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读后感心得体会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之一。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诗词的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词的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陆游的一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是:我知道当我死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心痛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来祭祀我,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这首诗是陆游在八十九岁,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的决笔诗。人死之后,本应无牵无挂了,但他偏偏“但悲不见九州同”。自己将离开人世,他不悲;将与家人永别,他也不悲;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这其中既充满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对屈辱求和的南宋王朝的不满和谴责。这种爱国之心,爱民之情,感天动地,令人振奋。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朝。他感受到的都是祖国分裂、女真入侵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因此,他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国统一。他的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
精神,爱国成了他的诗歌最显着的特。
  读着陆游的诗,我不禁想到了杜甫、辛弃疾、吉鸿昌,想到了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想到了用笔奋斗的鲁迅,想到了为祖国的自由而战斗的黄继光,想到了为香港回归做出巨大贡献的爷爷……正是这千千万万爱国人士,用他们深沉而热烈的爱国激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颂歌。
  这首《示儿》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它激励着每一个人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诗词的读后感2
  古诗,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诗歌形式,作者们用押韵的字或词表达当时的心情,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清代作家郑燮写的《竹石》,表达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难、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在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充分的表明了作者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接着让我们,来阅读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诗人但是听到消息以后的欣喜和作者的爱国情怀,在诗句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
卷诗书喜欲狂。”中充分的表达作者听说后的激动心情。
  后来我们接着阅读了,清代作家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在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强烈愿望。
  接着我们欣赏了,宋代诗人苏轼写的《浣溪沙》描述了清泉寺的环境,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词中的下阕可以看出作者老当益壮的精神面貌。
  最后我们阅读了宋代诗人王观写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送别好友时的情感,从诗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中充分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读古诗可以增加内涵,所已从现在开始我会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情操,希望大家不要把古诗忘却。
  诗词的读后感3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顾振彪主编的《唐诗三百首》是教育部语文课标准编写,青少年必读的100部中外名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的缩影和见证。唐诗
取材丰富,体式多样,格调高雅,所以我很喜欢读唐诗。
  《唐诗三百首》有几首诗令我念念不忘。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慈母用干枯的手拿着针线,颤抖地为将远行的儿子缝补着冬衣。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缝补着,心想着孩儿这次远行将迟迟不会回来。正像小草难以报答阳光一样,儿子又怎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中真切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诗篇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之情。虽无言语,虽无泪水,却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内心对母爱的感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其外,讽喻诗《古从军行》、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也是我爱读的诗篇。
  《唐诗三百首》真是一本好书。
  诗词的读后感4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尝到九泉”宋代诗人高翥的一首《清明》诗,给我们绘画出一副鲜活的“清明上坟图”在这里,人们不仅感慨滴血泣泪的那份真实情感,更震撼于日落后笑于等前的儿女。两者的极大反差,令人肝肠寸断,嘘唏不已。
  这首诗极富人生哲理,他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诗人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活好今天,享受人生,否则死后,即使有再孝的儿女,身在九泉之下,又何偿能喝到一滴酒呢?人生短暂,死生无常。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转顺百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语)古人常将人生比梦,感叹光阴流转,岁月荏苒。其间多少功名利禄,多少喜怒哀乐,生死离别,得失聚散,富贵云烟,到头来不过梦幻一场。正如网络所言“神马都是浮云”。君不见,在我们身边,今天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明天却随着一缕青烟离我们而去。这就是人生,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不求完美,不求轰轰烈烈,不求惊天动地,不去刻意追求什么,那样太苦太累。人只要活得快乐开心,随心所愿,就不枉此生。
  许三多说:“人活着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活着。"这话对,我信。
  诗词的读后感5
  我读了《赤壁》这古诗很有感触,很是欣赏杜牧的才华,但同时我也很同情杜牧那生不逢时,空有一身的本领,却没被重用的悲惨遭遇。
  前两句说的是诗人在外面捡到了一把已经生锈的.折戟,洗干净以后发现这是前朝赤壁大战时期留下的古物,于是,诗人感慨万千。
  后两句说赤壁之战中,周瑜借强劲的东风,火烧赤壁,战胜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要是东风却助曹操一臂之力,那么,大乔和小乔便关进了铜雀台。诗人借助东风与战争的胜负,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伤和愁苦心情。
  我觉得诗人那个时代太黑暗了,如果诗人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话,那肯定大有作为,会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从诗人想到自己。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有这么好的条件,平等的竞争机会,可是我却不好读书,只知道玩乐,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说的就是我这类人吧。但杜牧不同,他满腹经纶却得不到重用,就好比一块上好的木料,没有好的木匠师傅来雕刻,那也只一块普通的木头。如果来雕刻的是一位很好的木匠师傅,那这一件雕刻品将会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上好艺术品,所以我为诗人的遭遇感到同情。
  读了这一片课文以后,我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而万分庆幸!如果我不努力读书,
那真是浪费了身边巨大的资源,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短暂的青春,那将追悔莫及;如果不把自己变成一块好木料,那就对不住了辛勤付出的师傅们!
  所以,我要好好读书,不能让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
  诗词的读后感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相信大家对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都非常熟悉吧。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杨万里早晨于净慈寺送朋友林子方时所看到的西湖景。读过之后让人不由得对西湖的夏季美景浮想联翩……
  六月西湖的景与其它季节不同。看,荷叶一望无际,与天相连,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碧绿。仔细一瞧,有的荷叶上面还有几颗晶莹的小水珠在滚动呢。象满天星似的荷花点缀在荷叶间竞相开放,红的花看起来是那么的艳,白的花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清雅,它们互相映衬着,像仙境一样。一阵微风吹来,荷花姑娘们跳起了优美的芭蕾舞,有的弯着腰,还有的还在旋转呢,真是多姿多彩。
  这是多么美的景啊!虽然说西湖的四季风光各有特,但这碧绿的荷叶,红艳艳的荷花,诗人仅用一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能够突出地体现了荷叶的多,荷花的美。
这句诗可谓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说明了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景中更加显得与众不同的原因。直让读者与诗人一样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喜与赞叹。
  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以其独特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红碧交错、惊采艳绝的画面:翠绿的莲叶,蔓延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一幅画,一个梦,接天无际的荷叶,却道不完那无尽的碧。阳光倾斜在荷花上,那亭亭仙子便顷刻散发出动人的艳红——轻轻地,揉进了西湖的碧波,揉进我的心中……
  这首诗写出了西湖的韵味,西湖的美丽,真是让我心有感触,如同身临其境。
  诗词的读后感7
  我所接触的现代诗歌虽不及古代诗多,但有一首诗歌我从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首诗便是台湾诗人纪弦写的《一片槐树叶》: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
快的,飘着淡淡槐花香的季节?……
  这首诗开头连续用了几个“最”,表现出了作者对槐树叶的喜爱,“薄薄的”“干的”“浅灰黄的”这几个字让我感觉到了槐树叶虽然没有往日的光鲜与活力,但在诗人眼中,这却依旧是一片全世界最美,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从中可以看出这片槐树叶对诗人的重要性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这句诗写的是诗人远离故乡,又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回到故乡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一小段是因槐树而联想到槐花,诗人希望能再次回到故乡去享受一个飘着槐花香的季节,可什么时候,才能在故土上再次享受这个季节呢?最后一段不经令我浮想联翩,诗人在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所熟悉的故乡呢?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歌,你看了之后是不是也喜欢上它了呢?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