儿死去他还有哑女儿和孝顺女婿;他俩死了还有未谙人事的孙子等他抚养;最后连孙子都离开了他,他就放十块钱在枕头下让人替他收尸,终日以黄牛为伴!从令人憎恨的纨绔子弟,到让人泪流的悲惨农民再到受读者心生敬畏的老者,作者笔下的福贵用自己从旧社会开始,历经.革命.自然灾害的一生展示了人的生命的韧劲究竟多大.
有作家这样评论道〝福贵身上是中国近代所有苦难的集合〞.我认为他是亦是面对苦难时我
们的好榜样,可以称其为生命的不倒翁.任凭残酷生活的拳打脚踢,他总能到活着的重心,让自己摆回最合适的位置,就算命运残酷的像一把铁锤,将他最后一点的盼望也砸得粉碎,他也要捧起一抔土将它小心埋好,让自己死后的骨灰能与之相伴.
余华以《活着》为题,却专注描写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演奏的是壮丽生命诗篇,却以琵琶轻轻弹唱,激起的是深沉的生命鼓点,却像哄孩子一样温柔拍打.正是这样以平淡的口吻诉说着一个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给人以最朴实.最厚重的生命力量.
活着,在苦难中静静绽放.
活着大学生读后感800字4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我的整个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厌恶于华,厌恶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我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理解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
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我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 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 那几天我想的仅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以往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可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本事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我.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可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我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我什么借口,因为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活着大学生读后感800字5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曾经嫖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悲剧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对自己的过去可以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己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庆幸自己曾经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无遗憾!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择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