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后感6篇
《谈美》读后感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在逐渐地变化,众所谓的"女神""男神"四起,人们的思想也愈来愈开放,殊不知,我们却掉进了庸俗的陷阱。问众人为何称其为神,多数回答自然是"长得美",单凭此理由出名的不是没有,这充分的体现了某些国民对于美这个字的认识不全面。
通过阅读《谈美》,我初步的了解了什么是美感的态度,美感是不带意志,就是不带占有欲的一种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在欣赏某一事物,脱离带有实用意义的态度,所有思想与欲望都无法起作用。所以我们嘴中的称赞那些神的"美"并不是由美感所引起的而是由快感,正如书中所说"英国十九世纪有一位学者叫做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像,有一位血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一个只能引起快感,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这位学者的错误把英国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
由此观之,众所谓的"美"是由人的最本能欲念引发的,就如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这只不过是一种俗套的审美观,这不是美的较高境界。
艺术是美的较高境界,我们如何去创造艺术之美呢?首先,我们要会欣赏艺术,这是前提。艺术创作讲究"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此言一出,那些将艺术作品划分为"主观的"与"客观"之理,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凡是主观的作品都比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书中拿班婕妤的《怨歌行》举例"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她在做这首诗时就不能同时在怨的情感中过活,她需暂时跳开切身的情景,看看它像什么样子,才能发现它像团扇。这就是主观中的客观即"超以象外";书中还举了七绝圣手的《长信怨》。"他以一位唐朝的男子来写一位汉朝的女子,他的诗可以说是客观的文学。但是他在作这首诗时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想象班婕妤谪居长信宫的情况如何。"这就是客观中的主观,即"得其环中"。
正如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亦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诗、词、歌、赋,都有其中的规则,如果超越了就四不像,若一味的遵循,则也难有大作,我们要在不变中寻变化,即韵律的变换。
……
其实,艺术之理即为人生之理,人生中有许多要恪守的原则,我们不遵守就会不似则失其
所以为人,我们过于遵守就趋于死板,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我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最后一章作者也提倡我们提高人生的境界,实现人生的艺术化,说的具体一点,艺术家有一种无法抵挡的执着,就如王荆公的"春风又绿江南"中的绿字,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才改为绿;艺术家还有一种赤子之心的纯真。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要追求一种严肃而又不失童真般的天真与好奇。
《谈美》读后感2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
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
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进而品味出它独特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才是一种具有客观意义的实在。这种对于美的理解,是渗透进精神层面的定义。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随之改变,而人骨子里的美感经验却是可寻其迹。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便不自觉陶冶了性情。可见,美好事物的不自觉的影响,对于个人修养的培养,是有一定好处的。
对于美,存着欣赏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据与批评。脚踏实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时把事物放在作品之外评判美丑,无所谓杂念,无所谓纷扰,便能更加客观的领略个中滋味。而美之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虽所爱但不加以欲念,虽不喜不偏以歪理,胸无纤尘,以观其趣,美尽自得。
生活尽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云相辉映;脚踏实地,天时地利人和齐汇集。肉眼可识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识美,便如清泉润心。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所以,以美之心度量所见,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天下大美。
《谈美》读后感3
这大抵是我第一次细细欣赏窗外的柳叶。重阳日,青郁葱茏,鸟鸣其间,似轻盈的碧发;霜降时,几近澄黄,风雨飘摇,如金的弯眉;小雪到,几许败叶,挂于枝头,像凌寒的枯蝶。
由盛而衰,皆是风景,各有其美。然而往常只顾匆匆,无暇也无意欣赏身边之美、“附近”之瑰,便觉不出其中的趣味来,生活也似乎变得乏味了。
幸而近期捧起朱光潜先生的专著《谈美》,才意识到“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所谓欣赏,在朱先生看来,也就是“无所为(wèi)而为(wéi)的玩索”。
欣赏、创作等艺术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人活动,而人自己高兴去活动,这时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受环境需要的限制,这时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
想想自己,拿起那支临帖的毛笔是多久之前?骑行郊野的那辆山地车已何去何从?手握彩铅绘制“神秘花园”的心境去哪儿了?“亦步亦趋”搭建乐高积木的兴趣还在吗?
表面看,或许是被“有所为而为”的生活挤占、磨灭了吧。其实是浑浑噩噩过着一种俗滥的生活,自己没有本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过生活如此,做事业亦然。
书中写道,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这种境界和追求,自己或许很难达到,但不失为一个努力方向。
朱先生还谈到一个“完全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书中写道,“人性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真善美又分别指代什么呢?
书中说,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
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现实生活中,对饮食欲的满足,要持实用的态度,去谋生;对求知欲的满足,要持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对美的嗜好的满足,要有美感的活动,去从事。
怎么发现美、欣赏美?
书中说,要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比如,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而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