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作者:陈静婷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9期
作者:陈静婷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9期
摘要:陶渊明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先锋,他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多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朴素真实,从中可以看出一位从仕途归隐田园从事躬耕的真实感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悠然自得的心境,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的由来、田园诗主要内容、田园诗的艺术特。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由来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也曾做官但在陶渊明年幼时就已过世。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政治处境相对尴尬,陶渊明在农村里度过了少年时代,这为他田园诗的开创打下了基础;同时,魏晋时
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在这种环境中,他提出创新,将“自然”提升到一种美的境界;将玄言诗中的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结合,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简而言之,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分析如下:
1.主要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诗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此类诗中,多为对诗人自己恬静悠闲的田园生活进行描写,如《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
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西彭泽做县令做了才十多天就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回家时所作,并且从此结束了自己时隐时仕,生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本诗前三句表达了诗人在任仕过程中的郁闷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接着对田园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最后抒发了自己回到田园生活后的愉悦和悠然自得。本诗不仅仅描写了田园生活的惬意,也写出了诗人个性与人生道路的冲突,为了养家糊口的迫不得已,不得不违逆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奔波于官场,但现在得以摆脱世俗烦扰回到田园生活之中的愉悦,其风格简约,真情吐露,构思精巧,被后世奉为经典。
2.主要描写诗人躬耕的生活体验,表达下层人民的真实感情。这是陶渊明田园诗中最具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陶渊明身为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且在诗中写出农耕体验实为少见,例如他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全诗朴实自然,直白易读,就好像可以看到陶渊明背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于山间。第一句中对豆苗的描写也表现出陶渊明作为士大夫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耕作技术不高,导致野草都长得比
豆苗好。此句从侧面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生活的艰难,但这也不能打击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着眼于全篇,诗歌洋溢着诗人对于自己归隐山林后的自豪和喜悦。词句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衬托下相映生辉。此外,诗歌将诗人躬耕的切实感受都记下来,写出了一个从仕途归隐躬耕的士人别样的内心感受,以及诗人对于心目中的理想人生不懈追求。
3.主要描写诗人自己的穷困生活和农村的凋敝。陶渊明素以写娴静恬淡田园诗著称,但所谓的归隐田园更多的体现的是诗人所追求的精神生活。而现实世界往往与理想生活存在差距。作为一个曾养尊处优的士大夫,没有娴熟的农耕技术,恶劣的农村环境,这些使得诗人的生活不近人意。满腔的怨愤无处发泄,诗人转而选择通过诗歌抒发自身的情感。其中以《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最为明显“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诗人以“怨诗”取名,一针见血,点名了全诗所表达的主旨。陶渊明用此诗向友人诉说心中的怨苦,诗中描绘了他晚年悲惨的生活情景:他已经到了挨饿受冻,无法维持的境地。“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以至冻得“造夕思鸡鸣”,夜间盼着快点天亮;饿得“及晨愿乌迁”,白天又盼着快点天黑的地步。这几句话尖锐地表达了诗
人晚年之时对于社会现实的极大愤慨与不平。陶渊明理想中幸福安逸的田园生活已经土崩瓦解,余下的只有贫穷艰难的谋生之路。他满腹牢骚,甚至连天道、鬼神都恨起来了。但全诗更加体现了陶渊明在这种极其痛苦难熬的生活中的意志坚定,宁死不移,横下一条心来,无论再怎样穷困,也再不出去作官,不去和那个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了。这首诗歌表现了陶渊明归田以后所见到的在战乱和灾害之中的农村凋敝、凄凉的景象和他自己十分难堪的遭遇,以及他在贫困中决不退让屈服,宁死不折的高尚气节骨气。我们同时还可以在陶渊明的另一首诗《归园田居》(其四)中看到田园生活的艰难困苦。“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隐约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中农村的形象。
4.主要描写诗人心中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陶渊明在写昨完著名的《桃花源记》中曾撰写《桃花源诗》。诗人在诗中描写了桃花源中人民与世无争,和谐幸福的生活。全诗对于一个理想国度的细致描写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陶渊明对于当时黑暗的刘裕政权尖锐的批判。同时,陶渊明对于桃花源生活的喜爱也表现了诗人厌恶战乱,反对剥削压迫,追求理想的进步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上,清新自然的笔法,细腻的描写,平实质朴的语言,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清新自然的笔法。这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晦涩难解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描绘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和辞藻,而是随意点染,讲求清新自然,却有无尽的神韵。如《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会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在这首诗中,“见”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见”字活泼却又不失悠闲,仿佛是诗人采菊时偶然的发现,可见当时诗人心境是多么悠然。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笔法,这类笔法在陶诗中不胜枚举,信手拈来,即成佳句,耐人寻味。
2.细腻的描写。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最平常的田园景象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
村图画。例如他的诗《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这首诗展示了浓厚的生活情调,表现了陶源明对田园美和田园生活的敏锐观察力。他善于挑选富有诗意的题材,并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
3.平实质朴的语言。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使得他多用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又体现了诗人自己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强的性格。我们以他的《移居》第二首诗为例“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般愉快地与朋友饮酒作诗,在我们看来平淡、枯燥的乡间生活,在他的笔下,却如此富有诗意。他并没有华丽的词藻,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看起来古朴无华,读起来却琅琅上口。
4.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普通的是表达高于世人的情感和别人未能悟出的道理。陶渊明笔下的一草一木
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诗人主体情感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如《饮酒诗》(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中景、情、理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这种深厚醇美的艺术境界,决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结束语:陶渊明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醇厚善良,他对人生所做的哲学思考,都通过他的朴实平淡的田园诗充分表现了出来。这些田园风情用世俗的眼光看是不入世、格格不入的,但是如果我们用超俗的眼光看却是艺术的。他的田园诗已经不仅仅是诗,更是一种他的人生的哲理体现,是对他自己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人生结论的传达,是他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思想的表达。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想人生 [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