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2号                                  长  安  学  刊                                    2018年4月 Vol.9,No 2                            haanxi Social Science Review                              Apr.,2018
论鲁迅小说中的月亮意象
鲁迅作品简介韩珊珊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8)
摘  要:月亮是鲁迅小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作为自然景物意象,鲁迅对它寄托了深刻有多样的含义。金黄月光下的温情故乡,恐怖黑暗的“吃人”社会,月黑风高的死亡月夜,为古典又永恒的月亮意象注入新的内涵,剥开一层层的乌云直击月亮的真实面目,《呐喊》中月亮意象出现次数多,分析月亮意象能更深入的了解鲁迅其人、其小说的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鲁迅;月亮;温情;恐怖;死亡
文章编号:ISBN978-7-80736-771-0(2018)02-113-02
意象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的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能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
月亮本只是一个客观物象,由于文学的审美作用使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容和情感彩的文化载体,成为蕴含丰富的艺术符号。从一开始其象征意义就是明确的,几种基本含义被反复运用,不断咏唱,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最富象征意义的具象,引起情感共鸣,已经成为一个在特定生活场景中反复出现并因此引发出某种固定情绪和习惯性联想的程式化意向。
月亮意象出现在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中,其中小说里最多。在他33篇小说中有12篇出现了月亮意象,其中《呐喊》中占6篇,在《彷徨》和《故事新编》中各占了3篇,《社戏》、《故乡》、《白光》、《孤独者》等作品中,月亮的意象多次出现。这一意象在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之高,篇幅之多,形式之多样绝非偶然,而与鲁迅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温情柔和的月光
日本著名作家佐藤春夫在悼念鲁迅的文章中写了“假若你读鲁迅作品时稍加注意,在什么地方也一定表现着月光的描写与少年的生活。我想月光是东洋文学在世界上传统的光,少年是鲁迅本国里的将来唯一的希望。我永远忘不掉从鲁迅文中独到的虽然中华民族的全部都几乎使自己绝望,然而这绝望并不能算是真的绝望,中国还有无数的孩子们的这种意味。假若说月光是鲁迅的传统和爱,那少 年便是对于将来的希望和爱”。月光与少年同时出现的有鲁迅小说《故乡》和《社戏》。
《故乡》开篇交代冒着严寒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眼前此情此景却不是“我”记忆深处的景象。忆
起它的美丽,说出它的佳处,仅在和闰土交往的种种往事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乡间静谧的夜晚,各种温和的颜交织映衬,月光洒在沙滩上,闰土带给他童年的欢乐,金黄圆月下的温情。结尾“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两次出现金黄的圆月,是温暖和希望。仅听闰土的讲述就在脑海中勾勒出沙地、碧绿西瓜和金黄圆月的柔情风景,月亮成为鲁迅笔下温情意象的符号,文化语码。《社戏》结尾“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作者简介:韩珊珊(1994— ),女,山西运城人,汉族,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在读硕士,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先秦文学。导师:张保宁教授。
·113·
夜晚漆黑与人为伴的是月亮,抛开文体层面不谈,在鲁迅偏回忆性散文的小说里,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生活大多与童年少年在故乡有关。与少年划船相约看戏的夜晚,锣鼓喧闹,阿发寻罗汉豆的淳朴善良,都被这个静谧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悄然留下。以少有的抒情、欣喜的笔调回忆起那个快乐之夜,“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开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月亮成为回忆天真美好童年故乡的亮丽风景线,月是故乡明,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少有的温情。
二、阴森恐怖的月亮
《狂人日记》第一则开篇即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由此引出狂人眼中异化的世界,“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很好的月光与狂人非正常的敏感神经让人不寒而栗,为何连赵家的狗多看了他两眼这样细微的事情都令他心惊胆寒,日记中并没有交代,月亮的意象由此陷入了恍惚和可怖。之后小说中有多次出现月光,“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神便怪:似乎想害我”,没有月光成为不妙的象征,这与第一节的月光出现了大的反差,有月光令他恐惧,没有月光更令他焦虑,整个《狂人日记》都是在夜间思考发现历史的真相,“吃人”的真相,人的精神被吃,人的自由意识、自主精神被剥夺吞噬的过程,通过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的暗示,将矛头直接指向落后的传统文化,借狂人之口撕开仁义道德虚伪的面纱,揭穿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吃人者的丑恶和龌龊心理。“狂人”陷入的就是对被吃的肉体恐惧以及精神恐惧的双重包围下的吃人世界。在异化的“吃人”世界里,狂人眼中“全没月光”就是恐惧的内心深处最真实表现。
三、走向死亡的月夜
《白光》中“凡遇到县考的年头,看见发榜后的这样的眼光,不如及早关了门,不要多管事。最先就绝了人声,接着是陆续的熄了灯火,独有月亮,却缓缓的出现在寒夜的空中”,“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
铁的月亮的影”,陈士成在十六次的科举考试中落第,受刺激过深,精神失了常态,对于陈士成而言,这些孤立在心灵上折磨着他,月亮是他穷途末路中巨大的诱惑,让陈士成陷入了不可抑制的痴迷狂热掘金行为里。陈士成终日沉迷于功名利禄财富金钱的追求,做了发财的美梦,只是他拼命挖掘的结果却是挖到了泛着白光的人的下巴骨,进而癫狂失足,自溺而死。死人的下巴骨泛着的白光和冷冷的月光有相似,都是把陈士成引向死亡道路的诱惑。若不是对于功名金钱的极度渴望,他也不会夜夜梦见白光,直至挖出令人可怕的白骨,他的明月最终指向只能是死亡。陈士成的人生悲剧结尾就在万籁俱寂、冷月无声中开始上演。月亮像一面铁镜,触摸不到的冰冷的铁块,这是陈士成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温度,穿透内心,力透纸背。他死了,结束了他的病态一生。冰冷的月亮就像陈士成的绝望人生,没有一丝丝温暖和活气。同样把月亮化作铁块的还有现代打工诗人许立志,《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是他写下绝望的呐喊: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他们把它叫做螺丝/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水锈的生活/我再咽不下了/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耻辱的诗。月亮是希望,是奔波生活下的回报,可是它也是废水,奔波,人行天桥,是不堪重担的生活。偏偏这希望是吞下去走向死亡的铁块,用诗歌纪录流水线工人枯燥紧张的生活,表达个体对被物化的恐惧和对生存意义的追问,书写死亡,在现实生活中从十七层高楼跳下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被吃掉/是肉存在的唯一价值/因此当我一片接一片地/吃掉自己身上的肉时/我实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存在与价值》肉的价值是被吃掉,吃掉自己的肉就相当于实现了自我的价值,鲁迅小说中《狂人日记》借用“狂人”来写“吃人”的本质,诗人许立志直接
写自己“吃人”,这是对生命意义的有力呐喊。他知道自己终将走向死亡,就选择“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来结束这一切。许立志在鲁迅小说中继承了月亮的死亡意象,“吃人”的本质。
鲁迅说过“我最讨厌的是假话和煤烟,最喜欢的是正直的人和月夜”,小说中反复多次出现的月亮意象,各自代表不同的精神层面,分析其中的不同从而能更全面的了解鲁迅其人、其小说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肖国栋.论鲁迅小说的意象与意蕴[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