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词写一段话
用连续的动词描写炒菜过程的作文
   
                            篇一:我学会了炒菜
我学会了炒菜 假期里,我学会了炒菜。我这才知道原来炒菜也不是容易学的,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要不然时间长了,菜就会变黄,不好吃了。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我是怎样学炒菜的吧!
首先,我请外婆指导我。然后把准备好的青菜洗好,把坏的挑出来扔掉。再把煤气炉打开,放上锅,再倒一些油,就可以开始炒菜了。炒菜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一些水。而且,还要加一些盐,有必要还可以加一点点味精调味,这样会更美味。最后,不断翻炒后,把菜倒进碟子里,就大功告成了!
通过这一次学习炒菜,我懂得了看上去虽然很简单的事,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不过通过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学好!就像学炒菜一样,我不但学会了炒菜还学会了炒菜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我学会了炒菜
我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家务活我样样精通,扫地,洗碗都是小菜一碟。唯独不会炒菜,所以
我一定要学会炒菜。 今天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了青菜、鱼、葱……回到家里,我看了看买的菜,说:“今天就来学一道简单的炒青菜吧!”我开了火,拿起锅铲,妈妈在旁边指导我:“先往锅里倒点油,等油滚烫到冒烟的时候,再往锅里放青菜,接着把青菜翻炒一会儿,然后,放点盐和鸡精,最后就炒熟了。”我按照妈妈的话来做,青菜炒好了,尝了尝,没想到炒出来的是一盘咸青菜,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屁股坐在床上。 妈妈看见了,对我说:“别泄气,炒青菜的时候,先少放一点盐,再品尝一下,如果盐放的不够,就再放一点。”听了妈妈的指导,我赶紧起身,跑到厨房,按照妈妈说的方法重新炒了一盘青菜,果然比原来炒的好吃。我高兴地跳起来说:“妈妈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
我将青菜夹在了弟弟和妈妈的碗里,自己也夹了很多,我们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通过炒青菜这件事让我明白,只有自己劳动的果实才是最好的。
篇二:动作描写--作文
跟李老师学作文(13)——动作描写
  一、技法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同学们学过的《金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程度。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
(一)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1、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了,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惊愕地眨了眨眼睛,
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且不重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顶、弯、蹲、插、倾、飞等”6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四)与语言、外貌、心理等结合起来写。
  二、心法
人物动作有先后,一步一步我来表。
巧用动词不重复,恰如其分最为高。
根据主题写动作,一字千金妙妙妙,妙妙妙!
三、荐文
  和老妈在一起
(2013年上海市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