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2、通过品读语言,体悟母爱的伟大。通过合作探究,探寻“好好儿活”的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4.文化传承与理解: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研读文本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学难点:
理解“好好活儿”对作者的影响并从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三、教学设想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叙事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单元提示中内容提示:“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方法提示:“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要理清思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感悟启示。
想念的话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推荐一位作家,一位中国现在很令人敬佩的作家, 他是北京人,今年58岁了。在他 21岁风华正茂的时候,却因一场大病,不幸双腿瘫痪了!命运让他一生只能与轮椅为伴侣。他也曾沮丧、彷徨,甚至绝望过。而就在那一年,爱他的母亲也离他而去,他在轮椅上度过了三十五年,三十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与母亲进行着尘世与天堂的交流,这个人就是史铁生。
(课件出示:史铁生坐轮椅照片;史铁生文字资料介绍)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积劳成疾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
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代表作品还有:《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命若琴弦》《礼拜日》《原罪·宿命》《我与地坛》等。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1998年因患尿毒症在家休养,一直坚持与病魔斗争并有新作品集《往事》问世。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2.介绍背景
《秋天的怀念》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tān huànshì xiǔ qiáo cuì
瘫 痪 侍 弄 整宿 憔 悴
shàn wānjué màn
仿 膳 豌 豆 诀 别 烂漫
2.释义
瘫痪:1.身体或其某一部分完全丧失运动功能。2.比喻不能正常活动或工作。
暴怒:指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沉寂:非常寂静,听不见一丝声音。
侍弄:1.整治;料理。2.喂养。3.精心的对待
捶打:反复打击、敲打。
憔悴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难看的样子。
央求恳求;乞求。请求别人宽恕自己的错误;有时可以比喻这个人非常有礼貌。
絮叨1.〈动〉啰啰唆唆地说话。2.〈形〉形容说话啰嗦。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听读课文,寻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交流点拨】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3-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二)深层探究
老师第一次看到文章题目的时候,脑袋里充满了大大的问号:《秋天的怀念》是谁?在怀念什么?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
明确:史铁生,怀念自己已逝世的母亲;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
史铁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可见史铁生对母亲的感情怎样?
明确:史铁生非常思念逝世的母亲,深爱着自己的母亲——爱母。
1.史铁生真的爱自己的母亲吗?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母亲临终前的身体状态其实已经怎么样了?
明确:母亲当时的身体状态已经非常糟糕了。
具体表现为PPT展示:
2.作为日日在母亲身旁的儿子,“我”发现了母亲的身体异状没?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
她憔悴的脸上……——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
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3.“我”真的爱母亲吗?
预设:在痛苦时期的“我”,“一直都不知道”心理上漠视着母亲这个人,“又独自”行为上不管母亲,我只顾沉溺在自己的痛苦里,“我”似乎并不爱正常情况下康健的母亲。
小结:在自己瘫痪痛苦和母亲病重时,史铁生爱母亲,但他更爱自己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最易让人产生怀念之情,尤其是当秋菊怒放时。今天,让我们继续陪同作者去看菊怀人吧!(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作者史铁生的遭遇和经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上节课的收获?
二、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1.朗读完课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
“我”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2.如何理解“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句话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对于母亲这些话外话的意思,“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想过,直到后来“我”才知道。
3.品读课文,体会“挡、躲、扑、抓、忍”等字词的用意。
这几个动词,突出地表现了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母亲挡在窗前,是要挡住儿子看到落叶想要死的心。一个“躲”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理解。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的念头;抓住的是儿子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儿子,怕他轻生;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
4.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我”对于看花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而母亲却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母亲为“我”终于肯出去走走而高兴,为“我”肯面对生活而高兴,为未来的希望而高兴,体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5.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使“我”想起自身的残缺,影响心绪。
6.文中的四个省略号各自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表示重复语言的省略。(前边有了讲述,这里不再赘述。)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带点哭腔为好。
第二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一方面表达了母亲过分的快乐,另一方面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已经无所不在,竟然连在说话方面的用词都注意到了,所谓“爱之深”。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读出话说一半突然停止的感觉。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表示话未说完。这既是母亲临终前的牵挂,更是母亲对邻居们的重托,从而更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要让学生读出母亲心事重重、临终托孤时请求的语气。
第四处: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表示语意未尽。既是“我”和妹妹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更表示出“我”和妹妹懂得了母亲话语的深意,已经领会了人生的真谛。要读出作者坚定的态度来。
7.“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朗读描写菊花的句子,出形容菊花的品质的词语。
黄的花淡雅,白的花高洁,紫红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