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空白”是一种“无言之美”,它是因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省掉或虚写一部分内容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本文以李白诗歌为例,从“空白”的类型以及它所带来的美感两个方面,略探该艺术在唐诗中的具体展现。
关键词:“空白”艺术 李白 唐诗
山中答问
在唐诗中,空白有着多种呈现方式,但大体分来无外乎“言的空白”与“意的空白”。前者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诗人在诗歌中具体字句使用上的留白;而后者,则需要凭借我们的感官以及人生体验才能获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言的空白”:
1、意象本身之空
唐代很多诗人喜欢直接用诸如“白”、“月”、“烟”、“云”、“梦”、“空山”、“青冥”、“苍天”等本身就具备构成悠远、虚淡画面功能的,包含着“空”的意象或字眼来成诗。李白无疑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范例。据日本学者中岛敏夫《对李白诗中彩字使用的若干考察》一文统计,李白一千多首诗中,白类汉字的使用频率为599次。
由此可见李白对“白”的偏爱,诸如白日、白云、白雪以及诸多同样具备“空”之特点的意象,在他的诗中层出不穷。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李白诗歌的空灵自然,云卷云舒:
白云遥相识,待我巷梧间。(《赠卢司户》)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古风?其三十九》)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其一》)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满苍梧。(《哭晁卿衡》)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空烟迷雨,萧飒望中来。(《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一》)……
这些清空灵动的意象,构建出一个个悠远虚无的空间,组合出一幅幅飘渺朦胧的画卷,正因它们的存在,我们读出了唐诗时间的悠久,我们品出了唐诗空间的深邃。
2、笔调开阔之空
唐代,尤其到了盛唐,诗人们豪情顿生,他们高唱着一曲曲雄壮浑厚的诗歌,笔调大开,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雄浑开阔的旷放之门。李白是盛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我们不妨重读他那几首家喻户晓之作,领略其中的“空白”艺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首句点题明旨,次句点染出一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之景,将送别之境笼于朦胧的阳春烟景之中。后两句笔调大开,孤帆远去,逐渐消逝于碧空,唯有浩浩江水,奔流天际。首、尾
两句将整首诗引入一个虚空阔大的境地,似要将离愁与浩浩宇宙相连,用这飘渺空放之境来寄托自己无尽的离思。《唐宋诗醇》评此诗“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余亦以为是。
不仅如此,“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空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旷放;还有“天长落日远,水尽寒波流”,还有“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还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些诗句,无一不置情于空放阔大之境,在“空白”之中展现它的飘渺与灵动,或许,这也是诗仙的仙气来源之一。
3、侧面着笔之空
唐人写诗,在章法上往往随性,不拘于固定的思维框架之中,有人喜欢正面渲染铺陈,有人则着意于侧面着笔,偶尔点染一二也未尝不是妙着所在。诗仙之作,多有如此: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溶弹琴》)
诗人着眼于自己对琴声的体悟,让人读之亦生余音绕梁、不识肉味之感。最妙的是那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并不继续强调“我”如何沉醉其间,而采取侧面烘托之法,以示听琴入境,不觉天暮。试想,如果这首诗并非如此侧面点染,而是通篇对蜀僧抚琴进行不辨巨细地描写,抑或是无休止地对听琴者的身心进行细腻阐述,恐怕这首“一气挥洒”的大作就要大打折扣了吧。
我们再来看那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全诗前六句似在写“访”,却更似描写世外之景,以景中无人来写“不遇”。贺贻孙说他:“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试想,若不是这般旁敲侧击,而是添入情事,把它填得满满的,此诗又何来“无烟火气”一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