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讲国学笔记
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大师讲国学的系列丛书,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朱自清、吕思勉版本的书很是畅销,凭着对朱自清本能的崇敬我选择了朱自清注的朱自清讲国学一书细览;
开篇季羡林的代总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发人深省;文中从知识传承的途径方面强调“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以戏谑的笔触回应“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论点;最后季老从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跟化的角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想该序冥冥也在暗示着对诵读经典、明经典的鼓励;该书分三辑——经典常谈、诗言志辨、国文漫谈;其中朱自清用平实的笔端对经典进行整理,使得令人望而生畏的经典为现世人所乐于接受;该书的观点认为“经典包括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特别是经、子,文字学,说文解字等书”;第一辑——经典常谈分别讲解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方面的内容,语言平实、旁征博引,足见着者学识之渊博,如周易第二篇中许多成熟的见解援引易·系辞左传股古论语易传探原中的观点,对周易的缘起、剖解、发展做了新颖详实的论述;在第二辑中作者分为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分别加以详解,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方面,尤其是诗言志之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从诗歌的创作意图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功用方面阐发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问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其中“赋诗言志”写到:以左传和国语记载最详,着者在考察了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子产等人赋诗言志的记载后,认
为春秋时人赋诗多事从外交方面考虑的,“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不同;”“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虽然说“诗言志”,但诗人也并非没有“缘情”的自觉;就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作者从毛诗郑笺释兴、兴义溯源、赋赋比兴通释、比兴论诗等诸方面加以阐发,着者学问研究之专之深着实令人叹服;在第三辑过问漫谈中,作者从古文的欣赏、论雅俗共赏、论逼真与如画、论“以文为诗”、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陶诗的深度、什么是宋词精华、王安石明妃曲、唐诗三百首指导大厦、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厦等方面,以客观存在的国文为教材对文学的批评、论争以及文学观的交锋做了概述,同时也呈现了作者本人别致的观点,如在回答什么是宋词的精华的时候,作者先援引严羽、高棅的办法分宋词为初盛中晚四期,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开宗明义,以近体为主,就音律而言“宋词精华在此而不在彼”的观点,但随后又提出,若宋词精华专在近体,古体又怎样并加以详细讲解,最后“大方而外,真挚与兴趣也是本书选录的标准”;
可能是水平的问题,纵然着者用语已经很平实,但在看过之后还是觉得有些艰深,因此我在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国学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事实上,许多人对“国学”究竟为何物并不清楚,这样便出现了将三字经、百家姓等视同国学经典的现象;一些学者以为,只有那些有着深刻思想的典籍,诸如周易、老子、庄子等等才能够得上国学的尊称;尽管争议一直存在,但国学歧视并不仅限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于此,它应该是能够得到认同的;在某一个清晨我们在那儿摇头晃脑就是在接受国学的熏陶吗或者满口之乎者也就是有学问吗抑或是我们会些琴棋书画就可以骄傲名自居吗我认为,无论对于传统还是历史,它只是客观的远去的存在,所谓的复古不过是要达到追求古典的意境与诗意罢了,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不过是辉煌的记忆罢了,现实生活是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作为文化传承的新生代,熟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责无旁贷的;其次,研究者必不可少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勤恳的学习习惯;国学抑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集合结晶,单纯的囿于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解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的,他必须辅以较强的学习和合作能力才能够实现;最后,国学的传承性问题;国学首先是古代经典,是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产物;因为时间和时代的差异,使得国学与当代有着极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好似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经典的先天局限;然而现在许多国学的传授者,为了迎合受众的期待心理,故意以现代的思想去曲解古人并无限地进行引申和阐发,于是国学成了所谓的专家的侃大山的笑谈;我们并不排斥引申和阐发,毕竟一切当下的解读,都难免引申的嫌疑,而且也只有引申才能够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我们无法接受的是,现代很多的国学阐释,已经脱离了国学原典,讲者并没有接触原典;他们讲授的和接受的国学思想根本与国学无涉;这样的阐释,尽管风趣,尽管有效,又有何意义因此当我们在听专家侃侃而谈嬉笑之余,保持虚心的态度试着去接受古人的思想则显得很有必要;
只有将对于国学的向往转为实际的行动我们才能担负起某种传承的责任;引用书中一句话:大家读大家