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案
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春华小学关丽贞
一、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用动词写一段话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
我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的分析:《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掰”等12个生字,会写“瓜、空、进”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讲述故事,从中明白做事情的道理。
3.理解“非常、掰、捧”的意思,并能说一句话;积累“又×又×的××”的短语。
教学重点:
1.认识“猴、结、掰”等12个生字,会写“瓜、空、进”等7个生字。
2.理解“非常、掰、扛”的意思,并能说一句话;积累“又×又×的××”的短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