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资料
语言功能与陷阱》
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 
  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的。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王蒙的演讲不仅是从哲理层面的全方位探讨,而且还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独具只眼。
王蒙这篇演讲的前一部分主要讲述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功能。
语言:三方面的功能
一、现实有用的功能:
1、表意和交流的功能
2、记录与记忆的功能
二、生发和促进的功能。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
1、帮助思想、推进思想的功能
2、有很强烈的煽情的作用。
3、修辞的功能(指语言文字的修辞功能)
三、浪漫的功能,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
1、心理的功能
2、艺术的功能
3、信仰的功能
4、形式或游戏的功能:
王蒙这篇演讲的后一部分主要讲述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
一、言不尽意,言过其实;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二、脱离生活,脱离真实,脱离真情,就变成反面的东西;
三、异化成俗套,通俗化成狗屎化效应;
四、被语言文字主宰,扼杀创造性,扼杀活泼的生机。
王蒙这一代作家在语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转折:早期人们认为“语言”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八十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联系到人的生存。
语言创造了人:(反对语言工具论)提倡语言本体论;
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忆:(反对语言交际论)提倡语言文化论;
语言的审美化:(反对语言反映论)提倡语言形象论;
王蒙讲演的风格:
外松内紧,亦庄亦谐,思路开阔
《梵高的坟茔》
3. 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还是在自身?
天才的命运当然注定不是悲剧,但悲剧的情况较多也是事实。原因两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执和社会的缺少宽容与理解。
真情贯注、愤激直率、铺张扬厉、不避雕饰
(1)情感充沛,盛气为文。
(2)抚今追昔,虚实相生。
(3)议论纵横,精警雄辩。
(4)愤激直率,语风不一。
此文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范曾本人的特殊身份及其造诣:
作为画家,范曾表达了对梵·高由衷的景仰,和作为艺术家心灵相通、惺惺相惜的深挚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作为国学家,范曾将传统的浪漫精神与激情的文字表达紧密结合,景、情、事、论融为一体;
作为思想家,范曾不仅探讨人生价值的所在,而且对艺术精神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思考。
(二)作者运用了独到的表现技法,形成了一种独到的风格
(1)具体技法:喜用形容词等修饰词,甚至不惜自造词汇、喜欢将许多个修饰词铺排在一起
(2)风格与人之关系:风格即人。
天真率直(保有赤子之心,或童心)
激情澎湃
(三)精神层面
    谦卑质朴
    清贫无瑕
    执著用情
    坚毅尊严
    惊世骇俗的艺术感觉
    一颗赤子之心
文章中引人关注的三处
1、造物不公,它造就了一些更卓绝的天
才,却不相应地造就能欣赏他的观众。
  天才:因深刻而孤独,因睿智而痛苦
2、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
的导师。
  清贫:抗争与坚守的代价,成就与价值
的成因
3、“与道为一”、“他的艺术就是天然
本真的生命,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
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精神:艺术的至境与真正的永恒
本文的启示
(一)古典之美
  本文游走于激情弥漫与从容节制之间,游走于两种个性、两种风格、两种不同的美,内敛而充满情感力度,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正是此文的妙处。
(二)审美的人生
这篇文章中弥漫了一种古典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这个角度上,范曾的艺术观念与庄子精神具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这种自然、纯真的审美精神是与受到压抑的世俗生活存在着冲突。在艺术与世俗的抗争之间,在人生的取舍之间,这种反抗与牺牲的精神,形成了审美的人生。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      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2.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有道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此为自由价值之要义,但实现起来,问题确是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障碍所在多有。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之。
3.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        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1. 严肃主题
    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2. 文章风格
    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
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
    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
去取,而我们浑然不觉,安然处之。
    反早被论定的猪的“形象”——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
    高度拟人化:
这就是反叛的典型,是不同于流俗、
不宥于成规的“反潮流”者
潇洒,冷静,警惕
“猪兄”终于逃走了并“长出了獠牙”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终于长出獠牙的与规范斗争到底的斗士。
1、主题
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
省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设置生活?
