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童话故事小学生相信童话故事用皮亚杰的相关理论分析原因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听童话故事?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指出,直到青春期来临前,儿童会一直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太阳、石头和河流里都住着很像人的精灵,所以它们也像人一样会动,而且有感觉。而童话进行的方式,与孩童思考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相符。举例来说,当孩童回想起许多故事里的主角,都因为勇敢结交乍看不讨喜的人物,而在人生中获得成功,他会相信同样的魔法也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神话和童话回答着那些永恒的疑问,诸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要怎么在世界上过活?我要如何真正成为自己?神话给予的答案很确切,而童话给予的答案则是暗示性的;童话传达的讯息中可能暗示了解决方法,但从不直接挑明。童话让孩童自己在幻想中决定,那些故事所揭露,关于人生和人类本性的内容,是否要套用在自己身上,又该如何运用。
童话进行的方式,与孩童思考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相符,这解释了为什么童话对孩童来说如此具有说服力。 童话故事能够带给孩童的抚慰,远胜于任何试图用成人的说理和观点能带来的安慰。孩童信任童话告诉他的,因为童话的世界观和他的一致。
不论在什么年纪,只有那些符合我们思考过程背后原则的故事,才能说服我们。我们成人已经懂得,理解世界的参考架构不只一种,要我们使用不是自己的参考架构来思考并非不可能,实际要做到还是很困难。如果成人尚且如此,儿童就更不必说了。他们的思维是泛灵论的。
泛灵论
和许多史前及已有文字的古代民族一样,孩童相信万物有灵,「他认为他和无生命世界之间的关系,与他和有生命的人类世界之间的关系没什么不同:他亲昵地抚触所有讨他喜欢的漂亮东西,一如他抚触自己的母亲,他也会大力搥打当着他的面重重关上的门板。」在此应补充说明,他会这么做,因为他相信漂亮东西跟他自己一样喜欢受到抚触,而他惩罚门板,是因为他认为门一定是居心叵测、故意重重关上的。
如皮亚杰指出,儿童会一直相信万物有灵,直到青春期来临。孩童的父母和师长会告诉他,东西既不会动,也没有感觉,尽管孩童可能会为了取悦大人,或避免受到嘲笑而假装相信这种说法,但他在心里自有想法。孩童受制于其他人的理性教诲,只能将他的「真知」埋在灵魂深处,与理性完全隔绝开来,但这样的「真知」,却可以藉由童话传递的讯息来形塑和引
导。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对八岁孩童来说,太阳是活的,因为太阳会发光(或者还可以加上,它这么做是因为它想)。对抱持泛灵观的孩童来说,石头是活的,因为它会动,比如它可以滚下山坡。甚至十二岁半的孩子,也深信河流是活的,而且有自己的意志,因为河水不断流动。孩童相信太阳、石头和河流里都住着很像人的精灵,所以它们也像人一样会动,而且有感觉。
对孩童来说,没有明确的界线可以区分无生命的物体和有生命的活物,而且只要是活物,它们的生命都和人类很相像。如果我们不理解岩石、树木和动物要告诉我们的事,是因为我们对它们的感应不够灵敏。对于试图理解世界的孩童而言,期待那些让他好奇的物体提供答案,似乎也很合理。由于孩童的思考以自我为中心,他会期待动物说起他觉得有意义的事物,正如童话故事里的动物所做,也像是孩童自己对养的动物或动物玩偶说话。孩童坚信动物理解他、而且能够感同身受,只是动物不会公开表现出来。
既然动物在世界各地自在游走,那么童话里的动物,能够在主角前往遥远地点探寻时提供指引,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只要会动的就都是活的,那么孩童也会相信风可以说话和载着主角
去任何要去的地方,就如同《太阳之东,月亮之西》的情节。根据泛灵观,不仅动物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和感觉,连石头都是活着的,所以被变成石头,只是表示必须有一段时间保持安静不动。按照同样的思维,即使先前沉默无声的物体开始说话、提供建议,并跟随主角四处游历,也是完全可信的。由于世间万物都住着某种和所有其他灵相似的灵(换言之,即孩童将自己的灵投射在万物上而成的灵),因此万物都具备内在的同一性,于是就像在〈美女与野兽〉和《青蛙王子》里,人可以变成其他动物,反之亦然。既然活物和死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那么死物自然也有可能变成活物。
当孩童像伟大的哲学家一样,试图解答那些最初也是最终的问题:「我是谁?我应该怎么处理人生的问题?我该成为什么?」他对答案的追寻,是以泛灵观为基础。但孩童太不确定自己的生命究竟由什么构成,因此他最先要面对也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我是谁?」
孩童一开始四处游走和探索,就会开始思索关于认同的问题。当他瞥见自己的镜中倒影,他会揣想自己看见的,真的是他自己,或者只是有个和他很像的孩子站在玻璃墙后。他试着探索,想知道另一个孩子是不是真的和他一模一样。他扮鬼脸、扭来转去,走几步远离镜子之后又跳回镜子前面,想确定对方已经走开或留在原地。虽然只是三岁稚童,但他已经面临最艰难的个人认同问题。
孩童会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世界是怎么形成的?谁创造了人类和所有动物?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确实,他不是抽象地去思索这些大哉问,主要是从与自己相关的角度来思索。他担心的不是每个人的公平正义,而是他自己是否能获得公正对待。他会揣想,什么人或东西会让他陷入困境,又有什么可以拯救他免于落难。除了父母亲之外,还有其他仁善的力量吗?他的父母亲是仁善的力量吗?他应该如何形塑自己,又为什么这样做?他可能已经做错事了,那他还有希望吗?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在他身上?对他的未来意谓着什么?童话故事为这些迫切的问题提供了解答,而其中许多问题,都要等孩童随着故事情节逐渐开展才会有所认知。
以主观方式体验世界
从成人观点以及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童话提供的解答是幻想而非真实。事实上,由于很多成人已经距离儿童的体验十分遥远,所以这些解答看在他们眼里实在太不正确,以至于他们反对让孩童接收这些「有误」信息。然而,孩童通常无法理解符合外在现实的解释,因为他们缺乏理解这些解释所需的抽象思维。成人以为提供孩童科学上正确的解答,就足以向他们厘清一切,但这样的解释其实让儿童感到困惑、渺小无力,而且在智识上大受挫败。 孩童内
心安全感的来源,绝不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的事实,而是深信现在的自己理解了从前令他困扰的信念。即使孩童当下接受了成人给的答案,他也会开始怀疑,自己提出的是不是对的问题。如果某个解释对他来说没有意义,那想必是要解答另一个未知的问题,而不是他提出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记住很重要的一点, 只有孩童在既有知识和情感关注上能理解的陈述,对他来说才有说服力。你如果告诉孩子,飘浮在太空中的地球因为重力吸引绕着太阳转,但是地球却不会像孩子跌在地上一样落在太阳上,对此孩子会无比困惑。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得知,万物都必须落在某个东西上,或是由某个东西支撑。所以只有根据这个认知作出的解释,才能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在太空中的地球。而更重要的,为了在地球上活得踏实,孩子必须相信这个世界是稳固不动的。于是他在神话里到了更好的解释,神话告诉他地球被一只龟托在背上,或是由巨人撑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