2. 主题的意义
一种人生境况的揭示
从人生根本、从人生观本质处产生的思考
将个人与人类命运大势结合起来的思考
一、猪的结局的意义
王小波并没有安排他的“猪兄”去向所谓的“主流文化”方向发展,而是义无返顾地踏上了一条追求自由的荆棘路。尽管“猪兄”逃离“秩序”的结果是首先付出了个人的牺牲—变成了“野猪”,但逃离了那些“居心巨测”的人类,它就能挣脱强权世界想强加给它的一切束缚,从而使个人的精神自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写作特点
1、结合个人经验,又超越个人经验理想人生
    结合个人经验——从“我”经历的一只猪的遭遇和性情谈起超越个人经验——体现了理性的力量。
2、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处落笔,尖锐犀利,且具温情与善意。
3、极严肃深刻的主题,却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别具慧心。
一、故事的讲述展开讽喻性的比附
多数篇幅谈猪,临末曲终奏雅,揭出主题
说猪事,实讲人世——以鲜活平庸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
二、趣意盎然的“话语方式”
    他的杂文没有深奥的、捉摸不透的术语,有的只是俗字俗语以及随处可见的荒唐经历、笑话故事以及各种各样的调侃。这种有趣平易、近乎口语化的风格使他的杂文拥有了最广泛的读者。
王小波的杂文通俗平实且文风简洁,读起来往往有一种阅读上的快感 
《复仇》
1. 篇中两次写到“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其用意有何不同?
    均指其达致生命力的“飞扬”即其价值凸显而引起的情感;而第一次是因爱人之“爱”与置爱人于“死”而达致,是“有血的大戮”所引发的,第二次则因己身“干枯”的同时“赏鉴”“旁观者”的“干枯”而达致,是“无血的大戮”所引发的。
2. 依你所见,诗中二人有此处境,应“毫无动作”呢,还是或相爱、或相杀,“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呢?
  被看者“毫无动作”使旁观者“无戏可看”,固然实现了对看客的复仇,但代价却是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的丧失;然而如果果真的“照所欲而行”呢?则固然可以自主选择,却必然成为旁观者赏鉴的对象──也许这本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3. 阅读《复仇(其二)》, 体会鲁迅复仇思想的另一种表达。
  《复仇》写以使旁观者“无戏可看”作为对看客的复仇;《复仇(其二)》则是写先觉者被其所欲拯救的民众所害,于是以玩味其罪恶,悲悯其前途,咒诅其现在,而作为“复仇”。这是鲁迅复仇哲学的两个意涵。
(一)题目“复仇”作为一个动词,它的主语和宾语在文章中究竟是谁?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鲁迅在这里并不在意谁是杀戮的施动者或受动者,这原本就是一段无主语无宾语的“客观”描述。
为什么要这样写?
    鲁迅在这里只不过想非常客观地向读者呈现一种生命本来固有的形态,并选取男女祼身对立这样爱与恨的极端形式来代表生命、生存的一切客观表现形式。
从哪里得知“他俩”是男女二人?
    补充:鲁迅自述动机:
    其一: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
    其二: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
第一部分【1-4】热血与生命之力
点明二人之间两种关系的极端状态:
或“爱”,则互相拥抱,或“杀”则互相杀戮。
爱的结局是性的交往和种的延续
杀的结果是鲜血的流尽和肉身的死灭
(二)第5段,作者如何描摹“路人”?他们来此的目的何在?作者以此揭示这“看客”的何种心理?这段描写充满怎样的感情彩?
1、“路人”的身份:
“无聊人”
来自“四面八方”
“密密层层”
“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人而如蚕如蚁,并且“拼命地伸长颈子”,其态可鄙。
2、“路人”的目的:“赏鉴”
“赏鉴”意味着其对象之角性质的被迫转化:被赏鉴者,由自在自为的自主性的人,被强行“赏鉴”,因此而成为表演者,被迫成为演员;于是其爱与死──这生命中最庄严神圣的举动──均在看客的围观中成为表演、作秀。
在他们残酷的注视下,一切出自本心的、伟大的思想、行为,均成为可以观看的戏剧,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价值、精神、统统被无情的目光所消解、扭曲、阉割。
3、“路人”的深层心理
不仅仅是看“热闹”、“好奇”
“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庸众嗜血之性
——这种揭示正显示了鲁迅的深刻之处。
4、作者情感
憎恶、愤激、蔑视,充溢在描写路人的语句中
第二部分【5 】看客来了
描摹看客的形态、目的
揭示看客的深层心理动机
表达作者内心的愤慨、憎恶、无奈
(三)被看者如何“复仇”?复仇结果如何?如何理理解鲁迅式复仇?
1、如何复仇
匪夷所思的鲁迅式“复仇”——以生命为代价
2、复仇结果:
被赏鉴者反过来成了赏鉴者:“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而原先的赏鉴者即路人,则变成了被赏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